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信息
65438-0924年赴英国,在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任中文讲师。先后创作了《老张的哲学》、《赵紫日》、《尔玛依娜》等小说。
1926加入文学研究会,1930回国。他曾在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任教,在那里他写了长篇和短篇小说如《猫城》、《离婚》、《牛天赐的传说》和《月牙儿》。
《骆驼祥子》出版于1937。抗日战争爆发后,任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对敌协会干事兼总务主任从事抗战文学运动。小说《一家四代》就是在这里创作的。1946去美国讲课,1949年底回国。
他曾任国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兼书记处书记、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常委。创作了《龙须沟》、《西望长安》、《茶馆》、《红旗下的小说》等剧目。
“文革”初期受迫害,1966年8月24日在北京投太平湖自尽。有一本老舍全集。
扩展数据:
老舍的文学贡献;
老舍致力于文学的大众化和民间艺术的转型,是民间艺术改革的先驱。
在中国现代作家中,老舍是唯一一个能够亲自把文学和曲艺结合起来,长期关注曲艺发展,亲自参与曲艺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主要体裁(相声)的社会主义改造的人。
解放初期,老舍作为著名作家,积极参加相声的社会主义改造,与罗昌培、、等学者,与孙玉奎、、侯等相声演员一起,组成了相声改良小组。
它通过撰写大量的作品和理论文章,不仅引导相声摆脱了解放初期因其形式和内容陈旧而造成的生存危机,而且使相声乃至曲艺这一艺术形式在新社会、新形势下完成了自己的定位,奠定了自己的艺术地位,为新相声的发展定下了基调,并一直影响着今天相声的发展。
老舍的《茶馆》和龙须沟奠定了北京人艺的独特风格,创办了北京人艺戏剧学院。
《龙须沟》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戏剧学院的奠基之作。剧本为表演建立了现实生动的基础,强调从生活中塑造生动的形象。
这对中国的戏剧事业和北京人艺的成长起到了基础性和关键性的作用。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北京人艺剧场风格,被北京人艺的导演和演员继承,沿用至今。
人民网-文化-老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