关于高校校园文化传播的思考

关于高校校园文化传播的思考

高校校园文化传播的最终目的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大学生专业人才。因此,校园文化的受众范围主要是指大学生,他们不仅接受各种校园文化,而且作为文化信息传播的接受者和反馈主体。

高校校园文化必须传播才能被广大大学生接受、吸收和反馈,才能实现自身的完善和进步。高校校园文化只有在传播过程中才能实现其教育功能。高校校园是各种思想文化碰撞、交汇的地方。因此,本文立足于高等教育学和传播学的视角,为高校校园文化的传播寻找理论避难所,探索两个学科的交叉领域。大学生在了解高校校园文化的过程中,受到外界的影响和制约。

关键词:大学校园文化;传播;特点;功能

校园文化体现了一所大学的综合实力和整体形象。大学的综合实力和整体形象反过来又影响着校园文化的建设、发展和传播。推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对高校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具有一定的影响和导向作用。从宏观上看,目前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凸显出积极向上的氛围。但在日益多元化的趋势下,也有值得探讨的方面。比如校园基础设施弱化,主旋律不够突出,灰色文化滋生蔓延,这就需要对高校校园文化的传播进行合理的引导和控制,以保证高校校园文化能够不断发挥其积极作用。

1高校校园文化传播的精髓

1.1高校校园文化构成

校园文化简单理解为在学校校园内形成的特定文化。主要包括:1。校园文化的主体是由所有在校园内工作、学习和生活的人组成的,不仅包括教职工和学生,还包括居住在高校的居民。他们不仅是校园文化的创建者,也是传播者。二是校园特定的生活学习氛围催生了校园文化的形成,使其独具特色;第三,校园文化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因此,我将高校校园文化定义为通过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经历而创造和遵循的具有显著校园特色的价值观、文化观、大学精神、教育管理、制度规范等成果的总和。大学里的人构成了大学的人文气质,是一所大学的灵魂。

1.2高校校园文化与传播的关系

沟通的定义是什么?人类交流和享受信息的过程,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通过有意义的符号进行信息传递、信息接受或信息反馈的实践活动。传播被定义为信息传递、交流和享受的过程,以及通过信息流实现的社会和文化互动。?高校校园文化与传播密切相关。高校校园文化只有通过一定的传播手段才能传达其理念。传播的要素有:媒介、语言、内容和系统。影响高校校园文化发展水平的是传播要素的发展水平和传播主体的素质水平。

2高校校园文化的特征

高校的校园文化是在校园里产生的,所以它的起点和终点应该与学校的教学和生活密切相关。我们应该识别校园外的文化,有选择地吸收、借鉴和拒绝。高校是培养高级专业人才的地方。因此,高校校园文化有其独特性,其学术性和前沿性使其区别于普通社会的大众文化。与中小学校园文化中进行的基础教育相比,高校坚持的通识教育使校园文化更加多元。

2.1学术

高校校园活动是通过传授教学知识、完成科学研究和学术讨论来进行的,是高校校园文化区别于社会大众文化的主要表现。历史的规律告诉我们,大学的根本任务是塑造学生高尚的学术精神殿堂,通过学校独特的学术氛围和传统,在最理想的状态下开展深入的、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所以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必然诞生于大学。正如一位西方哲学家所说:?大学是一切知识和科学、事实和原理、探索和发现、实验和思考的先进保护力量。?

2.2前沿

大学是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文化名片,是传播精神文明、引领社会精神文化发展的场所。从个体的角度来看,大学不仅向学生传授各种专业知识,还陶冶他们的精神文明,通过塑造他们的精神气质和思想素养,从而推动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从大众的角度来看,高校是孕育和传播文明的土壤,有着包容的胸怀,对周边的社会文化有着重大而深刻的影响。高校校园文化可以通过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发展自身文化水平来提高社会文化水平。实现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教育管理服务三大基本功能。

2.3多元化

与中小学校园文化相比,高校校园文化不仅更广更深,而且更加包罗万象。它的表现形式既是先锋文化的娱乐,又是?春雪?高雅艺术。它的存在形式有有形的和无形的,包括学生自发组织的各种社团活动和学校组织的学术文化活动;是对优秀经典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新潮流文化的探索。产生差异的原因有:一是大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自学和自我管理,可以自由安排自己参加丰富多彩的校园学术沙龙或文娱活动,使校园文化活动更加丰富多彩;第二,在内容上,大学生面临更复杂的问题,比如就业观、学业观、恋爱观、家庭观等。中小学生面临的问题相对简单,侧重于公民意识的培养,如政治观、道德观、心理健康观的塑造;第三,高校师生拥有更加多元完善的人生价值观和更高层次的知识文化体系,能够更好地促进高校校园文化的传播,使其更加丰富多彩,与时俱进。

3高校校园文化传播的要素

3.1传播内容

从结构上看,高校校园文化传播的内容可分为物质传播、精神传播和制度传播。毋庸置疑,高校校园文化的制高点是精神追求,这是核心潜力,是隐形的。物质和制度是精神文化的表现,是外在的具体。第一,物质可以简单概括为我们的感官能直接感受到的环境,在学校对老师和学生的明显影响是由日常校园文化生活中的日益积累而产生的。如:具有校园特色的建筑、能体现校园深刻内涵的标志性建筑、校园内的教学设备、与自然和人文相和谐的景观;第二,精神气质是一所大学在长期办学中逐渐形成的稳定而独特的特征,对学校的办学、教学和师生的成长学习起着指导作用。比如湖南师范大学矗立在桃花湖畔?仁、爱、精、勤?校训;第三,制度是指一所大学能够灵活有效地执行其公平公正的校规和管理制度,这些都传递着大学校园制度建设的信息,留下了大学文化发展的轨迹。

3.2沟通的主体

传播主体是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和信息的发起者,是校园文化传播的必要条件。高校校园文化的主要传播者包括高校领导、教职工和学生,他们既是个体,也是集体。它不仅是高校校园文化的倡导者,也是参与者。校领导在高校校园文化传播过程中起到统筹规划、指引方向的作用,充当把关人,直接考察校园文化传播的内容,也在高校传播校园文化?风向标?。教师是高校校园文化传播的直接参与者,对学生具有文化影响力。因此,他们收集和编辑信息的能力直接影响着高校校园文化传播内容的质量和效果。领导?。学生还扮演着传播者的角色,其中学生骨干是学生的核心部分,因为学生骨干是校园文化(尤其是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要策划者、组织者和参与者,在学生中起着示范作用。他们的形象、语言、行为对其他同学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榜样作用。

3.3媒体传播过程必须依靠媒体来完成。在高校校园文化的传播过程中,存在着不同的传播形式,导致了媒介的多元化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新媒体的出现,出现了新媒体、传统媒体和其他媒体。新媒体就是与我们现在生活息息相关的网络和手机客户端。但手机信息和互联网的传播存在信息不可控、管理复杂的缺陷,容易在学生中传播负面、不健康的低俗信息。传统媒体包括校报、校园广播、校园电视台等。传统媒体一般由学校党委宣传部审核筛选,在信息传播上可控,保证为大学生提供积极有效的正能量信息。而传统媒体的缺陷在于信息滞后,没有互动性,传播范围有限。还有就是其他媒体,很多高校都成立了各种各样的学生组织,比如学生会,学生社团。通过这些学生组织,学生也可以获得一些与自己相关的信息,让自己受益。

3.4高校校园文化传播的受众

受众是指校园文化信息传播的终点,即接受者。在高校校园文化的传播过程中,存在于校园环境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是受众,比如学校的全体教职工和学生。高校校园文化传播的最终目的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大学生专业人才。因此,校园文化的受众范围主要是指大学生,他们不仅接受各种校园文化,而且作为文化信息传播的接受者和反馈主体。

4大学校园文化的传播功能

4.1通知功能

告知功能是指学生可以通过校园媒体及时了解校园内的新鲜事件和有效消息,这就要求高校校园文化的主体必须及时、客观地报道校园内的各种动态,同时有义务通过正确的渠道表达大学生的合理诉求和实际困难, 从而引起学校相关职能部门的重视,使每一个问题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呈现和传递,高效解决学生的困难和问题。

4.2解释功能

解释功能是在告知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是告知功能的进一步延伸。告知是肤浅的和声明性的,而解释是深刻的和分析性的。告知只是表达了校园里的客观事物,而解释应该做更深层次的分析,表达持有这种观点的原因,帮助大学生认清形势。

4.3引导功能

?大学之道在明德?导向功能是指通过校园文化传播的各种途径和方式,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积极的导向作用。导向功能可以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提高他们的知识文化水平。由于高校校园文化的特殊性,近年来,许多高校创新性地增加了一些关于社会化、爱情和职业心理学的课程,这使得关于心理健康的知识越来越受到大学生的重视。因此,高校校园文化的有效传播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培养正确的价值观,更好地服务社会。

参考

孙青竹。高校校园文化概论[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

[2]王邦虎。论校园文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

[3]沈群群。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成长的影响及对策[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06。

[4]庄小东。传播与文化导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