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论述了当代中国大学生如何圆梦,并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如何加强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第一,要注重基础理论和基本观点的学习。加强思想道德建设,首先要认真学习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理论和观点,掌握其精神实质,真正从思想深处认识到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真正认识到我国社会倡导的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人生价值观与人类社会真善美统一的终极价值目标是一致的,真正认识到这种人生价值观的价值。
第二,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在比较鉴别中学习。加强思想道德建设,青年大学生不仅要掌握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理论和观点,而且要注意运用这些观点,分析和认识实际问题,理论联系实际,在比较鉴别中学习。
第三,要注意知行合一,边做边学。知行统一,强调实践,这是由思想道德建设的特点决定的。这就要求大学生注重知行合一,坚持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边学边练,在实践中进一步加深对“知”的理解和认识,真正做到知行合一,不断提高思想道德境界,实现自己的目标。
1.1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现状
当代大学生思想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机遇与挑战并存,创新与继承并存21世纪。在我国生产力飞速发展、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在西方价值观和文化充斥大学校园的时候,我们采用问卷调查、课堂提问、个别谈话等方法,深入了解当前大学生的政治素质、道德状况和价值观。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的。当代大学生时代感强,爱国热情高,关心国内外发展形势;他们坚决拥护党的方针政策和路线,充分信任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德则社会稳”的今天,大学生思想主流是令人满意的。
1.2和谐思想观念培训
1.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打造当代青年的精神支柱,引导大学生认真学习贯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真正深入头脑、扎根人心,转化为广大学生的自觉行动;引导学生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团结理想,进一步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念,坚定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自强开放的人文精神。
2.转变思想教育观念。面对新时期赋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任务,要把握当代大学生的新奇性、独特性、愉悦性等特点,探索适合他们生活的思想政治工作新途径、新方法,引导他们求稳、求真、求高、求美,让他们沿着健康向上的轨道成长。要使其功能最大化,就必须整合各种要素,充分发挥其育人作用。
3.加强学生社区文化建设。要努力优化校园和学生园区的文化环境,形成积极健康的文化氛围。为此,必须注意引导学生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优秀产品中吸取大量营养,净化心灵,振奋精神,增强自身抵抗力,进而努力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使他们不受外来腐朽文化的影响。同时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提炼、丰富和完善我国各种文化内容和形式,使校园文化和学生园区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地开展起来。
2.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
学校作为培养人的场所,是引领社会发展和文明的重要基地。从教育的角度看,学校教育具有促进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两大功能,在启迪心灵、传授知识、确立人生价值、实现人类进化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学校教育应该肩负起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任,而创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没有和谐的校园,就没有和谐的社会。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应该致力于和谐校园的创建。大学生毕业后将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建设者。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的校园环境,培养和谐的理念是非常重要的。
2.1构建和谐校园的内涵
(1)建设和谐校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胡锦涛同志强调指出:“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一直是人类追求的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 * *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追求的社会理想。”学校是整个社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国家和民族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因此,学校应该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主导作用,建设和谐校园,为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2)建设和谐校园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以人为本,就是要关心和尊重人,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发展,营造师生员工身心愉悦的物质和精神环境。因此,构建和谐校园是对人的价值的充分肯定,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落实。
(3)建设和谐校园是培养“世界公民”的需要。和谐可以凝聚人心,凝聚力量,促进事业发展。只有和谐的成长发展环境,才能充分发挥学校的组织效能,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合格的高素质人才。如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局面指日可待。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与时俱进,与国际接轨,“世界公民”成为国际交往和社会进步的迫切需要。
2.2构建和谐校园的特征
(1)明确目标
我们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的办学宗旨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有利于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高素质人才。
(2)公平的机会
公平要以制度和秩序来保障,确立师生在学校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在法律、制度和政策上营造公平公正的发展环境,确保不同利益群体的需求得到满足,为每一位教师提供充分施展才华的机会和舞台;同时,要为每个学生的成长、成才、成功提供足够大的平台,创造足够丰富的机会。
(3)全面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也是高校社会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不仅要在知识和技术上创新,更要在制度和管理上创新。要谨防浮躁风气,倡导求实学风,形成尊重创新、鼓励创新、支持创新的良好氛围,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氛围。
(4)人文关怀
作为学校,要营造良好和谐的校园氛围,注重人文关怀,倡导“为人师表”、“学高为人师、为人师表”的精神,想师生之所想,让师生在学校感受到人文关怀,真正有归属感和温暖感。
⑤与时俱进
一个学校的发展,就是在安全稳定的基础上,与社会发展同步,随着社会的步伐及时改变体制和目标,为社会发展及时输送合适的高素质人才。和谐校园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校园。要处理好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的关系,协调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更好地服务社会。
3.努力学习
3.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增强创新活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作为先进知识的掌握者,民族创新精神的培养有赖于大学生的拉动。大学生要以提高国家创新能力为己任,全面发展,学习科学精神,勇于创新,组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科研团队,在我国科技创新体系的各个领域找准自己的定位,加强基础性、前瞻性、前沿性科学研究,努力解决带有全局性、基础性的重大经济社会问题,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不断增强国家综合实力。
3.2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文化基础
大学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引领和整合作用。大学生作为大学文化的引领者,要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进步,要有良好的人文社科修养。除了你需要的专业知识,你还应该具备其他技能,以满足你未来的工作需要。列宁说得好,只有用人类创造的一切知识武装自己,才能成为* * *生产者。因此,只有具备综合科学文化素质的人才能大有作为。大学生应该以一种警醒的精神和入世的态度,勇敢地承担起社会教育的责任。大学生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进一步弘扬中国大学文化所蕴含的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并让其服务于社会,引导社会文化潮流,抵制和消除腐朽没落的文化,提高整个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水平。
总之,在这个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大学生应该充分发挥我们的作用,为最终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提供自己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