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果粉总认为美国会尽全力帮助台湾省?
对华贸易逆差创纪录,表面上看,似乎是美国吃了大亏。然而,数据代表一切吗?本文试图从iPhone X的成本和利润构成来分析数据背后的真相。
美国的外贸逆差不会因为贸易战而消失。
从历史上看,美国对外贸易逆差长期存在。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整体对外贸易逆差逐渐增加(见图1)。
值得注意的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恰逢美日贸易战爆发,期间美国贸易逆差虽略有下降,但并未完全扭转美国对外贸易的“失衡”趋势,美国对日贸易逆差也未能得到根本改善(见图2)。
再看中美双边贸易,在1985-2017期间,美国对中国每年都有贸易逆差,总体趋势是逐年增加。2017年创下3752.3亿美元的历史新高(见图3)。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美国对中国发动贸易战,旨在改善中美双边贸易不平衡。
但历史证明,无论美国打不打贸易战,其外贸逆差的常态都不会改变,不仅对日本如此,对中国也是如此。
这是为什么呢?
最直接的原因是现有的贸易统计方法有其自身的局限性。
目前国际通用的贸易统计规则是“原产地规则”,即以货物跨境的实物价值为基础,按照货物的原产国和目的地国界定进出口。正如央行行长易纲在博鳌论坛上所说,由于中国长期处于亚洲产业链的末端,所以中国经常从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省进口零部件,经过一系列加工后将成品出口到美国。这种格局的形成,使美国从日本、韩国等地的进口转移到中国,进而导致日本和韩国的贸易顺差下降,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增加。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潜移默化地扮演了整个东亚产业链的所有角色,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实质上反映了整个东亚产业链对美国的贸易顺差。2017年,中国对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省的贸易逆差高达1929亿美元,而1997年仅为154亿美元(见图4)。
因此,单纯挑起对华贸易战不足以抵消美国对东亚的逆差。当然,中美贸易不平衡的根源远不简单。如果沿着刚才的思路深入挖掘,会发现背后还隐藏着另一面。
中美贸易不平衡的根源是什么?
在这里,有必要先明确“全球价值链”的概念。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和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新一轮产业技术革命的大力推动,越来越多的跨国巨头开始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其产品的R&D、设计、生产、加工、分销和售后服务不再局限于同一个国家或地区,而是逐渐演变成“一种商品,全球生产”的局面,即所谓的“全球价值链”。
这些跨国巨头不再通过制造产品来获取利润,而是利用品牌和技术的垄断来获取每个产品价值链上的最大附加值。从微笑曲线来看,美国跨国巨头所在的母国更多处于曲线两端的利润头,而发展中国家的利润率则长期处于微笑曲线的底部(见图5)。
对于中国来说,由于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具有比较优势,会从拉美、中东、澳洲等国家和地区进口大量资源,从美国、日本、韩国、德国进口大量中间产品,在中国组装加工后再出口到欧美。实际增加值只是中国加工组装的部分,但在现行出口核算方法下,出口产品是按照出厂价计算的,这也大大高估了中美贸易顺差。
事实上,中国的外贸结构也说明了这个问题。2017年中国外贸顺差中,加工贸易占61.9%,一般贸易仅占38.1%(见图6)。这种情况必然导致“贸易逆差在美国,利润逆差在中国”的局面。所以中美双边贸易状况远没有数据显示的那么“不公平”。
从iPhone X的利润分成看美中贸易逆差
我们不妨以美国的苹果为例来说明。
曾经有一本很流行的畅销书叫《一部iPhone的环球之旅》,讲述了苹果iPhone的传奇人生:
美国设计,关键部件日本制造,核心芯片和显示屏韩国制造,其他部件由台湾省厂商供应。最后在深圳的富士康工厂组装,然后空运到美国,再由中国人在苹果店门口排队购买,走私回国,然后销往全国各地,再由深圳的手机作坊回收翻新,最后作为电子垃圾拆解回收...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以目前的国际贸易统计来判断,iPhone在富士康工厂组装,空运到美国的时候,那么这款美国正品手机就算作是从中国进口的。换句话说,苹果最赚钱的手机,在为美国创造巨额利润的同时,对美国出口的贡献为零!
如果iPhone产品在海外产生的收入计入美国的出口,美国的整体贸易逆差会怎么样?我们可以根据苹果最新的手机iPhone X大致算一笔账。
表1是媒体曝光的iPhone X的材料成本清单。可以看出,单个iPhone X的BOM总成本为465438美元+02.75,约合人民币2700元,仅占其在中国的售价(64GB,8388人民币;256 GB: 9688元)约为30%。如果不考虑研发、营销等方面的支出。,那么果粉每买一部全新的iPhone X,就贡献了近6000元的利润。
那么,这些利润将如何分配呢?
根据加州大学和雪城大学的三位教授撰写的《捕捉苹果全球供应网络的利润》研究报告,一部iPhone在全球不同国家/地区的利润分配差异很大。苹果每卖出一部iPhone,就享受了近60%的利润。第二位是塑料、金属等原材料供应商,占比21.9%;韩国作为屏幕和电子元件的主要供应商,只拿到了iPhone 4.7%的利润。至于中国大陆,它只是通过劳动获得了1.8%的利润(见图7)。
这样每卖出一部iPhone X,苹果就能获利3000多人民币。如果把这个数字粗略地看做是所有iPhone产品的利润,那么在2017年,美国从中国“进口”iPhone的利润将超过220亿美元。
再者,根据Counterpoint Research的统计,2017年,iPhone产品的全球销量高达216万部。如果排除中国510多万的销量,从中国“出口”的iPhone产品数量高达156万,其中美国就有7000万。
根据苹果2017年报的营收结构,仅iPhone产品就扩大了中国910亿美元的外贸顺差,扩大了对美国400亿美元的贸易顺差,苹果将从中获得约527亿美元和232亿美元的毛利。
这只是苹果的iPhone产品线。现实中,这样的跨国巨头很多。比如耐克运动鞋在福建制造,戴尔、惠普电脑通过富士康在重庆组装。这些都是导致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居高不下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