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时期和工作后选择对象的标准有什么区别?

大学和工作后选对象最大的区别在于,脱离了虚幻和专业的现实,在大学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当时觉得爱情就是男人怕死,女人不爱钱。只需要找一个真心相爱的人。这辈子,我一定要嫁给爱情,或者和一个她不嫁的人共度一生。

在社会上摸索了一段时间,觉得面包比较实用。这个时候我常常觉得这个人适不适合我放在第一位,不是他爱不爱我,也不是我爱不爱他。

我听过两种关于爱情概念的观点:

首先是大学时期轰轰烈烈的恋爱。原因是这是最后一次只保留纯洁无瑕的恋情,没有任何修饰,没有那么多的考虑和顾忌,不是物质,不是家庭,不是适不适合。

二是进入社会后找到自己的另一半。原因是它更稳定,更现实,更实用。大量大学毕业的夫妻将不得不面临回老家甚至异地工作生活。面对异地恋,很容易分手。毕竟还是要各奔东西。我们只是生活中的过客。

想起来,两种说法都有道理,我也一度迷茫。现实总是残酷的,时代的驰骋带来的不仅仅是社会的变迁,还有物欲横流的贪婪和人心的变化。达尔文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现在看来真的是对的。不仅仅是爱情,就连友情,亲情有时候真的很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