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大学红色经典艺术教育示范是什么意思?

顶层规划——确立红色经典艺术的教育目标

学校成立了一支包括文学、历史、音乐、美术等方面专家在内的教研团队。,深入研究红色艺术所蕴含的审美品质和精神内涵,发掘其教育价值。在此基础上,将红色经典艺术教育作为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学校顶层设计和职业规划,并通过一系列红色经典艺术教育措施实施顶层规划。学校以红色经典艺术教育提升学生审美品格,锻造学生优秀精神品质,端正政治立场和方向,磨砺品德,陶冶情操,激发历史担当,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个人成功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紧密联系在一起。学校确立了红色经典艺术的双重目标,直接目标是培养具有高雅品位和审美能力的大学生,深层目标是培养具有“远大理想、坚定信念、勇于担当、乐于奉献”精神特质的高素质大学生。这两个目标相辅相成,符合立德庶人的根本要求。

挖掘特色——实现红色经典艺术资源的转化

学校依托红色资源的独特优势,注重挖掘整理延安红色艺术资源,将其转化为红色经典艺术教育资源,实现了红色艺术资源的转化。

——整合力量,挖掘整理,建设红色艺术资源库。在全校范围内整合组建了一支优秀的教学科研团队,形成了建设红色艺术资源库的思路。讨论并制定了详细的工作实施方案。按照小说、散文、诗歌、歌曲、秧歌剧、绘画、摄影等类别,收集整理红色艺术资源,初步建立了“红色艺术资源库”。

——建设团队,形成合力,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在资源安排的基础上,学校加大了红色艺术研究的投入,成立了延安大学红色文学研究中心,积极发挥优秀教研团队的力量,开展高水平的红色经典艺术研究,形成了一批高水平、有影响力的红色经典教研成果。一是利用延安红色艺术资源优势,开发了一系列有特色的红色经典教材,其中《红色经典十五讲》、《延安时期红色经典艺术作品集》、《红色经典艺术讲堂讲义》、《红色记忆》、《红色艺术的起源》等教材已经完成并部分投入使用。二是依托红色艺术资源优势,教学科研成果丰硕。学校在红色艺术资料挖掘整理的基础上,深入开展相关研究,形成了延安文艺研究、红色经典艺术研究、红色艺术教育研究等特色研究领域。先后获批该领域省级以上项目3项,出版《样板戏研究》、《文本重读》、《意义发现》等专著2部,发表论文10余篇。

——发挥优势,多维利用,拓展红色艺术资源利用渠道。在对红色艺术资源进行整理和研究的同时,应充分发挥地域优势,通过现场教学、艺术实践和自主学习,充分发挥红色艺术资源的教育效应,有效提高了红色艺术的教育效果。

全程教育——构建“三位一体”红色艺术教育模式

学校从课堂教学、第二课堂、实践活动三个方面构建了红色经典艺术教育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

——构建课程体系。学校以公共艺术教育为平台,推动红色经典艺术教育的深入发展。一是面向全体新生,将红色经典艺术融入公共艺术教育,为红色经典艺术教育氛围的营造搭建了良好的平台。二是将红色经典艺术课程纳入公共选修课和精品课程建设,形成了一批有特色的优秀红色经典艺术课程。首先,在全校开设了《毛泽东诗词鉴赏》、《延安文艺选讲》、《红色经典歌曲鉴赏》、《红色经典艺术大讲堂》、《红色经典影视作品鉴赏》等一系列公共选修课,将红色经典艺术转化为课堂教学资源,实现了红色经典艺术教育教学常态化。其次,以校级精品课程和省级优质资源建设为重点,推进红色经典艺术课程的精品建设。目前,该校红色经典艺术系列课程已连续开设六年,数万名学生选修了这些课程。三是积极推进红色经典艺术课程课堂教学改革,探索跨学院课程教学团队、现场教学、课堂表演、系列报告等独具特色的课堂教学新模式。

-建立第二课堂教育体系。一是以学生社团活动丰富红色经典美术教育第二课堂。组织艺术团体、书画协会、文学社团等社团开展红色经典艺术教育活动,先后开展了红色经典写作、红色经典诵读、红色经典话剧演出、红色歌曲大赛等活动,极大地丰富了红色经典艺术教育第二课堂。二是积极营造学生学习红色经典艺术的浓厚氛围,学校积极搭建红色经典艺术教育网、红色经典艺术大讲堂课程网站、红色经典影视作品鉴赏课程网站等信息化教育平台,为学生第二课堂学习搭建信息桥梁。同时,通过阅读红色经典随笔、学校特色馆藏建设、红色经典推荐、专家红色经典阅读指导报告等活动,营造红色经典自主学习的浓厚氛围。

——构建实践活动长效机制。注重通过艺术实践传承红色经典艺术,形成了红色经典艺术教育实践的长效机制,一是将红色经典艺术教育渗透到重大节日的纪念活动中,如每年的清明节缅怀先烈红色经典知识竞赛、“七一”红色经典诵读、国庆红色经典书写等。二是依托红色经典艺术教育示范基地,长期开展了以红色经典艺术为主题的系列实践活动,打造了“阅读?觉得?经典阅读优秀征文活动、红色经典写作(绘画)活动、红色经典阅读大赛、红色歌曲音乐会、红色经典剧目展演、红色知识问答、红色经典阅读指南等一系列品牌实践活动。三是在新生入学、军训、运动会等活动中加强红色经典艺术教育。比如新生的红色校史教育,学生军训的红歌歌唱比赛,运动会的红看台文化。这些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校园文化活动,从不同侧面和角度诠释和展示了红色经典艺术的精神特质和文化内涵,给大学生带来了知识普及、精神震撼、精神鼓舞和思想启迪,营造了浓厚的校园红色经典文化氛围,促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走进红色经典艺术,体验红色艺术资源所蕴含的精神魅力和艺术特质,从而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多方联动——形成红色经典艺术教育的保障机制

以高校红色经典艺术教育示范基地建设为契机,学校建立了多方联动的红色艺术教学和管理保障机制。红色经典艺术教育基地负责制度建设和日常管理,教务处负责教学方案设计和课堂教学组织,团委、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学生处负责实践活动,人事处、教务处、陆毅学院、文学院、历史文化学院负责师资整合与合作, 计算机学院和网络信息中心负责网络平台和网络资源的建设和维护,图书馆负责资源整合,教务处和科研处负责* * *。 在具体工作过程中,各部门分工明确,密切配合,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关系,保证了红色经典艺术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

学校通过一系列有效措施,形成了“全员育人、全员育人、全员育人”的教育格局,红色经典艺术教育取得成效。以红色经典为主题,部分学生申报了5项国家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撰写了100余篇高质量读书报告,数万名学生参加了经典诵读、歌曲比赛、作品写作、话剧表演等各类艺术实践活动。在红色经典艺术的教育和影响下,这所学校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大学生和校友,包括带着母亲求学的陕西省道德模范马淑芝,英勇救人的龚、,募捐的黑朋杰、,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李霞,在母校义务为大学生提供早读英语辅导的赵亮。

学校的红色经典艺术教育经验在国内数十家主流媒体进行了推广,得到了红色经典艺术与文化素质教育领域专家和兄弟院校的广泛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