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关心谦卑的美德有什么现实意义?急需。。。。。

易中天尝三国之十六:三顾茅庐

作者:易中天

逛草堂是众所周知的故事,但也是一段被浪漫笼罩的历史。三国历史上关于“三顾茅庐”的只有五个字,更有史书记载是诸葛亮自荐,而非刘备。那么历史的真相是什么呢?为什么「三顾茅庐」的故事被一再传唱?敬请关注《易中天品三国》——三访草堂。

“三顾茅庐”是诸葛亮人生的重要转折点,诸葛亮成为刘备一生中最重要的谋士。这个故事是罗贯中在小说《三国演义》中生动讲述的。他用刘备的下士李习安,衬托出一个近乎不朽的人物诸葛亮。《三国演义》用了近两章的篇幅来描述刘备与诸葛亮的相遇。但在史书《三国志》中,介绍这一段的只有五个字:“三遍去的地方,你看。”那么,三顾茅庐是怎么回事?历史上有没有发生过什么?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为您还原一段真实的历史。易中天品品三国《三访山寨》正在热播,敬请关注。

易中天:

上一集我们留下了一个问题,就是刘备和诸葛亮见面的时候,是刘备去找诸葛亮,还是诸葛亮主动去找刘备?历史上对这个问题有不同的记载。《三国志》说刘备去找诸葛亮,用五个字记载,就是“隔三差五都见”,但《魏略》、《九州春秋》说诸葛亮去找刘备。

据《魏略》、《九洲春秋》记载,当时是建安十二年,也就是公元207年,曹操已经基本统一了中国北方,荆州是下一个被消灭的目标,所以荆州的形势非常紧急。于是诸葛亮北上见刘备,因为当时刘备驻扎在樊城。诸葛亮遇到刘备后,刘备不认识他,也不了解他,就把他当成一个普通的书生,一个普通的书生,一个普通的人才。大概当时也接待了很多这样的人。大家一起吃了顿饭,吃完饭就散了。但是诸葛亮没有走,刘备没有理他,也没有问他发生了什么事。他拿着一条牦牛尾巴,在那里编织手工艺品。诸葛亮说,将军的志向难道只是织手工艺品吗?刘备把手中的一条牦牛尾巴扔到一边。这是什么?聊一聊就忘了。诸葛亮说,将军,你想想刘震南——刘震南是谁?就是刘表,刘表当时是镇南的将军,所以简称刘镇南——诸葛亮说,将军,刘镇南比得上曹操吗?刘备说没那么好。诸葛亮又问,你比得上曹操这个将军吗?刘备说,比不上。诸葛亮说,刘震南比不上曹操,你也比不上曹操,将军。难道你只是坐在荆州等死吗?就等着有人来杀你?刘备说,唉,我也着急,没有办法啊!诸葛亮给他出主意,说现在荆州的问题是什么?北方流民很多,但是这些人没有登记,不是我们的户籍,所以政府没有这些人的人力财力,所以要把这些人找出来登记,所以你们要纳税,要尽力,要服兵役,荆州才会强大。

这是《魏略》《九州春秋》的记载,所以这个记载有问题,就是和《三国志》的说法有冲突。三国志有什么依据吗?是的,按照诸葛亮的模式。我们习惯说诸葛亮有两种模式,一种叫前模式,一种叫后模式。后一种模式是否是诸葛亮的作品,存在争议。历史学家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是伪造,但前一种模式是毫无疑问的。然后诸葛亮在《前师表》里说得很清楚,只有刘备一个人出山,因为他在乎山寨。另外,裴松之编了这本《诸葛亮集》之后,《诸葛亮集》里有记载,所以裴松之在为《三国志》做注释的时候,把《魏略》和《九州春秋》的说法放在了注释里,同时做了注释。他说,由于历史上历史学家的文献不同,他的信息渠道不同,信息来源也不同。

*关于三访寒舍,史书《魏略》、《九洲春秋》和《诸葛亮出师表》中的记载大相径庭。不仅如此,它完全颠覆了知名小说中的三访寒舍。《三国演义》中,刘备三次进入卧龙岗拜访诸葛亮,诸葛亮一直保持低调,最后诸葛亮出山帮助刘备成就帝王事业。为什么这个被一代代读者传唱的故事,在史书上却不一样?就历史真相而言,是诸葛亮的自荐还是刘备的无心之访?这东西怎么这么奇怪?其实这也不能说很奇怪,而且诸葛亮自荐的说法虽然是非主流意见,但还是有一批史学家支持这种说法的。比如有一位刘晓先生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对“三顾茅庐”的质疑》,他认为“三顾茅庐”的说法不靠谱。为什么?他认为就刘备和诸葛亮而言,刘备当然需要诸葛亮,而诸葛亮更需要刘备。所以他提出了这样三点意见。第一点,诸葛亮必然是一座大山,因为《三国志》里说得很清楚,管仲和乐毅要想染指,要想做出成绩,要想做成事情,刘备是他的最佳人选,也就是当老大。我们以前已经说过了。诸葛亮不投靠曹操、孙权,甚至不侍奉刘表而不近。他只是想给自己选一个最好的老板,刘备无疑是最佳人选。他愿意在隆中等待刘备的“三顾”吗?刘备不管,不来找他怎么办?所以刘晓说,这等于说诸葛亮在那里下了决心。如果刘备三次不请我出去,我就一辈子在这个地方当农民。这可能吗?你说他把自己比作管仲和乐毅。他在隆中做什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第二,刘备需要人才,但他需要的是一群人,而不是一个人;诸葛亮需要一个老板。他需要的不是一群大佬,而是一个老板。那么请你想一想,是急需一群人还是一个人?这是第二点。

第三,刘晓先生说,以诸葛亮的智慧和他当时的社会地位,在刘备发现他之前就发现了刘备。因为刘备很有名,所以天下凶。真的是天下人都不认识君子。谁不知道有个刘备?刘备可能不知道有个诸葛亮。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去找刘备的应该是诸葛亮。何况当时情况很紧急,已经到了如此紧急的地步。他怎么能坐在隆中等待这种不确定的访问小屋?所以刘晓先生得出一个结论,逻辑上是不能接受的。应该说他的分析还是有他的道理的,所以这就意味着我们要否定三国历史和模式,而这是不能否定的,就是你可以否定三国历史,但是模式不能否定。现在没有证据表明这个模型是伪造的。车型呢?

“我此布,在南阳耕田,在乱世冒生命危险,非闻达诸侯也。始皇帝对待大臣并不刻薄,他被他的指控冤枉了。他在草地上照顾他的大臣,他对他在人间所做的事心存感激,于是答应先帝赶走他。”

这是很清楚的。“你是”和“遂虚”这两个字道出了因果关系,因为刘备三顾茅庐,与他商量,让他心生感激,同意跟随刘备,所以许下了诺言。所以不能否定模型,所以现在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有一个,就是既不否定模型,也不否定魏略和九州春秋的说法。那又怎么样?我有一个猜测,就是《魏略》和《九州春秋》里提到的故事也是真的:诸葛亮去找刘备,有过那次谈话,刘备也采纳了他的建议,但还是不把他当一流人才,于是诸葛亮回去了。回来后,刘备不知为什么突然意识到,这个人才是帮助我成就大事的人。我不得不邀请他回来,所以我去了三次,又邀请他回来。首先,自我介绍,然后参观小屋。但我先说明一下,这个说法纯属我的猜测,没有其他证据。

*访茅庐,一个代代传唱的经典故事,是史书《魏略》《九州春秋》中的另一张面孔。不是刘备亲自邀请,而是诸葛亮自荐。这对于喜欢诸葛亮的人来说有些难以接受。如果《魏略》和《九洲春秋》中的记载是真的,那么如何解释诸葛亮模型中的“三臣在草堂”这句话?诸葛亮说谎了吗?还是模型根本不是诸葛亮写的?那么,历史上有过三顾茅庐的故事吗?

要解开这个谜团,其实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刘备从袁绍那里逃跑,然后投奔刘表。他在荆州呆了几年?六年,六到七年。诸葛亮和刘备为什么六年没见面?这其实是这个案件的一个关键,所以很多历史学家试图解释这个问题,因为他们认为这个事情是不合理的,所以他们提出了一个说法,刘备其实找过诸葛亮,但是第一次和第二次都没有见到他,所以直到建安十二年,也就是他来到荆州六年以后,才第三次见到他。这个说法有问题。你以为刘备三访是十年一次,十一年一次,十二年一次,一年去看他一次?似乎很难说得通,两年找他一次更难。也有人提出,是因为诸葛亮难找,而且生活隐秘。这也不合理。他不是我们武侠小说里那种躲避敌人追杀的战士。他隐姓埋名躲在一个角落里,你找不到他。他早就来荆州了,你要知道他是刘表的亲戚,他和荆州的官场,和荆州的上层,等等这些理由似乎都站不住脚。一些历史学家试图解释这个问题。例如,尹韵公先生提出了两个理由。第一,他认为诸葛亮在当时并不知名。《三国志》中对诸葛亮的描述是怎样的?“每次拿自己和管仲、乐毅比,都不能保证。”也就是说诸葛亮是很有自信的,但是当时荆州的士人集团并不认同他是一流的人才,也有人不认同他。然后刘备听到诸葛亮的介绍,刘备会权衡一下,说是真是假。他会犹豫,这样的犹豫过了几年。另一方面,诸葛亮在这方面有心理障碍。因为诸葛亮给自己设计的这个目标,到了这个集团就必须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想当首席谋士,想当这个集团的二号人物,而刘备又和关羽、张飞走得太近。他吃一样的东西,睡一样的床,针打不进去,水打不进去,你很难挤进去,他还要犹豫。那么这两种说法都有道理,但是我觉得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年龄。我们要知道诸葛亮出山的时候多大。26岁。刘备参观山寨时多大?46岁的年纪,一个46岁的老将,几乎不可能把一个从未表现出任何特殊能力的26岁年轻人当客人。那么,如何让刘灿·贝在40岁的时候去一个国家,邀请一个20岁的人做他的参谋长呢?所以年龄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如果曹操后来不那么咄咄逼人,这件事可能会一直拖下去。总之,刘备做了一生中最重要的决定,那就是决定放下叔叔长辈的架子,去乡下见一见这样一个比他小20多岁,没有头衔,没有名气的年轻人。所以,去山寨参观是可信的,推荐自己只是存疑。

*易中天先生分析,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根据《三国志》中的记载还是可信的。诸葛亮在当时确实小有名气,他出山代表了一部分人的意愿。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刘备对诸葛亮的认识是由以司马徽、徐庶为代表的荆州士人集团推动的,这也促成了后来的蜗居之行。那么,参观草堂的真实过程是怎样的呢?真的是小说里说的那样吗?

刘备三顾茅庐。他是只去了一次,还是去了三次,看了三次?大部分人读《三国志》,都是从这五个字中读出信息的。“隔三差五就看到了”,因为他们觉得去过三次才能看到。但我们并不是说要读诸葛亮的模型,读诸葛亮收藏桌上的陈寿。我们没说只看了三次就看了一次。我们去看杜甫的诗,“常观天下,至两代他献真心”,但并没有说三访才见一次,周先生对“常”字解释了很多次。所以,有可能我去看了三次,不止三次,可能不止三次。这个“三”是很多次的意思,因为在古籍中,“三”可以表示很多事情,一次又一次,不是说只有三次。我可能去过很多次,去过一次就谈过一次。按照“模式”,“我是一个顾问和部长”,我不停地问问题,说我们在世界上应该做什么。越聊越投机,越聊越合得来,越聊感情越好。我们理解得越深,刘备就做出了决定。这就是我要找的人,诸葛亮也做了决定。这是我一直在寻找的。所以可能是这种情况。

那么,如果能证实这些结论,那么《三国演义》中的三顾茅庐就是彻头彻尾的演义,即使刘备去了三次,看了一次,也是演义,因为《三国演义》中只有五个字:“去了三次的地方,就看到了”,但是《三国演义》中的“三顾茅庐”是非常精彩的。第一次去,看到一群农民边种田边唱歌。他们走过去问,这首歌是谁写的?孔明先生,再看一遍,然后说孔明先生住在哪里?那个农民说他住在那座山的后面。当他看着这座山时,唉,天气真是不同寻常。然后我兴高采烈的去了那里,遇到了一个懵懂的小孩在那里看门。刘备说我来拜访王先生,他今天早上出去了。王先生去哪里了?我不知道。我无处可寻。王先生什么时候回来?我不知道。我不知道。碰了钉子后,我只好非常悲伤地看着风景,然后我遇到了诸葛亮的好朋友崔。当时刘备喜出望外,一个君子横了过来,“可敬”。这个“可敬”是褒义词,就像贾宝玉见林黛玉一样。贾宝玉看到林黛玉的第一句话。唉,天上掉下一个仙女般的妹子。这时候,刘备

第二次回来的时候,先遇到了他的两个朋友,一个是石广元,白脸长髯,第二个朋友孟看到孟在一个酒店唱歌,刘备就去谈了。演讲结束后,我去了庄,在那里我看到一个年轻人抱着膝盖唱歌,好像他是一个“超级男声”。他边唱边上前行礼,问是不是诸葛亮的弟弟。然后出来一个老头,也是风度翩翩,高人一等,问是不是岳父。这样做了两次,刘备已经很佩服他了,说诸葛亮就住在这个地方,他把农民弄得像个大学生,一边干活一边唱歌。他的朋友,他的哥哥,他的岳父都是极其优越的,所以他还有!

所以刘备第三次去的时候,先选择吉日斋戒,沐浴更衣,态度转变,非常正确。然后到了卧龙岗,下马步行,然后走到草堂,拱上台阶。说先生在午睡,不打扰,不打扰,刘备就在这里等,等啊等。此时的刘备已经不像是来招人的大老板,而像是来求婚的痴情人。他的痴情堪比《西厢记》中的张生。大家都听过李昌济老师讲西厢记。张生和崔莺莺一见钟情。他想通过媒人传递一些信息。他见到媒人说了什么?萧声姓张明鑫,字君瑞。他是西罗人,今年二十三岁。他从未结过婚。谁问你这么多?那么刘备遇到诸葛亮的看门人说了什么?汉左将军程颐·侯婷带着豫州牧叔刘备特去拜见刘备先生,并把自己所有的爵位都告诉了他。孩子说了什么?我记不了那么多了。

这两个情节真的比对方好。事实上,他们是。如果说剧中的崔莺莺是在闺房里,那么小说里的诸葛亮就是在中价。他们都在等自己喜欢的人。我们知道,在那个时代,君臣关系有点像夫妻关系。需要注意什么?从头到尾,当时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一旦选择了君主和上司,就会非常自律,要求自己忠贞到底,不能叛变。当然,当时也有很多叛逃者和改变家庭的人,不能认为他们不道德。然而,他是一个极其严格和自律的人。诸葛亮对自己的道德要求很高,不能改变,只能选择正确的。那就有问题了。对方一定是真心的,因为小说里的诸葛亮和剧中的崔莺莺都是意气风发的人,绝不会随便自杀。他必须试探对方。他一定要装腔作势,吊足胃口,一定要证明对方是有诚意的,才会答应。

所以三国演义的描写很精彩,很精彩,很精彩,可惜是假的。不过虽然参观山寨是虚构的,但还是有意义的。意义在哪里?我们现在可以把它看作是古代版的营销教科书。对我们来说,从现代的角度来看待这一事件是非常有趣的。在这个事件中,刘备就像一个投资公司的大老板。他决定投资并买断某个人才。诸葛亮就像一个准备应聘高管的职业经理人,两个人都有一个互相试探和了解的需求和过程。所以他用现代的眼光来看这一套东西,就觉得整件事都在唱歌。当然,这是我们今天从现代角度回顾这个问题时得出的结论。甚至我可以坦白的承认,我的推测是基于一个小人之心,纯粹是我个人的看法,不是历史的看法,不是时代的看法,也不是罗贯中的看法。

那么罗贯中的意见是什么呢?也就是说,罗贯中为什么要这样写?我猜,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好看,小说一定好看。我对小说有一个定义。有人问我什么是小说。我的定义是,它是可以躺在床上看的东西。小说不好看,就失去了本来的意义。不过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写的这个小说,不管是真是假,都好看。这个没问题,而且真的很好看。这是他作为小说家和作家所需要的。

第二个原因可能和罗贯中本人有关。罗贯中是元末明初人。在张士诚参加农民起义,当过张士诚的参谋长。据史书记载,罗贯中有意谋王。你什么意思?甚至他是一个想帮助一个人成就帝王事业的人,但是朱元璋在后来的斗争中取得了胜利,他没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就像诸葛亮一样,但是他没有死,罗贯中也没有死,但是这种失落感和孤独感是一样的,所以他在塑造诸葛亮这个人物形象的时候,不可避免地寄托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况且诸葛亮的确是中国古代文人的榜样。中国古代文人几乎都有诸葛亮情结,即自觉不自觉地把自己比作诸葛亮。但是我们有一个问题,就是中国古代有很多精神偶像。文天祥也是精神偶像,岳飞也是精神偶像,这样的人很多。为什么诸葛亮是中国唯一的学者、文人、知识分子,在民间的地位如此崇高?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皇帝三次没请岳飞和文天祥,诸葛亮三次都请了。中国古代的读书人有一种矛盾心理,就是一方面很想做事,所谓学书面武功,借给皇族。他满脑子都是经济、知识和技能,而且有地方用。他必须找到一个好老板,因为他自己不能当老板。但另一方面,他又很清高,心理很脆弱。他受不了打击和冷遇,也不想走到门口让别人把他踢出去。最好是所有的老板皇帝都恭恭敬敬的约他出去,而且这是唯一的例子。那么罗贯中作为这样一个学者,这样一个有文化的人,他能不在这个事情上大做文章吗?他一定要写特写,我猜可能是三国演义背后的心理。所以不管怎么说,“参观寒舍”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其实在我看来,是刘备先找诸葛亮还是诸葛亮先找刘备,是三次见面还是三次谈话,都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他们谈了什么。如果他们真的谈了三次,我们不可能知道其全部内容。我们只知道一个结论性的意见,就是隆中对。在《隆中对》中,诸葛亮的政治天才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隆中对成为中国古代著名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