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考研去东南大学怎么样?

东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创建于1984和65438+2月,其研究和教学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基础性、先导性、交叉性新材料成为高校教学和科研的主流。

目前,我院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涵盖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加工工程、材料科学与生物材料和组织工程两个学科四个博士点,两个学科以上四个方向招收博士生和硕士生。本科按材料科学与工程大类招生培养,有金属材料、土木工程材料、电子信息材料、先进材料制备与应用四个方向。围绕建设研究型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学院以科研为先导,积极推进人才培养和师资队伍建设。五年来,我院承担了80余项国家“863”高技术、“973”重点基础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重大、一般项目、国家重点项目、国防科工委高技术项目、教育部重点项目、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重点项目、高技术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参与了神舟飞船、三峡水利工程、润扬大桥、南京地铁、苏通大桥等多项国家重大工程建设任务,先后获得国家发明奖3项、省级科技进步奖十余项、发明专利30余项,发表高水平论文700余篇。其研究成果已广泛应用于国防、汽车、机械、石化、能源、道路桥梁、水利工程、房屋建筑和地下工程,为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近年来,我院发展迅速,造就了一支既能胜任教学又能承担科研的教师队伍。医院现有专任教师40人,其中正、副教授31人,博士生导师19人。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高达78%。更值得一提的是,孙伟教授于2005年成功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目前有土木工程材料、电子信息材料、金属材料和材料加工工程四个教研室,一个通过国家计量认证的校级分析测试中心,一个江苏省土木工程材料重点实验室,一个江苏省先进金属材料重点实验室。学院每年招收本科生约120人,硕士生、博士生约60人,每年有近50%的本科毕业生升入研究生。自2003年起,学院与德国乌尔姆大学互派留学生。学院还开设了苗奖学金、奖学金、奖学金、金鼎奖学金、沈奖学金等多项物资专项奖学金,为学生的培养创造了良好的学习和发展空间。

我院十分重视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的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与美国、英国、荷兰、德国、新加坡、韩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的知名高校建立了良好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渠道,努力实现国际接轨;另一方面,我院积极融入国家经济建设主旋律,走产学研合作之路。特别是为推动江苏新材料产业发展做了大量扎扎实实的工作。

半个多世纪以来,特别是材料学院建院20多年来,全体师生秉承“止于至善”的校训,继承和发扬“严谨求实、团结奋进”的校风,集成创新、艰苦奋斗,各项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我们有理由相信,东大材料将与每一个关心和爱护我们的人携手共进,为中国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和祖国的繁荣做出新的贡献。

东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立于1984 65438+2月。最初由原机械工程学院金属材料教研组、金属材料研究室、分析测试中心组成,后并入原土木工程学院建筑材料与制品教研组、原机械工程学院材料加工工程学科组。学院成立后,通过不断整合和充实,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和实验室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这些成绩是几代人艰苦奋斗和长期积累的结果。所以说到材料科学的发展,就不得不追溯到20世纪初最早成立的机械工程学院(分院)和土木工程学院(分院)。

1951年前

1916南京师范大学开设了工艺学专业课,目标是培养中等工业学校的机械制造技术教师,从事专门的机械工程教育。根据教学计划的要求,学校建立了锻造车间、金工车间、铸造车间、木工车间,购置了仪器,聘请了欧美工程专家进行高级工程培训和研究。

1923河海工业大学并入原东南大学,大大加强了原东大土木工程系的实力,成立了材料实验室。抗日战争前,实验室拥有一台20吨万能试验机和一台200吨压力机,这在当时的中国是罕见的设备。

1947年春,原中央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与淮河指导委员会合作,吴忠伟(中国工程院第一批院士)主持建立了我国第一个专门从事混凝土材料研究的实验室,为推动我国混凝土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培养专业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

1952 —1965

1952成立金属工程教研组,隶属于机械工程学院。当时为了响应国家对人才的迫切需求,招收了“铸造”专业的学生。一年后,根据上级指示,学生被转到上海交通大学。

1954成立铸造工程教研组,隶属于机械工程学院,设置本科“铸造”专业,同年开始招生。

1955成立“建筑成品及构件生产”专业,成立本专业教研组,隶属于土木工程学院。这个专业在国内是第一次设立,后来由于前苏联专家的建议,并入了化工学院的“水泥”专业。

1956根据原高教部意见,土木工程学院恢复“装配式建筑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制品与构件生产”专业,开始本科招生。

1959年2月,受“大跃进”影响,奉命创办冶金专科学校,一个学期后被勒令撤销。学院部分教师并入铸造教研组,因此铸造教研组一度更名为铸造冶金教研组。

1960为适应我国建设需要,与全国同步,将“装配式建筑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制品与构件生产”专业改为“混凝土及建筑制品”。

65438-0962开始“铸造”专业的研究生培养。那一年招收了两个研究生,在舒光基教授的指导下。

65438-0965“混凝土与建筑制品”研究生培养由姚炼教授指导。

专业教研组成立后,在专业建设、教学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教学方法的研究、教材和实验室的建设、青年教师的培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这一时期更加注重教学与生产实践的结合,师生下到生产一线,学生从中获得专业实践,教师从中学习素材,丰富课程教学,使人才培养贴近企业生产实际。

1966 —1976

“文革”后,在1966至1971期间,学校的教学和科研基本处于停顿状态。

从1972到1977,“铸造”专业招收了六届“工农兵”学生,除上届外均为三年学制。

从1974到1976,“建筑材料及制品”专业招收了三届“工农兵”,都是三年。“文化大革命”使我们国家经历了一场浩劫。作为重灾区,高校知识分子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和伤害。尽管如此,在1972招收“工农兵”学生后,面对学生们严重参差不齐的文化基础,广大教师倾注了极大的努力和热情。经过老师们的精心培养,当年的很多毕业生现在已经成为各个岗位上的骨干。

1977 —1984

1977全国统一高考恢复,“建筑材料及制品”专业恢复招生。

1978,恢复铸造专业研究生和本科招生。

1979从金属工程教研组、铸造教研组等单位抽调教师组建金属材料教研组,隶属于机械工程学院。

1980设立“金属材料”本科专业,附属于机械工程学院,当年开始招生。

1981建立了“铸造”博士点,是我国最早建立的博士点之一。舒光基教授首次被批准为博士生导师,是本博士点的带头人。为了培养研究生,开展科学研究,铸造、金属材料、金属工程三个教研组的老师成立了金属材料研究室,隶属于机械工程学院。同年6月5438+065438+10月建立无机非金属材料硕士专业学位点,隶属于土木工程学院,是全国第一个硕士专业学位点。

1983成立分析测试中心,隶属于机械工程学院。

“文化大革命”以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国的形势发生了历史性的转折。中央政府相继颁布了多项促进国家科技和高等教育发展的方针政策,实施知识分子政策,社会上重新树立了尊师重教的风气。这些极大地激发了师生的积极性,使学校迅速恢复了全部工作,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教育教学资源改善等方面都取得了成绩。在此期间,材料学科发展成为中国一流学科,在“铸造”和“无机非金属材料”领域拥有强大的师资力量。舒光基教授曾任全国高等技术学院教材编委会铸造编委会主任委员,主持了65438-0984年首届全国高等院校铸造专业研究生教学与研究年会。

1984 65438+2月至今

1984为适应新的科技发展趋势,促进学科建设,结合学校现有的教学科研基础,经学校批准,于1984成立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由金属材料教研组、金属材料研究室、分析测试中心组成,负责组织开展本学科的教学科研工作。原本属于机械工程学院的“金属材料”本科专业也合并了(后来根据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也叫“金属材料与热处理”)。主要负责“金属材料”专业本科生、硕士生的培养,“铸造”专业硕士生、博士生的培养及本学科的科研工作。

1989年8月,为搭建校级分析测试平台,分析测试中心从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分离出来,并入新成立的东南大学分析测试中心。

1990成立“金属材料”硕士专业学位点。

1992根据学校决定,原附属于土木工程学院的建筑材料及制品教研组并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原附属于土木工程学院的本科“建筑工程材料”和“无机非金属材料”也合并。

1994根据金属材料和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发展方向,增设了“复合材料”硕士学位点。

1997东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成立于5438+00年6月,为满足我院科研工作的需要。

1998期间,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指导意见和学校统一部署要求,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按“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招生,设置金属材料和土木工程材料两个专业培养方向。同年6月,为加强实践教学建设,建设新的材料学科实践教学体育学院,经学校批准,成立了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中心,下设金属材料实验室和建筑材料实验室。

2000年,经申请和评审,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立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包括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科学和材料加工工程两个学科的3个博士点。

2003年,学校的分析测试中心和原机械工程学院材料加工工程学科群合并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进一步整合提升了学科。同年6月,获准设立“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本科专业增设“电子信息材料”培养方向。

2004年新增“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两个学科博士点。本科专业增加“先进材料制备及应用”培养方向。

2005年6月5日至2月,孙伟教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6年3月,根据学科建设的需要,学校决定成立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006年6月,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材料科学”为江苏省“十一五”重点建设学科。

2006年8月,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迁至东南大学九龙湖新校区。

5438年6月至2006年2月,何德平教授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排名第一)。

2007年4月,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土木工程材料实验室”重点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