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苦学苦练的故事

1,头部悬挂梁

东汉时期,有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名叫孙敬。他年轻的时候非常勤奋好学,经常一个人关起门来不停地看书。每天从早到晚看书,经常废寝忘食。看了很久,我累得打瞌睡了。他怕影响学习,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在古代,男人留长发。他找到一根绳子,一端牢牢地系在横梁上,另一端系在自己的头发上。他打瞌睡的时候,头一低,绳子就会勒住他的头发,弄疼他的头皮,他就会马上清醒过来,继续学习。这就是孙敬悬梁的故事。

2、锥刺股

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叫苏秦,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家。苏秦年轻的时候,因为学识不足,去了很多地方做事,却没有受到重视。回国后,家里人也很冷淡,看不起他。这对他是一个很大的刺激。所以,他下定决心努力学习。他经常学习到深夜。为了不打瞌睡,他还想出了准备锥子的办法。当他打瞌睡时,他会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就这样,我突然觉得痛,自己清醒过来,然后坚持看书。这就成就了苏秦的“刺股”故事。

3.萤火虫反射着雪

车胤非常爱学习,但是因为家里穷,他没有多余的钱来买灯油供晚上学习用。所以,他只能白天背诗。夏天的一个晚上,车胤正在院子里背诵一篇文章,突然他看到许多萤火虫。闪烁的灯光在黑暗中看起来很刺眼。于是,他找了一个白色的丝绸袋子,然后抓了几十只萤火虫放在里面,然后把袋口扎好,挂起来。虽然不是很亮,但勉强可以用来看书。从那以后,只要有萤火虫,他就会抓一些来当灯用。由于他的努力工作,他终于有所作为。

孙康也是如此,他也在晋朝。因为没钱买灯油,晚上不能看书,每天只能早睡。有一天半夜,他从睡梦中醒来,把头转向窗外,发现窗户里有一缕光线。原来是大雪反射的,可以用来看书。所以他太累了,立刻穿好衣服,拿出书,走到外面。在宽阔的大地上反射的雪光,比房间里的雪光要亮得多。孙康不顾寒冷,立即看书,他的手和脚都冻僵了,于是他爬起来跑,同时搓着手指。从那以后,每到雪夜,他从不错过这个好机会,孜孜不倦地学习。

4.闻到小鸡在跳舞

晋代的祖逖小时候是个淘气的孩子,不爱读书。随着年龄的增长,他逐渐意识到自己知识的匮乏,觉得不读书就不能报效国家,于是开始努力学习。祖逖和他的童年好友刘琨担任了泗州主簿。他们常常躺在同一张床上,睡在同一床被子下,有着同样崇高的理想:建功立业,复兴晋国,成为国家栋梁。一天半夜,祖逖在睡梦中听到了鸡叫。他把刘琨踢醒,对他说:“别人都觉得半夜听到鸡叫不吉利。我不这么认为。我们以后听到鸡叫就起来练剑怎么样?”刘琨欣然同意。

于是他们每天鸡叫后起床练剑,春去冬来,寒去夏来,不间断。好事多磨。经过长期艰苦的学习和训练,最终成为能文能武的全才。他们不仅能写好文章,还能带兵打胜仗。祖逖被封为镇西将军,实现了报效国家的愿望。刘琨成为掌管河北、幽州三州军务的统帅,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文采和军事才能。

5、铁杵成针

唐代大诗人李白小时候很调皮。他不喜欢读书,经常逃学,在街上闲逛。有一天,趁老师不在,李白又偷偷溜出了门,在街上东张西望,不知不觉到了城外。沐浴着和煦的阳光,听着鸟儿欢快的歌声,闻着随风摇曳的花香,李白陶醉了:这么好的天气,呆在室内学习多无聊啊。走着走着,他来到了山脚下的河边。在一个破茅屋门口,他看到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婆婆在石头上磨着一根棍子那么粗的铁杵。李白有些纳闷,问道:

“老太婆,你磨铁杵干什么?”

"我想把这个铁杵磨成绣花针."老婆婆抬起头,对李白笑了笑,然后低下头继续磨。

“可是,铁杵这么粗,什么时候才能磨成细绣花针?”

老婆婆问李白:“滴水能穿石,愚人能移山,为什么铁杵不能磨成绣花针?”

“可是,你这么老了?”

“只要我比别人努力,就没有我做不到的事。”

李白为老妇人说的话感到羞愧。他转身跑回学校。从此,他牢记“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道理,刻苦学习,终于成为一名不朽的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