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瑞球的个人故事
番禺的这些善行,只是他善行的一部分。多年来,他大力支持香港和中国的教育事业,慷慨捐赠巨额资金。陈氏家族热心公益事业,豪掷1000万元与东莞市人民政府共建“绿色世界”,捐资1991年与东莞市政府合作建立陈方六枝实验农场;2001捐赠500万元支持无锡市慈善会,设立“陈银川奖学金”;2003年,他捐款200万元帮助大陆同胞。2003年向青海省教育事业捐赠654.38+000万元,帮助654.38+000名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并在大通、湟中两县分别援建了两所希望小学。2005年捐款20万,帮助广东家乡灾后重建;2006年捐款250万元支持东莞市慈善会。2001陈瑞球以陈氏家族的名义向香港理工大学(即“陈瑞怀楼”)捐赠港币15万元;2004年向香港浸会大学捐赠港币654.38+00万元(即“陈瑞怀女士及胡女士继续教育楼”);2006年,向香港城市大学(即“陈瑞球堂”)捐赠15万港元;2007年向香港科技大学捐赠港币654.38+08万元(即“陈瑞球林满震夫妇楼”)等。1995捐款800万港元在顺德陈村兴建陈晖南纪念中学;2009年捐款139600元支持陈惠南纪念中学英语教学。2001向无锡一中捐赠500万元;2001和2003年,共捐赠人民币15万元在北京大学修建国际关系楼(即“陈瑞鸿楼”);2005年向上海交通大学捐赠15万港元,用于建设“陈瑞球楼”。2009年,向香港理工大学、广州中山大学和广东省体育医院捐赠600万港元,分别在广州和香港设立“陈瑞球林满震夫妇广东运动康复中心”;2009年,捐资200万元建设新北川中学。2009年向东莞理工学院教育发展基金会捐赠654.38+0.8万元,捐赠东莞理工学院“陈瑞九楼”等多个项目;2009年捐款600万元建设无锡金桂公园樱花林,2010年向中国政法大学捐款50万元,邀请世界知名学者以“陈穗考教授”名义授课。2010,捐赠1.5万元建立陈银川雪儿乐园;2011向陈惠南纪念中学捐赠20万奖学金;2011捐赠500万元资助当代中国研究所“名人讲座”、“高级访问学者”、“硕士研究型博士生”三个项目。2011向香港理工大学捐赠800万港元(即“陈瑞球林满震情侣广场”);2012,捐500万“东莞理工学院”;2012年5月向暨南大学捐赠800万元,支持新校区建设;到2014年5月,三年内已经向暨南大学捐赠了2000万。其他捐赠包括资助广东省角膜研究中心300万元,资助广东省视觉眼科研究所等单位扩大医学研究1万元;他还向北京、江苏、上海等地的机构和项目捐赠了巨额资金。陈氏家族慈善基金已捐款近4亿港元,惠及香港及内地各地机构。除了捐款,陈氏家族还在家乡和内地投资发展家乡经济,在家乡东莞投资上亿。陈家兴学助学,为民爱乡,报效家乡,报效祖国,功德无量。
为广州乃至中国内地的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热心番禺公益的美德一直为番禺人所称道!1993年3月被授予“番禺市荣誉市民”称号,2000年3月被授予“广州市荣誉市民”称号。直到20世纪70年代初,服装行业才开始出现出口配额制度。当时的港英政府把配额全部分给了英资和印资出口商,导致中资厂商利润受损。当时,出口配额的问题不是那么容易解决的。陈瑞球觉得事态严重,决定与各大商会代表联手,向政府争取。在当时的谈判会上,出口商大多是外国人,但陈穗九回忆说,当时他的英语水平不高,不管别人听不懂,他都用中文表达自己的意见。结果就凭着这种倔强的性格,他不停的跑来跑去,终于争取到了生产商50%、出口商50%的配额,也就促成了日后很多中资财团的崛起。
另一方面,纺织服装行业由纺纱、织布、针织、漂染和服装组成。早些年,每个生产环节都有自己的商会。为了联合不同的纺织、漂染及成衣业商会,陈瑞球及业界领袖于1988年成立香港纺织总会,并在广泛支持下出任该会首任主席。陈瑞球定期分析真实情况并向政府提出建议,多年来无私地捍卫行业的整体利益;最难能可贵的是,经过他的反复努力,香港纺织总会终于在立法会功能界别中赢得了一个席位,为香港服装出口30多年的稳定增长奠定了基础。
陈瑞九不仅照顾同行,还认为服装行业要健康成长,必须先照顾一线工人。上世纪80年代,香港没有强积金,长期服务金(雇员被辞退或退休,雇主要按年资补偿)成为雇员离职的唯一保障。作为雇主代表,陈瑞球以多种不同方式参与香港劳资关系的发展,成为业界理性的声音,努力平衡雇主的需求和工人的利益;最后,推动了长期服务金计划的实施,被誉为香港劳资双方通过协商达成谅解的里程碑。数十年来,陈瑞九以不同方式参与香港劳资关系的发展。在劳工顾问委员会辖下的就业服务委员会、劳资关系委员会、雇员补偿委员会及工业安全及健康委员会,多次连任主席或委员,并担任筹款委员会主席。他也是香港政府劳工仲裁委员会的成员。
陈瑞九高瞻远瞩,特别注重行业的长远发展。他曾任香港贸易署纺织咨询委员会委员、香港贸易发展局制衣咨询委员会主席、香港制衣业训练局主席及香港制衣业总商会会长。当制衣业变得成熟和稳定时,陈瑞球专注于促进教育,并担任香港理工学院纺织和工业咨询委员会的成员。
当陈瑞球的集团事业步入正轨后,他开始在家乡东莞、陈村、顺德、番禺等地支援教育事业。他向许多大学慷慨捐款,这被人们津津乐道。受益高校包括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番禺理工、东莞理工、香港理工大学、香港浸会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科技大学。他的捐赠也延伸到了内地的医疗机构。陈瑞球虽然不是当地顶级富豪,但从比例上来说,他的贡献高于其他很多富豪。
为了让生活在海外的中国大学生有机会了解现代中国和文化根源,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委员会委员梁国珍女士在1999发起了一项名为“庆祝海外青年,遇见中国”的活动。在陈博士、梁国珍女士及多位社会贤达的大力支持下,该活动已成功开展9届。活动以奖学金的形式,赞助220多名海内外中国大学生回国进行文化交流,体验现代中国的发展。暑假期间,他们在香港和内地的几个大城市游玩了16到18天。活动得到了中华海外联谊会、教育部、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香港中联办、香港九所高校和内地多所顶尖高校的大力支持,得到了国家和海内外的广泛认可和好评。陈博士作为“海外青年中国行”组委会主席成员,在过去的几年里做出了巨大的支持和贡献。为了推动教育事业,陈瑞球不仅向香港多所大学捐款改善教学设施,还偶尔参加学术研讨会或出席会议,甚至鼓励学生珍惜学业。他向许多大学慷慨捐款,这被人们津津乐道。2009年,陈瑞球向香港科技大学捐赠1800万港元兴建校园宿舍,并向理大捐赠600万港元发展粤港体育康复中心。他的捐赠也延伸到了内地的医疗机构。如今,陈瑞球已经很少关注长江服装的纺织业务,因为他想全心全意地促进教育。他承认无论他有多忙,他都没有抱怨。
此前,他为城市大学的一个活动拍摄了一个短片,鼓励年轻人要有梦想和目标,从小事一步一步做起,鼓励年轻人在面临困难时及时解决问题,而不是拖拖拉拉。“努力工作永远不会吃亏。如果你被别人取笑,你会很勤奋的弥补。」
陈瑞球年轻的时候,因为战争被迫辍学。后来他只有努力,没有实现继续学业的梦想,成了他心中的遗憾。时光荏苒,他为了弥补自己的心愿,一直默默支持教育事业。2006年,他出席城市大学「陈瑞球堂」学生宿舍命名活动时,与学生分享他对教育的看法。当他说起自己因为日军侵华而被迫辍学的经历时,甚至感动得流下了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