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业大学好吗?如果参加考试应该如何选择专业?

浙江工业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

[编辑此段]浙江工业大学概况

浙江工业大学是浙江省综合性重点大学,创建于1953。其前身可以追溯到浙江省中等技术学校,创建于1910,历经杭州化工学校(1953 6月~ 1958 6月)。浙江化工学院(6月1958 ~ 8月1960)、浙江化工学院(2月1960 ~ 6月1980)、浙江工程学院(2月1978 ~ 65438)浙江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杭州船舶工业学校、浙江建材工业学校于1994、198并入浙江工业大学经过几任合同工的艰苦努力和不懈奋斗,学校已发展成为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综合性教学研究型大学,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百强高校之列。

学校位于历史文化名城、世界著名风景名胜区浙江省杭州市。学校有赵辉、冯凭、之江三个校区,占地3200多亩。校园环境优雅,是学习和研究的理想园地。学校有61个本科专业,涵盖理、工、文、法、农、哲、经、医、管、教十大类。设有21个学院和两个系:化学工程与材料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经贸管理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职业技术教育学院、人文学院、药学院、理学院、法学院、外国语学院、艺术学院、建兴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之江学院、成人教育学院、国际学院和教育学院。博士后流动站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71个,拥有MBA、工学硕士学位授予权、免试推荐研究生权和招收外国留学生、港澳台学生权。学校固定资产总额为654.38+0.94亿元。图书馆占地面积60000平方米,藏书320多万册(含电子书),中外文期刊17000多种。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3000余人,专任教师1700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300人,副高级职称教师700人,博士学位教师500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6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教育部创新团队1人,入选国家各类人才培养计划22人,浙江省特聘专家3人,浙江省有突出贡献青年专家65438+人。目前有全日制本科生3万余人,研究生3000余人,成教学生2万余人,留学生400余人。

学校始终坚持立足浙江、服务浙江、面向全国的办学宗旨,努力把自己建设成为浙江省高级人才培养基地和科研开发基地。拥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培育)、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国家大学科技园、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重点职业教育教师培训基地、4个浙江省重点实验室、浙江省重大科技实验室。浙江省有21个省级重点学科,其中浙江省重点学科7个,浙江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270多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其中国家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13。2006年SCIE、EI、ISTP论文摘抄数分别为318、207、218,在国内高校排名第46、54、40位。2007年,学校科研经费达到2.78亿元。

学校秉承“厚德载物,强身健体”的校训,把提高教育质量放在突出位置,努力培养能够引领和推动浙江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精英人才。五年来,学生在各类国家级科技竞赛中获奖40余项。2006年,1个学生团队获得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特等奖,2名学生获得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2003年,学校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近年来,生源质量不断提高,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青睐,本科生初次就业率保持在93%以上。

学校对外交流活动日益活跃,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比利时、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国家的38所高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开展了学术交流、联合办学、科学研究等活动。目前,学校已招收来自23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学习汉语、中国文化和本科课程。

校办产业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道路。以学校科技成果为依托的学校机械厂、化工设备厂、化工厂等企业是浙江省校办产业的骨干企业。学校后勤顺应社会化改革趋势,组建后勤集团,模拟企业运作,在全国高校拥有100个食堂,构建了适应学校发展需要的新型高校后勤服务保障体系。

学校各项工作成绩显著,先后获得“全国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学院”、“全国厂务公开先进单位”、“教育部依法办学示范学校”、“全国高校毕业生分配工作先进集体”、“浙江省模范集体”等荣誉称号。在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今天,浙江工业大学应该勇挑重担,努力建设成为国内知名的综合性教学研究型大学,为浙江经济腾飞、社会进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学校地址:浙江杭州王超路18号

邮政编码:310014

[编辑此段]校史沿革

浙江工业大学经历了杭州化工学校(以下简称杭州化工学校)、浙江化工学院、浙江化工学院、浙江工学院、浙江工业大学五个发展阶段。

一、杭州化工学校阶段(6月1953 ~ 6月1958)

1953年6月,重工业部宣布,根据“中等技术教育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地整顿和发展”的精神,将浙江省温州工业学校、浙江省杭州工业学校化工系和江苏省苏州高级工业技术学校化工系合并,在杭州建校,校名为中央人民政府重工业部杭州化学工业学校。开幕式于14年9月举行。校园占地235亩,设有无机工艺、分析化学、化工厂机械设备三个专业。现有学生835人,教职工152人,其中教师60人。

二、浙江化工学院(6月1958 ~ 8月1960)

1958年6月,学校隶属浙江省人委领导,更名为浙江化工学院,当年招收专科生。根据浙江省与化工部协议精神,设置基础化学、化学工程、化工机械、有机合成五个专业,学制两年。另外,以五年制化工机械化工学院的名义,招收初中毕业的新生(即将改为两年制预科,毕业后补考本科)。专业总数为12(其中,中专7个专业为无机技术、分析化学、化工厂设备、炼油技术、有机化学、化工仪器仪表等。).在校学生1975人,其中专科生占24%,教职工357人,其中专任教师130人。

三。浙江化工学院阶段(65438+2月0960 ~ 65438+6月0980)

1960年2月,浙江省决定在衢州郊区(原名衢县)整合化工厂、化工院、化工研究所,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化工基地,决定在浙江化工学院的基础上,将衢州化工学院合并为浙江化工学院。校址位于衢州以南12公里的柯蓝山脚下。2月22日,1960破土动工,第二校区开始建设。同年9月,学校分衢州、杭州两地,本科、专科师生约1.400人。学校现有学生2176人,其中本科生523人,专科生284人,中专生1369人。现有教职工895人,专任教师233人,设有高分子工程、基础有机合成、化工机械、无机工程、电化学、氟化学、化纤、炼油、焦化等8个本科专业。无机工艺、基础有机合成、化工机械、高分子工程、电化学等5个专业,以及7个中专。建校之初,学校名为乌溪江化工学院。1962年8月,学校名称变更为浙江化工学院,学生人数减少到660人(不包括348名中专生);同时撤销杭州分校,中专恢复成立杭州化工学校,由浙江省化工厅领导。1963 7月浙江化工学院和杭州化工学校都是化工部领导。由于衢州校址外部条件差,投资大,见效慢。为了改善办学条件,化工部决定将浙江化工学院迁回杭州,与杭州化工学校共用文怡路的校舍,并负责领导杭州化工学校。6月,1965,11,两校再次归浙江省管理,浙江化工学院迁至衢州原址。杭州化工学校仍留在杭州,由省化工厅领导。1960~1965期间,浙江化工学院经历了“五年三迁”。虽然校址多变,学校不稳定,但学校党委始终坚持企业家精神,带领师生化不稳定为动力,求质量,求发展。

1966年5月开始“文革”,学校管理瘫痪;连续四年停止招生,长期停课,影响了大学生的正常培养。1970 7月,杭州化工学校在全省高校合并中撤销,147教职工及相关学校产品并入浙江化工学院。人员和物资从1968年6月+01开始分批迁到衢州,杭州化工学校结束。

粉碎"四人帮"以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学校决心改变面貌,加快发展。根据浙江省建设需要,在1977中,除了无机工艺、基础有机合成、化工机械三个专业外,增加了工业分析、农药化工、工业企业电气自动化、机械制造四个专业,突破了化工专业单一模式。1978新增化工设备防腐专业,达到8个本科专业。本科生年招生人数超过330人,教职工748人,其中专任教师270人。1979年首次招收化工机械与物理化学专业研究生。科研实验室5个,365,438+0实验室。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289万元,藏书30多万册。

四、浙江理工大学阶段(65438+2月0978 ~ 65438+10月0992)

浙江理工学院成立于2月,1978。校址选在王超(曾名潮阳,下同)和西湖区(现下城区)上塘公社东新大队。规划用地430亩,按3000人规模设计,4月破土1979。1979 1月,杭州分校成立,学生429人,在相关工厂、企事业单位设立7个教学点,开设专业课。到1980年8月,已建成校舍约5000平方米,从外地转移教职工约180人。

为加快浙江工学院的建设,浙江省委决定将浙江化工学院并入浙江工学院,作为学校的基础。1980年8月4日,浙江工学院临时党委成立,从而保证了组织上的统一领导;基建、迁校、办学方针确定。同时,招生专业增至12(含11本科专业),招生人数增至667人。其中土木工程与土木建筑专业新生65人在杭州本部招生,浙江工程学院在衢州设立分校,其他专业新生564人,大四1276人在分校招生。从1981开始,根据新校舍的建设进度,每年都有新生在杭州招生,而衢州的师资力量、图书、仪器设备等也分阶段迁到杭州。分部负责1980年级前学生的培养,直至毕业。到1984,杭州本部已建成校舍4.92万平方米,学校搬迁后撤销衢州分校。

学校地处浙江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得到了浙江省委、省人民政府的直接关心和支持。学校坚持积极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的指导思想,充分发挥人员潜力,发扬艰苦奋斗的传统,在新的环境条件下求发展、求提高、求效益。1980~1992期间,学校发展迅速,建成校舍16000平方米,年招生人数从629人增加到1265人。截止1992年底,在此接受高等工程教育、高等工商管理教育或高等职业技术师范教育的有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等35个专业4247人。成人教育招生人数已达1551。全校教职工1631人,其中专任教师671人。固定资产总值8000万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944万元。藏书已超过65万册,中外文期刊3300种。1983以来,先后与日本足利工业大学、宇都宫大学、美国瓦尔帕莱索大学、德国吕贝克理工学院建立校际合作关系,举办国际学术会议,扩大了影响力。到1992,学校设置了化工、机械、电子、土木、公共管理、轻工、计算机、技术师范等8个系,社会科学、基础课、体育军训、成人教育等4个系。还有6所校办工厂、劳动服务公司、卫生院、幼儿园等附属机构,有4个省级重点学科和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

五、浙江工业大学阶段(1991年65438+2月~)

199110为了发展浙江工业教育,浙江省人民政府开始与现在台湾省省的浙江嘉兴实业家张子良协商,捐资兴建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的筹建工作由此开始。同年2月6日,浙江省人民政府与张子良签署了张子良先生捐资建设浙江工业大学的协议。要点如下:(1)张子良在浙江工学院的基础上捐资10万美元建设浙江工业大学,省人民政府提供6000万元。(2)浙江理工学院更名为浙江工业大学,下设工商管理、职业技术教育、工程技术三个学院。(3)工大建设分两期进行,1992~1995占总投资的62.5%,1996 ~ 2000占37.5%,2000年建成。接受捐赠的是浙江理工学院。更名后,收件人是浙江工业大学。双方认为,如有可能,应努力尽快实施上述计划。(4)浙江理工学院(浙江工业大学)对建设项目分期建设方案提出具体实施意见。

1992 3月16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复浙江工业大学总体规划,用地500亩,学生6000人,总面积26万平方米。还公布了由省人民政府秘书长周鸿昌任组长,省市两级14相关单位负责人组成的浙江工业大学基本建设项目领导小组(筹)名单。学校还成立了浙江工业大学筹建领导小组,负责筹建工作。

1992 4月21日,梁紫教育大厦奠基仪式暨浙江工业大学文体活动中心奠基仪式隆重举行,浙江工业大学第一桩奠基。

经过一年多的筹备,创办浙江工业大学的基本条件已经具备。1993 1993 2月,浙江省政府下发浙[1993]274号文件,同意浙江工学院更名为浙江工业大学。

1994 165438+10月,浙江省政府下发浙江法正[1994]199号文件,将省计经委下属的浙江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并入浙江工业大学。1997年7月,浙江省政府下发浙[1997] 169号文件,将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所属杭州船舶工业学校并入浙江工业大学。2001年3月,浙江省政府发布专题会议纪要[2006 54 38+0]7号,将省建材工业总公司所属浙江省建材工业学校并入浙江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