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鸥的个人成就
1,专论(1)
【1】吴晓鸥。教学场论[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合著者(1套2部)
【1】石鸥,吴晓鸥。中国近百年教科书插图(1897-1949)[M]。湖南教育出版社,2009。
[2]石鸥,吴晓鸥。百年中国教科书插图(1949-2009)[M]。湖南教育出版社,2009。
3.参与(2部分)
[1]许云昭,石鸥。超越差距——中美基础教育课程比较[M]。湖南教育出版社,2006。
[2]石鸥。中国基础教育60年[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论文
1,CSSCI期刊
【1】吴晓鸥,石鸥。晚清在华留学生与近代教科书的发展[J].高等教育研究,2011(5)
[2]吴晓鸥。“教案”与中国早期新教材[J]。教育学报,2011(3)
[3]吴晓鸥。课堂:人与知识相遇的教学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6)
[4]吴晓鸥。大学与大爱[J]。江苏高等教育,2011(1)
[5]吴晓鸥。现代性:清末民初教科书的启蒙诉求[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4)。
[6]吴晓鸥,石鸥。新中国编写的第一套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1955年编写出版的教材研究[J]。课程设置,教材和教学方法,2010(10)。
【7】吴晓鸥。教学场的形态演变[J].高等教育研究,2007(6)。
吴晓鸥。教学领域导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11)。
[9]吴晓鸥。论教学场的自组织[J].全球教育展望,2007(9)。
[10]吴晓鸥。关怀课堂:生活世界的还原与超越[J].课程、教科书和教学方法,2007(2)。
[11]吴晓鸥。教科书依赖及其变化分析[J].教育科学研究,2007(1)。
[12]吴晓鸥。大学课堂文化人格的* * *生活与教育[J].高等教育探索,2005(6)。
[13]吴晓鸥。社会转型期道德学习的艰难与希望[J].教育科学研究,2005(3)。
[14]吴晓鸥。构建创新学习的生态环境[J].教育科学研究,2003(12)。
[15]吴晓鸥。泛符晓。初中教师心理健康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2(2)。
[16]吴晓鸥。论教育反思的智慧[J].中国教育学报,2004(9)。
[17]吴晓鸥,潘。论研究性学习对个体发展的价值[J].中国教育报,2003(10)。
[18]吴晓鸥。大学课堂教学探究[J].现代大学教育,2004(1)。
[19]吴晓鸥。课堂“关怀”情感场中的大学生道德学习研究[J].江苏高等教育,2004(4)。
[20]石鸥,吴晓鸥。从有限渗透到广泛传播——清末民初教科书的民主政治启蒙意义[J]。教育学报,2010(1)。
[21]石鸥,吴晓鸥。清末民初教科书中现代伦理精神的启示[J].伦理研究,2010(5)。
[22]石鸥,吴晓鸥。渗透在湖湘文化中的乡土教材——湖南乡土地理教材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23]廖向阳,吴晓鸥。论创新学习机制的建立[J].现代大学教育,2002(4)。
[24]吴晓鸥。论教育中的心理契约[J].中国教育出版社,2006(12)。
[25]吴晓鸥。大学课堂创新学习预期目标的偏离及原因分析[J].江苏高等教育,2006(6)。
[26]吴晓鸥。大学课堂创新学习的偏差与矫正[J].高等教育探索,2006(6)。
2.CSSCI扩展期刊
[27]吴晓鸥。中国教科书审定制度——对清末学部第一次审定小学教科书的分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3)。
[28]吴晓鸥。健康的身体:文明的起点——清末民初教科书对现代文明生活方式的启示[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4)
[29]吴晓鸥,方承志。大学生道德学习中情感关怀的偏差及其原因[J].黑龙江高等教育研究,2011(4)
[30]吴晓鸥,席勒。新中国语文教材六十年[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2)
[31]时宇吴晓鸥。经典观念与启蒙观念——以中小学教材中的鲁迅作品为例[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0(5)
[32]吴晓鸥,周智思。郎朗书中的百年记忆[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0(2)。
[33]吴晓鸥,曾艳华。国家基金会是青少年教育[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9(6)。
[34]吴晓鸥,李翔。难以规制——解放初期教科书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9(5)。
[35]吴晓鸥、艾琼、张之洞与新教材的编写——以张新编声乐教材为例。
[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9(2)。
[36]吴晓鸥。晚清西式教科书的引进[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8(6)。
[37]吴晓鸥。近年来中国现代中小学教科书研究综述[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8(3)。
[38]吴晓鸥。非线性学习:大学生创新学习的本质[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7(2)。
3.其他期刊
[39]吴晓鸥。新一轮课程改革,教材的创新与不足[J].教育测量与评价,2011(5)
[40]吴晓鸥。如何继承“武士思想”[J]。汉学,2010(12)
【41】吴晓鸥。鲁迅作品的教育价值不容忽视[N],中国教育报,2010-09-02(5)。
[42]吴晓-欧。一百年后郎朗书籍的声音。中国教育报,2010-06-03(8)。
吴晓鸥和杨洪波。论革命根据地教科书的政治动员[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6)。
[44]吴晓鸥,文房。清末民初教科书的现代文化语境建构[J].教育史研究,2010(2)。
[45]吴晓鸥,葛越。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革命根据地教科书发展概述[J]。湘南大学学报,2010(6)。
吴晓鸥和徐玲。新中国广泛使用的第一套教材[J]。湘南学院学报,2010(1)。
[47]吴晓鸥。作业的依赖性及其变化[J]。湖南教育,2010(5)。
吴晓鸥和曾艳华。课堂是一个“场”[J]。湖南教育,2010(3)。
[49]吴晓鸥,文房。现代性:清末民初教科书的博大精深内涵——兼论清末民初的新教学
科技图书的研究价值[J]。湘南大学学报,2009(1)。
[50]吴晓鸥。文化人格:素质教育不可忽视的目标[J].湖南教育,2008(2)。
[51]吴晓鸥。教科书依赖的外部因素[J].《人民教育》,2007年第6期。
[52]吴晓鸥。渗透与鼓动——清末民国教科书对社会变迁的影响[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
科学杂志,2007(5)。
[53]吴晓鸥。让大学课堂充满人性的光辉[J]。中国道德教育,2006(2)。
[54]吴晓鸥。精神生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基础[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6(11)。
[55]吴晓鸥。这样的道德学习[J]。湖南教育,2006(7)。
[56]吴晓鸥。论关爱课堂[J].江西教育研究,2005(11)。
[57]吴晓鸥。新课程对教师自我效能感的影响[J].教学与管理,2005(5)。
[58]吴晓鸥。论教师心理教育能力的构建[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4年(5期)。
[59]吴晓鸥。创建大学课堂[J].湘南学院学报,2004(6)。
吴娟吴晓欧。教师信息教育能力的培养[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1)。
【61】吴晓鸥。教师情绪智力的初步研究[J].郴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1)。
[62]吴晓鸥。课堂:人与知识相遇的教学场[N]。湘南学院学报,2010-04-30。
[63]吴晓鸥。大学与大爱[N]。湘南学院学报,2010-09-15。
[64]石鸥,吴晓鸥。历史上的汉语教材之一:中国近代教材的萌芽——南洋公学(新)蒙古学教材[J]。湖南教育:语文教师,2008(1)。
[65]石鸥,吴晓鸥。历史上第二本语文教材:最早的校本语文教材——城中学堂及其词类插图[J]。湖南教育:语文教师,2008(2)。
[66]石鸥,吴晓鸥。历史上第三本语文课本:最近代的学校自制语文课本——无锡三等公学《蒙古学大全》[J]。湖南教育:语文教师,2008(3)。
[67]石鸥,吴晓鸥。历史上第四部语文教材:最早的白话教材——标梦书店《学起来容易》系列[J]。湖南教育:中国教师,2008(4)。
[68]石鸥,吴晓鸥。历史上第五部语文教材:我国第一部国家编写的教材——教育部图书编译局编写的语文教材评析[J]。湖南教育:中国教师,2008(5)。
[69]石鸥,吴晓鸥。湖南乡土地理教材湖南乡土地理参考书前言[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9:1-11..
[70]吴娟,吴晓鸥。中国法学教育的回顾与展望[J]。湖湘论坛,2009(5)。
[71]吴娟,吴晓鸥。民族贫困地区校本课程开发的问题与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8(11)。
[72]邓,吴晓鸥。关于教师人格建设的思考[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