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笔下人物的一生
杜·余明从小就喜欢玩枪。十二岁时,他就读于他的堂兄李鼎铭开办的程家谷小学。我在学习上得到了这位严厉老师的指导。爷爷奶奶和叔叔杜去世后,杜良魁一直在外教书,从不过问家务,所以杜不得不承担起管家的重担。由于他的聪明,他很快就掌握了一套管理家务和保全家业的技巧。
杜十六岁那年,父亲从玉林回到家乡。看到自己的学业因为家务而基本荒废,他大为失望。他决定把家务交给侄子杜玉成,杜随父亲到陕北二十三县唯一的中学——榆林中学二十班继续求学。校长,是杜的堂弟。师从陕西著名制片人魏也畴、李子洲,教育家王森然、朱恒秋。还有后来成为* * *制片人的谢子长和霍士杰,以及后来成为现代作家的刘云华(刘清)。
1923,杜毕业于玉林中学。同年8月,他与比他大两岁的曹秀清结婚。1924年初春,不满20岁的杜与榆林的颜茂尧、马世功等人先后来京。杜原本想报考北京大学,但在京期间目睹了北洋军阀延政、窃国的黑暗。在《新青年》杂志上,看到黄埔军校招生的广告。由于革命思想的影响和杜斌丞的影响,经过慎重考虑,我毅然选择进入黄埔军校。1924年3月,杜、其堂兄涂羽心、陕西青年颜茂尧、关、等十一人乘英国船经天津前往广州。在校期间,他在学习上从不马虎,全身心地投入到军校开设的步、炮、工兵、战术战法、队列演练等军事课程的演示和模拟中,对模仿学习非常认真。杜和他的同学还参加了平定广州反动商业集团的战斗,这是他第一次体验真刀真枪。那年年底,他从第一届学员毕业后,被分配到何第一教导团一营三连当见习生兼军需士官。很快晋升为二排长。
1925年春,在军校的指挥下,对广东军阀陈炯明的战斗打响了。进攻淡水城时,杜和陈赓等同时期的学生报名参加了教导组织组织的敢死队爬城进攻。杜、陈率先登上城头,随后再次打开城门,迎击一大群人歼灭残敌,终于取得胜利。同年3月初,杜一行到达北京,受到汪精卫的接见。他们见到了已经昏迷的孙中山。杜把廖的亲笔信交给孙中山的副官马祥,然后给廖先生写了一封信,报告孙中山的病情。然后,他们到了开封,在胡景翼的直接领导下,协助苏联顾问筹办军校。
不久,国民军第二军滋团补充营营长兼大地主用重金聘请杜为副营长兼第一连长,以扩大自己的势力。杜郑重地给广州革命大本营和黄埔军校写信,汇报情况,请示。国民党中央组织部随即回信批示:希望杜留在北方,并争取机会与马巷联系,参与守护停在北京碧云寺的孙中山灵柩。此时,高桂滋奉命率部入京,担任京畿守备,改组后的吴宝山补充营也随团北上。到京后,高桂子将补营改为特务营,派营到西山碧云寺静宜园守护孙中山灵柩。杜仍是副营长兼一连连长。1926年7月,广州革命政府承诺北伐。杜回到队里去了。历尽艰辛后,他到达了南京。不幸的是,他在孙被巡察队抓获,关进了南京虎桥监狱。后来他越狱逃到武汉去见邓。去武昌南湖书院总队找黄埔军校武汉分校书院总队队长张治中。随后,杜在张治中学生兵团担任第一营三连连长。
1928年夏,张治中回国视察,任中央陆军军事学院训练部主任,使杜为该校杭州预备大队二中队队长;第二年年初,杜回到南京军校,任第七期第四队队长;同年冬,任第一师第二旅参谋长。1930年初,蒋介石建立并教导第二师,以张治中为师,杜任该师第二旅第五团一营营长,不久升任该师第六团团长。
1930年冬,教二师改番号为陆军第四师,杜任十二旅二十四团团长。许姚婷老师对他的下属要求很严格。看到大部分队伍都是马马虎虎,只有杜团一个人认真执行他的指令,各方面的教育训练都组织得很好,练得很熟练,所以对杜非常欣赏。
1932年初,许第四师奉命赴皖北参加大别山“围剿”,在霍邱被红军邝继勋部击溃。危急时刻,徐陵二十四团全力反攻,杜领兵突入霍邱,红军损失惨重。许为他立下了第一功勋,并上报了提拔杜为都督的消息。这年冬天,徐升任17军军长,杜任25军73旅旅长,不久又升任该师副师长。
1933年2月,日本侵略军分三路进攻热河,25师奉命从徐州、蚌埠向通县集结,阻击敌人。3月9日,第二十五师到达镇后,杜、和关等驱车前往古北口与东北军司令员联系。杜担任师长,指挥全师官兵与日寇浴血奋战。1933 3月12日,杜奉命向二师移交阵地。同年秋,杜进入南京中央军事学院开办的第一期高等教育班学习。学习期间,同时毕业于同一个家乡和黄埔一期的马志超加入了复兴社。
1936年春,杜从中央军事学院高级教育班毕业。杜本本应回到25师,但他不想回去,因为他和他的老师关相处不好。许姚婷向蒋介石推荐他担任新成立的南京陆军娇娇学校学员队队长,负责训练指挥机械化部队作战的军官。65438年10月5日,他被授予少将军衔。
1937年,焦边学校战车营与第二交通兵团装甲车队合编,增编若干战车,组建国民党军第一军装甲兵团,杜任第一团长。“八·一三”上海抗战期间,杜率装甲兵一营二、四连在上海惠山码头配合步兵,阻击企图登陆的日军。1938年,装甲兵撤到湖南湘潭整训。不久,兵团扩编为第200师,以杜·为师。长沙大火后,国民党长沙警察和纵火犯再次来到湘潭市放火焚烧湘潭市。当杜得知此事后,他当面痛斥这种惊慌失措、漠视人命的做法。他派员收缴放火队的器械,强行控制放火的人,张贴湘潭县禁止焚烧的通告,使湘潭市几十万群众的生命财产得以保全。事后,湘潭人民都称赞和感谢杜和二百师救了湘潭。
1938 65438+2月,200师扩编为新11军,由湖南湘潭转战广西全州,杜任副军长。不久,改名为第五军,杜升为军长。这支军队是抗日战争初期国民党政府建立的唯一一支新型机械化军队。杜提出:“操场即战场”,“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要求新军具有“五师”(不骄、懒、假、欲、恶)和“三习”(学精、诚、勤)的朝气。
从1939年夏天开始,侵华日军集结兵力,准备在华南开辟战场。1939、117年10月,侵华日军在防城、北海登陆,入侵钦州,19日突破小东防线,进攻南宁。杜的第五军奉命从全州向南宁附近集结,准备攻击在钦州和防城登陆的敌人。面对侵华日军的咄咄逼人的进攻,杜冷静地分析了当时的战局,估计了敌人的弱点,并向重庆统帅部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在敌人孤军深入后援而未能援时,集结优势兵力,配合当地民众,迅速反攻,以破来犯之敌,恢复重要的国际交通。”
1939 12 16日上午,杜奉命率第五军作为正面进攻永滨路,以求先击溃昆仑关、巴塘附近之敌。杜召集团以上会议,宣读作战部署:以郑洞国名誉第一师从正面进攻;戴安澜第200师是总预备队;邱清泉的新22师迂回到南宁以北的敌后;打击六塘守敌,切断南宁与昆仑关的交通联系,孤立昆仑关之敌。第二天,白崇禧和陈诚参观了位于谭棚村的五军司令部。命令杜如期攻克昆仑关,直取南宁。
1939 12 18黎明,反攻开始了。杜的第五军在战车和炮火的掩护下,向昆仑关守敌发起了猛烈的进攻。戴安澜师与日寇短兵相接,首先占领了仙女山。当晚各部乘胜夜袭,先后占领老茅岭、万福村、441高地,最终占领昆仑关。在此期间,杜采取了“堡垒攻击法”来逐步缩小包围圈,一口一口地吃掉敌人。杜令200师副师长彭率部从公路左侧过昆仑关,形成包围之势;邱清泉师把战车埋伏在道路两旁的丛林里;郑洞国师加强右翼攻势,重新进入昆仑关敌纵深阵地,摧毁敌指挥部和炮兵阵地。战斗历时18天,以31中国军队大获全胜而告终,史称昆仑关大捷。
1941 2月,杜作为中缅印马军事调查团成员,赴缅甸、印度、马来西亚进行军事调查。
1942年初,日军饭田小次郎率领4个师分两路进攻缅甸。中国派出了一支远征军,而杜是第一副指挥官,长官。中英军队集结后,制定作战计划,分三路南下迎击日军。杜的第五军——中路军,于三月九日接管了铜鼓的英缅防务。
1942年3月20日,与古人的战争开始了,连续几天,敌人陆空协同,用火炮和战车攻击。至26日,正面敌三翼猛攻铜鼓西北角,200师第六团阵地被破。27日,新组建的第22师到达铜鼓以北,与敌相遇。双方对峙了一夜。28日,日军由北向南进攻,在铜鼓背构筑工事,企图阻挡新22师前进。而是集中主力猛攻200师,释放腐蚀性气体,造成200师官兵重大伤亡。杜指挥新22师正面强攻敌人,长驱直入南阳台,解200师之围,日军却凭借附近建筑物固守。两军反复交战,激战至30日。
1942年3月30日晚,杜命令新22师在斯瓦瓦河北岸和南岸构筑数个梯形阵地,在两侧埋伏狙击手,并在阵地前方埋设地雷。新22师采用的就是这种战术,灵活而虚假,让日军防不胜防。远征军先攻后守,以连续抵抗战术与日军五翼激战多达12次,历时半个月。敌人每推进一次,都需要付出巨大的人员和装备代价,达到以少胜多,以劣制优的目的,成为抗战史上罕见的战例。
4月3日,1942,英军要求中国军队接管英缅军西路地段,企图从中撤出。史迪威和罗重新部署作战计划,准备在曼德勒作战,并命令第五军和第六十六军分布在300公里长的平(曼那)-曼(德勒)公路上。杜认为,如果部队这样分散,就会被敌人分割。他多次强调唐吉的重要性,主张要么退守唐吉,保留腊戍的门户。要么打平满那,反对无准备的曼德勒之战,但不为石、罗所采纳,杜只好照办,放弃。于是日军重新占领唐吉,直接拿下腊戍,从西南方向切断了集结在曼德勒准备作战的中国主力的后方,驻曼第五军只好退守伊洛瓦底江西岸。从此远征军开始了惨败。
3月1942,1,蒋介石亲自到缅甸腊戍,指挥远征军进入缅甸。面对“史迪威将军”的命令,杜亲自问蒋介石:“如果史迪威的命令不符合你的决定怎么办?”蒋介石说:“你可以打电报给我请示。”杜决心执行蒋介石的命令,退守边界。而孙立人则率领新38师西撤至印度,后被编为驻印部队。杜的远征军分三路撤退。他自己率领新22师为一路,5军96师为一路,负责殿后的200师为第三路。
1945年4月初,蒋介石突然召杜到重庆。龙云被要求武力解除武装,龙云被限制在重庆三天之内。又问杜是怎么想的。他一口就接下了这项任务。蒋介石听后非常高兴,要求杜立即回昆明做准备。但何认为,劝龙云主动辞职是有可能的,龙也不会固执己见,这样解决可以避免动武。杜也同意了。因此,他和杜力劝龙云主动辞职。三个月后,龙云没有放弃。
1945年8月9日,蒋介石再次把杜叫到了重庆,给他做了一次面对面的演讲。江指示:“你们这次回去准备解决龙云,除军事准备外,还要对云南的通讯、交通、机场作周密安排,以防龙云逃跑。”8月11日,杜飞回昆明,立即做好解决龙云的准备工作。军事方面,杜甫亲自向排长以上军官讲授沙盘模拟演习,调查龙云在昆明的部队和驻地,制定对策,以期在短时间内彻底解决龙云武装。昆明连接全省的电话、电报、公路、铁路、机场,还制定了严格的管制措施,让龙云与外界隔绝,无法逃脱,只留下弹丸之地的五花山和一个营的守卫,让龙云决定从那里走。如何传达蒋介石的命令,如何说服龙云投降,也是准备工作。这项工作秘密进行了一个月才完成。
1945年9月27日,蒋介石秘密派王叔铭到昆明,并给杜送亲笔信,通知他不日将发布命令,解除龙云在云南的军政职务,调任龙云为军委军事参议主席,并指示杜一起准备飞机、大炮、坦克。万一龙云不听话,就集中力量轰炸五华山,并要求杜“绝对保证龙云的生命安全”。当时杜考虑到他和龙云在政治上不能共存,但在个人感情上,他们相处得很好,应该不会做出对龙云不利的事情。而且万一龙云在事件中死亡,舆论难免会自责。于是,杜连夜回信给姜,大意是:龙云只有五华山一个弹丸之地,不足为侵。轰炸五华山会影响云南大学和西南联大的安全,引起学生骚乱,造成极其恶劣的政治影响。蒋最怕学生闹事,只好复电,同意杜的意见,不用大炮轰炸,不用飞机轰炸。
1945年9月29日晚,杜到昆明北郊岗头准备的指挥所,召集团以上干部和新任云南省民政厅厅长、代理主席李开会,下达行动命令,向美军发出解决龙云的命令,向龙云发出中央任免龙云职务的命令。
1945年9月30日凌晨5点,杜杜到达攻击阵地,奉总委员会之命,给龙云全体部队。龙云的所有部队都被打了个措手不及。短短50多分钟,战斗结束,只留下一座五花山。
14年6月14日,杜突然接到蒋介石要去重庆的命令。杜15飞重庆。这次对蒋介石的采访与以往大不相同。他向杜有礼致敬,饶有兴致地询问龙云的安置情况。接着,姜吞吞吐吐地对杜说:“你解决了龙云,为国家做了贡献,却得罪了龙云。你应该为你的国家努力工作。表面上,我会先宣布解除你的职务接受调查的命令,然后再让你担任其他职务。”杜深知姜的心理,慷慨地说:“只要对国家有利,个人不在乎什么名利。”江听了非常高兴。6月16日,蒋介石发布命令:“如杜在滇处置失当,将撤职查办。调任关为滇警总司令。”1945 10 10月18日,杜被解除昆明防御总司令兼第五军总司令职务后,离开昆明,返回重庆。同日发布命令,任命杜为东北保安司令。
在杜上任后的第四天,蒋介石指示杜与苏联联系,接收中国东北的领土主权。经过近十天与苏联的接触,杜发现苏联已经宣布从东北撤军,营口的苏联已经离开,被东北民主联军接受。为此,杜向江建议,不动武是不可能接受东北的。
1945 165438+10月5日,杜继飞飞抵重庆向蒋报告,请求迅速调兵,在美舰掩护下从葫芦岛或营口强行登陆。率先挑衅东北解放区的秦皇岛,指挥十三军、五十二军进攻玉瑾。14日,杜下达进攻山海关的命令,决心在东北民主联军主力到达之前夺取要点,分头继续追击绥中,进而占领兴城、锦西、葫芦岛。
杜到了锦西,按照原来的方针,命令部队进攻锦州。由于东北民主联军计划撤退,杜于26日率部进入锦州,并于同日占领山海关。
1945 16年2月16国民党政府在国内国际和平建国的舆论压力下与中国进行和谈。蒋介石一边谈判,一边命令国民党军队积极进攻解放区。12年2月23日,杜接到蒋指示后,命令52军冒着大雪占领北镇、黑山,然后分头分别进攻阜新、营口,占领北票、朝阳、黑水等城市。
65438+65438 09 46+65438 00年10月+00月,杜还根据蒋介石密电,在停战令下达前,夺取了平泉等重要城市。夺取东北战役开展以来,杜多次赴前线指挥,日夜兼程,疲惫不堪,1946于2月18日乘专机飞赴北平,秘密进入白塔寺和医院治疗。3月1946,16,手术切除左肾。1946 4月16,回到沈阳。
4月28日,1946,在空军的掩护下,两军分两路进攻本溪。杜在本溪得手后,迅速转向全力策划对四平街的进攻。他先把195师和88师调到铁岭,掩护中长路安全,然后迅速把新六军集中在辽阳附近,用火车运到开远。为破四平街,一举收复长春、永济,部署两翼进攻,企图压迫东北民主联军,歼灭于辽河。1946 5月14日,在飞机和火炮的配合下,国民党开始强攻。经过激战,东北民主联军实施战略撤退,杜部于5月1946入侵四平。5月23日,国民党军攻入长春,至5月31日,占领松花江以南永济至农安一线。杜到达东北后仅半年,就先后占领了辽西全境和沈阳的铁岭、抚顺、本溪、辽阳、鞍山、海城、营口等重点城市,与东北民主联军北依松花江对峙。不久,停战期到期,两国谈判破裂。带着夺取整个东北的野心,杜确定了南攻北守的总体作战方针。8月,派副长官郑洞国负责指挥对热河省的全面进攻,扫荡热河境内的* * *军。5438年6月+10月,派第50军进攻安东、通化等重要城市。第25师全军覆没于暖阳侧门(辛开岭之战)。杜没有从失败中吸取教训,认为不是战略上的失误,而是个别将领的无能,仍然坚持既定的扫荡方针,攻打临江,部队再次遭受沉重打击。至此,东北国民党军队开始衰落。
1947年5月15日,北满东北民主联军渡江南下,发动大规模夏季攻势。18,抓获怀尔德。24日占领四平街外重要城市。26日,他闯入法库。27日,进昌图。15年6月,四平总攻开始。杜和郑洞国等策士研究了全局,认为东北民主联军在本溪对沈阳的威胁很大。他们决心以53军为主力进行攻击和扫荡,以巩固沈阳的门户,然后集结可能的兵力解决四平之围。根据这一决定,郑指挥了对本溪的进攻,并于20日攻占了本溪。杜还根据中昌路以东的许多电台的无线电侦察,判断出* * *军的主力可能在中昌路以东的山区并可能在移动。于是,他决定借此机会开始进攻,指挥右翼兵团进攻四平街左翼,击破东北民主联军,并大胆分兵,下大力气包围和消灭东北民主联军;中央兵团从就地发起进攻,当面粉碎敌人,即迅速追击,歼灭之;左翼兵团协助中央兵团进攻占据双山、昌北以北阵地的敌右翼,当面击溃东北民主联军后,在三江口追击郑家屯。命令下达后,杜部各部队在飞机炮火的配合下发起了大举进攻,战斗十分激烈,直至东北民主联军于6月30日1947主动撤退,四平之围才得以解决。后来,在东北民主联军的锤打下,杜屡败屡战。他没日没夜的计划,什么都做不了,甚至变得抑郁,无法结婚。7月8日,他黯然离开东北,前往上海治疗。
1948年6月,蒋介石任命杜为徐州“剿总”副总司令兼第二兵团司令。杜上任不久,就奉蒋介石之命,率第二、十六、十三三兵团增援济南。同年9月12日,东北野战军发起辽沈战役。10年初,完成对锦州的包围,切断了东北国民党军通往关内的唯一通道。为了挽回败局,蒋介石迅速将杜调回沈阳。10 6月5438+05日,杜从徐州飞往沈阳。第二天,锦州沦陷。
1948,10年10月23日,廖耀湘第九兵团猛攻黑山,对解放军是毁灭性的打击。到26日,辽兵团全军覆没。二十七日凌晨,蒋介石派专机到葫芦岛接杜前往北平商讨对策。1948 165438+10月2日,沈阳解放。此时,杜在葫芦岛日夜坐立不安,担心解放军马上来打晋西,一直等到蒋介石下令从上海撤退,即开始部署39军、52军、54军从葫芦岛撤至上海。1948 165438+10月8日上午,杜在锦西机场乘飞机逃往北平。正当杜在葫芦岛指挥部队撤退时,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于6月6日165438发起了强大的攻势,打响了淮海战役。
在此之前,蒋介石指示国防部拟定“徐浜作战计划”,“以破* * *军攻势为目的,集中兵力于蚌埠附近”,并任命杜为徐州“剿总”副司令。江派许去征求杜的意见,杜同意了“许崩作战计划”,并上书要求江庚在刘智指挥下作出作战部署,并按计划迅速实施,否则可能被人民解放军所阻。
1948+065438+6月9日晚,杜匆匆从北平飞往南京时,得知蒋介石没有坚决执行“徐冰作战计划”,采纳了何、顾提出的“守江、守淮”的主张。他心烦意乱,非常恐慌。第二天晚上,杜奉命乘蒋介石飞机飞往徐州,去指挥解黄之围。10中午,刘智得到消息,中原野战军确实南下了。当面只得到两个纵队的情报,他决心把第二兵团调往东线,帮助的第十三兵团解决黄之围。杜就算邱清泉兵团的主力集结在徐州东南的张楼附近,兵团集结在徐州以东的袁山附近。他力主迂回包围解放军一翼,待主力被破后再出击。6月5438+02日,杜发动主力在创基、元山、不老河间一带活动。17,解放军部队经双沟向东南撤退。刘、杜都误以为解放军垮了,导致全线追击。结果解放军继续顽强的挡在二线阵地。二十二日,黄兵团在碾庄一带全军覆没。
1948 65438+2月3日,杜各团按计划撤至永城,突然收到蒋介石空投的亲笔信,令杜停止向永城推进,转而向濉溪口进攻,并配合蚌埠进入兵团南北,以解黄维兵团之围。杜觉得蒋的命令必然全军覆没,对蒋的嚣张气焰怕得要命,怕他不理解黄维的包围。蒋介石会把整个失败归咎于他,所以他决定服从命令,最终忠于蒋介石。4日,杜采取连续进攻战术,命令第二兵团出击,而第十三、十六兵团则加紧构筑工事,掩护阵地。6日,杜决定邱清泉、兵团不突破,继续向解放军进攻。同时,他打电报给蒋介石,敦促快速移动的军队与人民解放军作战。
从10开始,解放军停止了对陈官庄、青龙集一带的进攻,对国民党军展开了长达20多天的政治宣传攻势。17日,中共中央主席发出《劝杜投降》,杜没有看到。陈毅同志也给杜写了信。他拿这封信来试探邱清泉的态度。邱撕了烧了,马上就走了。19日夜,杜又给蒋介石写了一封信,提出上、中、下三个策略,请蒋介石作最后决定:上策是必要时放弃武汉和安,集中力量与* * *军决战;中策是兵团长期坚持,争取“政治时间”(意为和谈);最好的办法就是突破。
1949 65438+10月1,蒋介石宣布和平。杜余明也认为只有和平才是出路。然而,65438+年6月3日,杜突然接到蒋介石命令,执行原空军掩护突围的计划,并自5日起投入3天的粮弹。解放军6日发起大规模进攻,国民党军一触即溃。杜快递空军轰炸支援。7日,李米兵团司令部所在地青龙集的阵地被攻破。杜还紧急发电报,要蒋在10上投毒气弹掩护突围。9日黄昏左右,杜到陈官庄第五军司令部,根据蒋介石的命令,企图集结残部,于10晨突围。然而,邱清泉、李米等人扬言要劝杜甫当夜突围。他带着十几个副官和卫兵单独行动。10凌晨,在萧县青龙集张老庄村被解放军战士抓获。杜被俘后,1983年的在《黄埔同学六十年》中写道,淮海战役(台湾称徐邦之战)被俘的杜在炼狱中度过了几十年的悲惨生活。但在杜被抓获后,他受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优待。在战犯管理所医务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下,杜患有胃溃疡、肺结核、肾结核等慢性慢性病,病情逐渐好转,直至痊愈。特别是对他的脊椎炎的治疗,人民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除了扔药石,医护人员还特意为他做了一块合身的石膏板,让他睡得舒服。
关于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杜深情地说:“我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强渡鸭绿江、维护和平、保卫祖国的英雄气概感到无比激动和钦佩。中国人民确实在* * *产党的领导下站起来了。”1959 65438+2月4日,杜作为第一批特赦战犯,收到了最高人民法院的特赦通知书。
7月20日,周总理、陈毅设宴款待来华访问的英国人蒙哥马利,并邀请杜陪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孟是非洲战区地中海战场的指挥官,杜是中国战区中缅战场的指挥官。他们都很出名,互相钦佩。席间,英国元帅问他:“你的百万大军去哪里了?”杜指着坐在对面的陈毅元帅说:“是我送给他的。”陈毅摇摇头,笑着说,“你没那么大方。我们一口一口地吃了下去。”事后,杜说:“这当然是个笑话。真正说起来,我只能同意陈毅这句话的一半,因为国民党军队有一半是自己打败的。这方面我有过惨痛的经历,在心里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就像当年机械化部队的战车,在泥泞的道路上留下的车辙……”
1961 3月,杜被任命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文史研究委员会文史委员。他积极撰写文史资料,试图如实记录自己过去的经历。
7月,在总理的精心安排下,杜夫妇与在京团聚的战犯及其家属一起,参观了祖国的一些建设工程和名胜古迹。
1964 165438+10月,杜被特别邀请为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他写信给周总理,表达了对党和人民政府的感情,决心在有生之年为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祖国统一尽一切努力。
1978当选为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五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常务委员会委员。
1980发表《纪念2月28日台湾友人》一文,号召台湾省的老同学、同事、朋友为祖国统一大业贡献力量。
1981 5月7日因肾衰竭在北京逝世,享年77岁。杜在遗嘱中仍不忘统一大业,嘱妻儿继续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他希望他的同学,亲戚和台湾省的同胞以民族大义为重,促进和平统一早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