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开设哪些课程?

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以培养作曲家和作曲技术理论人才为目标,以作曲专业课程为核心,以声学、复调音乐、曲式与作品分析、管弦乐配器、视唱练耳、电子音乐、现代音乐创作、分析与研究等课程为依托,,形成集教学、研究、创作于一体的作文教学体系。

作曲、复调、和声、曲式与作品分析、配器、视唱六个教研室分别承担六个方向的教学与研究,面向作曲、和声、作品分析、复调、配器、视唱六个方向的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必修课及约八门选修课。其教学内容涵盖了18、19世纪欧洲传统的作曲理论和作曲技术,同时涉及20世纪以来音乐创作的新技法、新概念、新理论和新体系。既包含了不同时期外国音乐作品的创作原则和外国作曲家的有益经验,又研究和总结了我国音乐作品的创作特点和我国作曲家的成功经验。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各研究方向对中国作曲家在自己的创作中对中国风的探索和追求进行了大量深入而卓有成效的研究,并不断将这一成果与各种技术理论课程的教学相结合,形成了本学科教学体系的特色。

1982中央音乐学院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学科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点;1988,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权点。其中,吴祖强、苏霞是教育部批准的全国首批音乐学科博士生导师(全国4名)。

作曲系现有教师35人,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17人,讲师3人,助教1人,培训生1人。博士生导师19人(已退休12人),硕士生导师24人。博士学位获得者12人,享受国家特殊津贴2人。本科生128,硕士生50,博士生21。

作曲系各学科带头人在国内外具有广泛影响,如、杜鸣心、郭文静、叶小纲、汤健萍、段平泰、余素仙、吴世凯、刘、刘琳、杨如怀、李继体、姚、、郭维国、黄淑清、龚晓婷等。

几十年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为中国乃至世界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音乐家,其中许多人成为了国内外著名的作曲家。如辛湖光、石广南、王立平、谭盾、郭文静、叶小刚、、周龙、、、、张、贾、、秦、张立达、赵继平、徐沛东。

展望未来:中央音乐学院全体教师将继承前辈专家学者奠定的优良学风,求真务实,开拓进取,通过学术发展的不断充实和适应性调整提高,力争世界同类学科的最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