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大学有几个校区?哪个校区最好,各校区介绍?

一、临沂大学有几个校区?临沂大学现设有费县校区、双月湖校区、沂水校区、大学城校区四个校区。

2.临沂大学哪个校区最好?各校区介绍1,临沂大学费县分校。

学校占地260亩,建筑面积65438+万平方米。有教学、实验、音美、图书、办公室、学生公寓、职工宿舍等23栋楼。国际标准400米的田径体育场;有高质量的足球场,篮球场,排球场,高标准的网球场。学校拥有完善的现代化教学设施,包括闭路电视系统、校园网络系统、微机室、语音室、演播室、多媒体教室、微格教学室、数码钢琴室、多媒体学术报告厅等。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基本实现了计算机控制。学校图书馆藏书65438+万余册,报刊杂志400余种。其他教学和管理附属建筑设备齐全。小班教室95间,多班教室21间,可同时容纳100个班的4500名学生。

地址:费县文化路33号

2.临沂大学双月湖校区

地址:山东省临沂市罗庄胡台西巷1号。

3.临沂大学沂水校区

临沂大学是由国家设立,山东省政府直接管理的综合性大学。是“山东211工程”——“山东名校工程”下的重点大学之一。临沂大学沂水分校位于红嫂故里、通俗日报发源地、沂蒙精神发祥地之一的沂水县。创建于1948年7月,是山东解放区红色政权建立的第一所师范学校。2010 11,与临沂大学合并,更名为临沂大学沂水分校。2011学校成为山东省学前教育综合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学校。

地址:山东省沂水县文化路1号

4.临沂大学大学城校区

地址: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双菱路中段

三。临沂大学简介临沂大学是山东省普通高校,山东省特色名校。地处历史文化名城、商贸物流之都、滨水生态之城、红色旅游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的山东省临沂市。是沂蒙革命老区唯一一所综合性大学,也是一所具有优良革命传统的革命老区高校。

红色基因很强。沂蒙根据地康大一分校办学期间,1941年,抽调部分干部教师与中央滨海区委共同创办滨海中学(实为康大一学校),后更名为滨海建国学院。历经多次迁移合并,校名几经变更,历经临沂第一师范、临沂师范学校、临沂教育学院、临沂师范学院、临沂。80年来,学校扎根琅琊文化沃土,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沂蒙精神,积淀形成了“伊名、睿思、弘毅、致远”的校训和“务实”的校风,铸就了“能吃苦、善于创新、勇于担当、乐于奉献”和“团结包容、忠于尚贤、拼搏奉献”的办学特色

学校条件优越。学校占地6000多亩,校舍面积654.38+0.08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额25.97亿元。拥有一流的图书馆、实验中心、艺术中心、体育中心等设施,规模位居全国高校前列。费县校区和沂水校区共27个学院和两个分校区,开设95个本科专业,涵盖11个大学科,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一级学科(化学),2个硕士学位授权类别(教育、电子信息);全国招收全日制学生(含专科生、研究生)44000余人;教职工2700余人,其中“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8人,国家杰青、泰山学者等高层次人才28人,博士生导师19人,硕士生导师172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山东省名师8人。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5亿元,馆藏纸质图书474万余册,中外文期刊2000余种,电子书刊1.58万种。是山东省首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并荣获“全国绿化示范单位”称号,被中国教育后勤协会授予“校园节水、安全供水、智能管理”示范示范学校。

优秀的教育质量。学校坚持以德育人,将沂蒙精神融入教育体系,将创新创业理念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传承红色基因,培育“面向大学的特色”;实施“1234”一体化、协同化、多元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坚持“五个支撑、五个着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探索实践,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拓展学生国际视野,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获批国家级专业2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3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教育部改革试点4个。三年来,共批准国家教学改革与教学质量工程项目10项,省级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项目50余项。目前,国家精品资源课程2门,国家精品网络课程1门,山东省一级课程24门。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培训项目获批近400个,在2015-全国学科竞赛排名中位列第265位。学生就业创业率居全省高校前列,大学生创业率连续三年居省属高校首位。被批准为山东省创新创业典型体验大学、国家发改委“产教融合”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教育部优秀小学教师培养计划实施机构。

科研实力雄厚。学校以学科建设为龙头,面向国家战略和区域需求,凝聚学科优势,突出科研特色,推进学术创新创业,初步形成了文理优势突出、教师教育突出、应用学科特色鲜明的学科建设体系。建设了山东省首批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工作室和高校优势学科人才团队,入选教育部创新团队滚动支持计划;有9个省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6个省级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重点实验室和研究中心;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近三年承担科研项目1.550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84项。获得各级科研奖励411;在沂蒙文化、肿瘤诊疗、智能物流、教师教育、资源环境与现代农业、新能源新材料、古生物等学科领域形成了比较优势和鲜明特色。已在Nature《Science关于中生代恐龙进化和鸟类起源研究》发表论文5篇,“自然指数”两次跃居全国高校前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