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实践创新的体会
经过一年的努力,我们的项目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提出了EPS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制备了基本实现结构与功能一体化的EPS混凝土,并研究了不同配合比下EPS混凝土和保温砂浆的性能,为EPS混凝土和砂浆的应用提供了依据。然而,研究中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最大的遗憾是对EPS颗粒在混凝土制备过程中的上浮研究不够,没有提出全面有效的抑制上浮的方法。其次,EPS的疏水性问题以及EPS混凝土的耐火性和耐久性需要进一步研究。
作为项目申请和负责人,我的主要工作是统筹协调安排,制定工作计划和分工安排,与团队成员一起制定详细计划,参与整个实验过程,分析数据写报告,及时与导师沟通组织讨论。
这是我第一次参与一个完整的创新实验过程,作为项目负责人,深感责任重大。不同于以往简单的独立实验,一个完整的科研创新实验,从最初的方案选择,到初步的实验方案,到具体的实验方案,到实验的实施和结果的分析,都需要我们深思熟虑,循序渐进。
我们一开始确定实验方向并不困难,因为我们在项目申请前已经与导师进行了充分的沟通和讨论,确定EPS混凝土材料的研究无论从使用价值还是环保价值来看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为我们提供指导的陈冰老师有着多年的EPS混凝土研究经验,可以为我们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宝贵的经验。在检索了EPS混凝土的相关资料,分析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后,我们将重点研究EPS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混凝土强度的力学模型以及EPS混凝土的变形和减震性能。
大方向往往很容易确定,但只有落实了才会意识到不同层面的困难。制定实验计划是我们遇到的第一个棘手问题。因为不熟悉具体的实验过程,所以必须查阅大量的文献,了解研究建筑材料性能的具体实验方法,变量的设置以及要测试的性能参数,结合我们的具体目标来确定我们的实验步骤。在制定一个完整的计划时,往往会有很多考虑不周的地方,比如在安排每天要做的考试项目时遗漏了几项内容,时间安排不合理等。,然后我们可以用经验慢慢完善。
实验的具体实施阶段是我们整个项目最关键、最耗时、最困难的阶段。从抓实验方案到购买实验材料,计算每天的材料用量和工作量,设计实验结果记录表,都需要有明确的计划和安排,共同努力,及时沟通,才能按时完成任务。实验过程中,我们经常被突如其来的问题难倒,大家都经历了最初的忙乱到思维活跃,超前思考,合理解决问题。比如,由于前期预算和计划不及时,我们在实验中途发现有些材料用光了,不得不暂停实验甚至浪费了一半的材料,或者在混凝土搅拌中途因为我们操作不当导致搅拌机卡住,机器损坏,影响了我们实验的进度和计划。有了经验,我们会尽早做好准备,防止出现这些情况。我们会提前检查材料的使用情况,提前订货,并定期检查设备,注意规范操作,尽量避免因我们的疏忽造成事故。
在实验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的后期,如何整理分析具体的实验数据,提取对我们分析有用的数据,构建合理的强度模型,是对我们分析研究能力的考验。利用软件将一堆数值整理成直观的图表形式并不难,但在将混凝土强度数据构建成混凝土强度表达式时,由于专业知识的限制,我们不知道从何入手,最终在老师和学长的指导和帮助下才能完成。
通过一年的实验和研究,我在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组织能力、专业知识等方面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首先,我对EPS混凝土材料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一开始我们定题目的时候,我只意识到这是一种轻质、保温、抗震、环保的新型建筑材料,对它的具体性能了解不多。经过一年的研究,对于我们来说,不仅仅是论文中简单描述的一些便利和好处,而且一目了然。实验数据让我们更加坚信这种材料会有更广阔的前景,我们的选择不会错。一开始我们只是认为,在白色污染日益严重的今天,回收污染源之一的EPS塑料材料,只有环保意义,甚至可以牺牲一点物质力量。但试验数据告诉我们,它大大节约了水泥等材料,具有长远的经济价值;其实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脆弱。稍加改进即可满足实际工程的要求,在保温隔热和变形吸能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但是,无论什么研究成果有多么优越的性能,离开实验室,量产都是没有意义的。为了给EPS混凝土材料找到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改进,因为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亲身体会到了EPS混凝土在使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在不断尝试解决这些问题。
其次,这一年的研究和实验过程为我们今后的进一步学习奠定了基础。通过一年的不断学习和实验,我不仅对建筑材料实验的基本流程、方法和材料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这个为期一年的创新实验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创造性思考、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对一种新材料的研究,不仅需要实验和尝试,更需要创新,把新的思想和方法转化为具体的实验。针对试验中EPS混凝土上浮的问题,尝试设计合理的配合比、添加微硅粉、添加纤维等方法来抑制EPS颗粒上浮。同时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尝试了合理的添加材料顺序,将大颗粒混凝土改为人工振捣。通过不断的试验和改进,我们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参加这个创新项目,通过亲身参与和实践,我的组织能力、合作能力、沟通能力也得到了锻炼。作为项目的负责人,我在项目启动阶段就开始安排项目的后续计划,包括每个阶段的具体工作。当初由于经验不足,考虑不周,当初排出的计划难免出错。后来通过不断的改进,随着项目一步一步的发展,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我们的项目才得以顺利进行。团队合作和沟通是必不可少的。除了每周的例行讨论,我们还会在业余时间继续交流,随时与其他成员分享我们的想法。我们会讨论和尝试任何创新的想法,希望从中找到新的思路。在我们项目的试验阶段,有很多工作是需要体力的,比如材料搬运、混凝土搅拌、模板安装、模板拆除等。,这都需要我们分工合作。通过不断的磨合,从一开始大家手忙脚乱,到后来逐渐适应,工作效率明显提高。
一个项目从最初的想法到实践需要大量的设计、改进和实验。我们最初的感觉是无从下手。陈冰老师在实验的设计和具体操作上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意见,他之前的研究成果也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我们的项目工作量大,时间紧。有些实验与周学长研究的相似,我们与周学长共同完成。他教了我们很多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在此,再次感谢先生和周师兄的指导和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