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爱学习,总是让父母催着往前走怎么办?
在百日行动中
要求
孩子(8岁女孩)每次写作业都要大人督促,不能独立完成。大人一说,她还噘嘴,爱哭。她讲了很多道理,解释得很清楚。真的没办法。
英光
新东方家庭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主任
生活中,我们的家庭类型多样,孩子也千差万别,很难找到万能钥匙。但是,有一件事是所有家长都应该投入精力的,那就是激发孩子内在的学习动力。如果总是借助外力来推动孩子,我们很难通过讲道理、督促、督促来真正改变孩子。我们需要从他们的认知、情绪、行为上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
第一,帮助孩子找到明确的学习目标。
每次说到让孩子认识到学习的意义,找到明确的学习目标,很多家长都觉得给孩子讲了很多,孩子好像也懂了。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孩子向妈妈汇报:“妈妈,我写完作业了”“我今天认真听讲了”。好像小孩子都觉得学习就是完成作业,上课认真听讲,学习就是因为妈妈让我学习。
我们不妨想想孩子的一些问题。为什么要学习?孩子对什么最感兴趣?学习是谁的责任?为什么考得好就开心?如果你学习不好,该不该否定这个人为什么这些事情会发生在你身边?有哪些解决问题的方法等等。多问这些问题,有助于我们和孩子看清学习的目的,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认知。
没有明确的目标,就没有动力,没有动力,就没有效率。人类的DNA里有一颗“进取的心”。孩子本来是想学习成长的。每个孩子都想“我想知道更多”。正是“我想知道更多”才会让孩子有目标,进而形成高效做事的动力。我们帮助孩子很好地理解学习的本质,让孩子真正主动去学习。
其次,让孩子体验成就感。
一个孩子愿意完成一件事,除了好奇心和责任感之外,往往是基于之前良好的经验。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中提到,学龄儿童6-12处于勤奋与自卑的冲突期。如果他们能够通过努力达到学习目标,就会获得一种勤奋感,这种勤奋感会使他们对未来独立生活和承担工作任务充满信心,否则就会形成自卑心理。
莫言为什么喜欢写作?他自己回忆说,因为小学三年级的语文老师很喜欢他,就把他的文章当范文看了。相信我们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的经历。这给了我们一个启示:应该鼓励孩子,给予成功的体验,培养孩子的成就感。学习成绩差的孩子尤其需要家人的肯定和鼓励,因为学习成绩好的孩子可能会在学习排名、老师家长的肯定、同学朋友的归属感中找到成就感,而学习成绩差的孩子在这些方面很难找到自信,所以无力改变,于是就有了田豫家长所说的“以后怎么办”,伴随而来的就是孩子委屈、哭闹、暴躁的表现。
我个人建议家长不要在孩子的学习上包办一切,而应该在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自我提升上有意识的努力。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关注孩子的一点点进步,并给予鼓励,让孩子找到成就感,如:
尽管你很累,你还是坚持完成了。这并不容易!
这次完成作业的时间比以前缩短了15分钟,有进步!
虽然你不知道这个问题,但是你现在不用发脾气来表达。妈妈很开心!
学习虽然有枯燥的一面,但也有创造的乐趣、解决问题的专注、成就带来的巅峰体验、解决问题的满足感、向他人索取收获的人际满足感,这些都是其他娱乐方式无法带来的美好体验。我们家长可以借此营造氛围,让孩子感受到收获和进步是最好的回报,从而激发孩子内在的学习动力。
另外,让孩子感受到情感上的支持。
问题中,双方家长都表示,孩子明白道理,但还是不想改变。就好像我们成年人都知道健身很重要,熬夜不好,但是为什么不行动起来呢?其实影响一个人行为的不仅仅是认知,还有情感上的支持。所以社会上有很多健身群,早睡群。有了支持系统,我们更容易采取行动。在家庭中,如果孩子没有感受到支持,反而受到父母的督促和责备。即使孩子不用语言表示反对,也会迟迟不表达不愿意,这就需要我们在家庭语言中营造一种轻松温馨的氛围。
从“提问”到“分享”:
你今天留了什么作业?今天你有什么有趣的事情吗?
从“催促”到“提问”:
快点写,别磨蹭!VS你今天打算怎么安排时间?
从“过去”到“未来”;
你昨天拖到11,记忆不长!今天可以早点看完,这样就有更多的时间看课外书了。
事实上,我们发现所有发育良好、有自己想法的孩子通常都来自民主平等的家庭,父母与孩子的对话通常是讨论式和启发式的。
最后,有必要说一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就像缠绕一根电缆。只要每天绕一个,过一段时间,好习惯就会变得牢不可破。改掉坏习惯通常需要一个过程。家长一定要用耐心和爱来帮助孩子逐渐调整,让孩子知道做任何事情的目标。新东方家庭教育中心顾问、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特邀专家陈墨老师曾形象地描述过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我想分享给大家:我们要陪伴孩子做作业,不要像老虎一样盯着小白兔,要有小灰兔陪伴。相信这样的氛围一定会滋养孩子的热情,让他们真正主动去学习。
让我们一起学习,做更好的父母!
你也有问题要问和交流吗?
只需点击下面的小程序图片。
进入打卡页面提问或分享观点!
欢迎加入百日行动小组,分享给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