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在哪里?

国立西南联大纪念碑是云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在云南师范大学校园内,“一二·一”四烈士墓西侧,有一座冯友兰、闻一多、罗永树丹书写的西南联大纪念碑。基座呈拱形,高约5米,宽约2.7米,嵌有石碑。碑文约1000字,记述了总会成立始末及其特点。它是昆明大会的重要遗迹。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军南侵,北平、天津危在旦夕。北平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天津的南开大学奉命迁往湖南,成立长沙临时大学。三校校长蒋梦麟、梅贻琦、张伯苓为常委,主持校务。6月165438+10月1上课。然后上海南京沦陷,武汉动摇,1938 65438+10月20日,林达正式宣布搬到云南。数百名师生走了3000多里。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跋涉,他们于4月26日到达昆明。他们在昆明办了理工学院,在蒙自办了文法学院,改名为“西南联合大学”,5月4日开学。同年冬,增加了一所师范学院。一个学期后,法学院也回到了昆明。直到1946年五四运动,大会结束,三校分别迁回北平和天津,历时八年。

虽然组成总会的三派各有独特的经历,但都富有爱国主义传统。许多教师和学生是五四运动和一二·九运动的直接参与者。从北到南、从东到西的师生们,目睹了山河破碎、人民苦难,进一步激发了爱国热情;特别是由于中国地下党组织的艰苦斗争和宣传教育,进步的声音和革命的思想在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得到了广泛传播。皖南事变前和1943年五四以后,大会充满了民主气氛。举办了盛大的五四纪念周,率先发起了一二·一爱国运动,培养锻炼了众多爱国青年,曾被誉为“民主堡垒”。联大三校都是中国的名校。三大联合,人才济济,学者辈出,各有所长,异彩纷呈,相得益彰。学校仍能尊重蔡元培先生自五四以来在北大倡导的“兼容并蓄”精神,倡导学术民主,影响很大。学生中有很多学术团体和海报,互相争鸣,互相学习,思想活跃,注重求真。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培养了大批人才。

8年来,大会毕业的学生超过2000人,大约有5000到6000人上了大学。他们中的许多人今天已经成为各个领域的骨干和知名学者。要记住八年支援的辛苦,要纪念“三校合一”,如胶结;带着艰辛和* * *喜悦的珍贵历史,抗日战争胜利后,在联大各校即将复员返回北方之际,学校决定“以此石为固节,纪嘉庆,学千年”。

自1946年5月4日立碑至今,已有40余年。这所大学早已不复存在,但它的光荣革命传统和优良学风却深深留在云南各族人民心中。当年,茅草和土坯搭建的校舍早已被高楼大厦取代,只是在烈士墓前留下了一间小教室留作纪念;然而,那些分担它烦恼的人给她留下了美好的回忆。许多国内外知名人士经常到这里参观,一些外国学者不远万里漂洋过海,研究西南联大的历史,探索其成功的秘诀。碑背面有大会校志委员会编撰的《抗战以来军校学员题词》碑,系唐兰、刘金年所书。上述834人的参军名单,为研究大会与抗日战争的关系留下了坚实的史料。

近年来,来自国内外的游客络绎不绝。王力教授八月回到家乡,1983,感慨良多。《忆西南联大》中有一句诗:“卢沟改后,开始南移,三校携手八年。喝水成就事业,盖房子办酒席。在一个多云的夜晚燃烧的火炬,在黎明前,星星的河流在天空变得锐利。这是一页光辉的历史,我们应该教青年的历史有一篇专门的文章。”杨振宁博士多次访问该校,并带领家人在联合国大学纪念碑前热情地唱起了联合国大学的校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