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学生丰胸

大学生消费调查报告

一方面,他们还没有独立,父母支持他们完成学业。另一方面,他们特殊的年龄群体赋予了他们强烈的消费欲望。面对这种矛盾,无锡的大学生怎么办?他们每年花多少钱?钱都去哪了?本期聚焦无锡大学生消费。

富家子弟:名牌用玫瑰示爱。

无锡大学生高消费案例

李小飞

校园也是一个小社会,因为有的人爸爸穷,有的人爸爸富,同一个教室的大学生消费水平相差很大。

记者在一所以烟草为主的高校采访了解到,一些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大方”,敢于消费、乐于消费的勇气让很多工薪族难以企及。

一束花:999朵玫瑰

2002年秋天的一个星期天晚上,江苏工商大学学生李在同学的帮助下,将花了600元钱买来的999朵玫瑰花送到了学校食堂。正在吃饭的女友崔接过这份浪漫的礼物时,早已激动得泪如雨下。正在餐厅吃饭的数百名学生见证了这一“神圣”的时刻。这件事在全校引起了很大的轰动。

李和崔在一次聚会上偶然相遇,崔对李一见钟情。为了得到李的好感,崔开始用一种近乎“疯狂”的方式追求李。在强大的攻势下,崔终于如愿以偿,与李成了大学生情侣。看到身边的同学经常收到男朋友送的花,经常“不经意”对李说“某某又收到一束花”“某某送了某某一朵很漂亮的玫瑰”...在崔的暗示下,多情的李决心要让一心为自己的女友浪漫一回。

李和同学朋友商量,如果要寄,就寄一个“特供”。最终,李接受了“送999朵玫瑰”的建议,他特意把送花的地点选在了人多的餐厅。

b一双鞋:1400元。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各个大学体育专业的学生在校园里绝对是时尚的。他们吃有营养的食物,穿名牌衣服,这很可能会引领高校的时尚。

某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白给记者列出了自己每天的营养餐清单:早餐,一杯牛奶,一个水果(苹果),一个酥饼;午餐,一个炒鸡蛋,一个青菜,两碗米饭;晚餐选择红烧肉牛肉鸡肉各一块,青菜一块,米饭两碗。光是米饭就要花15一天——20元。

小白说,他的同学基本都在这样的消费水平,几乎所有体育专业的大学生都很讲究穿着,一般都会选择耐克、阿迪达斯、李宁等名牌衣服。小白指着脚上的鞋子说:“你看,我的鞋子不起眼,也就六百多!”小白告诉记者,他们班有一个同学每套服装要花几千元。他和这个同学买了一双耐克运动鞋,1400多元。

c一部手机:3400元

“手机、电脑和MP3”是目前大学生中最受欢迎的三样东西。现在烟草大学50%的大学生都有手机,有的有两部甚至更多。

在市内一家通讯商城,卖手机的蒋女士告诉记者,很多前来买手机的大学生对她推荐的更实用、价格更低的手机“不屑一顾”,更青睐彩屏、和弦、彩信、上网、带摄像头的手机。陈小姐说:“其实大学生是纯消费者。有一部能打电话发短信的手机就够了。没必要追求太多花哨的功能。”

江苏工商学院大三学生陈某有两部手机,一部是移动的,一部是联通的。他解释说,这是为了“统筹使用,节省电话费”。无锡大学外语系的李告诉记者,他们班一个男生从大一开始就换了6部手机,从蓝屏换成彩屏,从彩屏换成带拍照功能的。最近他刚换了另一部手机,价值3400元。

d一套美女:2500元

记者在采访中并没有听说有烟草大学的大学生为了美容而整容,但了解到很多女大学生热衷于美容,把美容当成一种“时尚”。据无锡大学附近一家美容院的从业者介绍,因为美容不同于整形,可以很好的保养身体,不会有皮肤疼痛的痛苦,所以受到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青睐。

无锡大学一名大四女生说,她有四个同学常年去美容院护肤美容,她们美容套餐的费用在1000-2500元之间,这还只是“打脸”的费用。如果需要做美发、减肥等项目,需要额外加钱。据这个女生说,她有一个同学每个月大概花300-400元买各种化妆品,从洗面奶到面膜到各种眼影唇彩,什么都是品牌。

记者还了解到,在美容院花钱的大学生,除了护肤,还有祛斑祛痘的,也有来丰胸的。

这些高消费的大学生大多家境殷实,父母一般都是高收入阶层,也有一部分是私营业主。当然,校园里也有一些“能人”,可以通过打工、创业来挣钱、花钱,但这样的学生在无锡高校只是极个别的现象。

关注无锡贫困大学生状况

贫困生:穿衣吃饭一天两元。

目前,在一部分大学生随意享受高消费生活的同时,还有另一个群体。在校园里是大学生,出了校园就是兼职。他们只能维持最低生活水平。

●刘:希望学校不要开车送我回家!

刘是无锡大学人文学院大三学生。据她的同学说,刘过着非常艰苦的生活。每天她只有2块钱的生活费和馒头、馅饼等各种饭菜。当我见到刘时,我一点也没看出她是个穷学生。她的素服很干净,扎着羊角辫看起来很有活力。她和我说话的时候也很开朗。

父亲卖牛筹学费。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刘生长在聊城高唐县一个落后的小山村。2002年秋天她通过高考,考上无锡大学的时候,家里已经是一片灰暗:姐姐因为交不起学费,被迫辍学;患癌症两年多的奶奶去世了,给他们家留下了很多债务;爷爷70多岁了。虽然他还很健康,但他不能工作太多。母亲一直生病,只能做一些家务;姐姐和哥哥都是高二;整个家庭的重担落在了他的父亲刘身上,他管理着11亩土地。为了让孩子能读书,刘在农闲时也出去打工或做些小生意。

为了支付刘的学费,刘不仅向家里的亲戚朋友借钱,还卖掉了家里的一头耕牛。刘说:“2002年,我带着一点辛酸来到无锡。踏进大学校门的那一刻,我就在心里告诉自己,‘我一定要长大,一切都是我自己的!’" "

生活费,一天两元。

当别人都在为过上无忧无虑的生活而兴奋时,刘却在为四年来高昂的学费和生活费发愁。生活的压力总是让她喘不过气来。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刘很快就学会了精打细算,小心翼翼地花掉手里的每一分钱。吃,早上三根油条,一碗稀饭,中午晚上一个五毛钱的大饼。这样,一天2块钱能填饱肚子;衣服,除非非买不可,每件控制在40元以内,她常年只有两套衣服可换;几乎没有什么化妆品。她的脸盆里只有一块肥皂和一瓶小护士。刘幽默地说:“这样既省事又省钱。”刘每月开销基本控制在100元左右,每学期生活费确定不超过800元。周围的同学,即使是农村来的,每学期花费几乎不低于1500元。至于城里的孩子,一个月600块钱一般被认为“捉襟见肘”。

贫穷并不可怕。

刘深知父母的艰辛和生活的压力,也十分珍惜这次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

刘说,她从不羡慕有钱人,也从不埋怨父母,因为她觉得父母能把自己带到这个世界上,把自己抚养成人,是一笔永远也还不完的债。她说:“其实贫穷并不可怕,关键是以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它。”

周末和节假日是大多数大学生休息放松的时间,但当别人去逛街、看电影或旅游的时候,刘或顶着烈日做市场调研或冒着寒风求生,或忍着晕车的痛苦去做家教,每天几乎累得起不来床。

“希望学校不要开车送我回家!”

刘在巨大的压力下度过了大一大二两年。她说,乐观是她这两年最大的收获。在过去的两年里,她努力学习,努力工作,积极参加各种活动,获得各种奖励,加入俱乐部,加入学生会,担任班干部...她从来没有给自己自由的时间。她觉得自己的生活充实而幸福。

进入大三后,更严峻的现实摆在她和家人面前:姐姐和哥哥今年一个考上了江苏大学,一个考上了聊城大学。三兄妹的学费近两万元,对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来说,无疑是一座大山!

本来是想趁着暑假回家的机会告诉爸爸我要考研的。然而,看到父亲紧皱的眉头和担忧的眼神,她最终还是没能说出来。而是为了安慰父亲,说要想办法把学费交上来,先安排弟弟妹妹上学。9月初,当她回到无锡大学时,刘只带了父亲借的3000元,而她要支付的学费和住宿费近5000元。现在刘只交了2500元学费。她说:“希望学校不要开车送我回家!”"

●黄:不要回家省钱。ww黄现在就读于无锡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学院03级2班,看起来很瘦,羞涩的笑容掩饰不住她的执着和坚强。

黄出生在江西省井冈山边缘一个离县城八九十里的小山村,名叫草溪村。交通极为不便。蒋介石“围剿”红军时出了一条坑坑洼洼的土路。2003年,附近的林场发展树木,修了这条土路。现在它可以被汽车使用。村里有些人甚至从未离开过山村。

黄是家中五个兄弟姐妹中年龄最大的,而“富贵人家”的现状对于原本就贫穷的家庭来说更是雪上加霜。黄的父母是农民,一天吃*天。因为“退耕还林”,黄原来的十多亩地只剩下六亩。为了谋生,黄的父母平时给别人打零工。长期的过度劳累使黄的母亲积劳成疾,得了眩晕症。

黄从初中开始就没买过新衣服,穿的都是她一个初中老师的女儿穿过的旧衣服。

历尽艰辛,走进大学校门。

黄这个年纪的人,大多十四五岁就出去打工了。她是山村第一个高中生,第一个大学生。当黄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时候,几千元的学费像一座大山一样压在这个贫困的家庭身上。有人劝黄的父母:“一个女孩子的家庭,如果将来她嫁了人,就会被泼了水。她会去什么学校?”尽管黄的父母同意让他上大学,但没有一分钱学费。幸运的是,黄得到了浙江六合盛房地产开发公司赞助的5000元,天津的一个亲戚又给了她1000元,才顺利报了无锡师范大学。

上大学后,为了省下每一分钱,她每周很少吃一个菜。每顿饭基本都是馒头加咸菜。一个月的伙食费差不多六七十块。黄告诉记者:“我从不把钱花在可有可无的东西上,就连生活必需品都是在地摊上随便买的。”

上班路上有困难

黄自从来无锡上学后就再也没有回过老家。她说来回车费很贵,去无锡工作能省点时间。

大一后不久,黄就开始在学校打工赚钱(下转A4版)。

(上接A3版)她兼职做了两份工作。一年来,她给别人站过柜台,帮小饭馆蒸过馒头卖过馒头,打扫过包工头队伍,给婚纱摄影店当过“蜜蜂”,在学校附近的小市场当过小时工。她什么都做过,什么都吃过。

谈起打工的经历,黄感慨万千。她说最难忘的是暑假当婚纱摄影的“小蜜蜂”。她的主要任务是吸引顾客,说服顾客来套桌看照片。拉一对情侣要70分,拉一个人要20分。一天下来,黄拉了100多人,嗓子都哑了,腿也累得听不下去了。给小饭馆卖包子的时候,一天的工作时间居然达到了13个半小时;做小时工的时候,黄曾经提前15分钟到,但是当他想让店主在他的时薪上加五毛钱的时候,被店主拒绝了...

穷而强,不坠,青云直上。

生活的逆境并没有阻碍黄的进步,但艰苦的训练激发了她向上的精神。

虽然黄几乎每天都很努力,但她并没有耽误学业。她的学习成绩一直很优秀,因为她一直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就是要用知识改变家乡的贫穷落后。目前,由于新学期的学费尚未缴纳,黄正在向学校申请助学贷款。

无锡市大学生消费调查报告

李小飞

①高消费,忽视理财。

为了解无锡地区大学生消费情况,9月1日至9月5日,记者通过江苏工商学院随机问卷调查了100名大学生,回收问卷70份。

从汇总统计可以看出两点:一是大学生消费水平明显偏高;二是大学生理财意识淡薄,没有相应的理财观念和水平。除了学费和住宿费,一个大学生每学年要花多少钱?调查结果如下:一年花费不足3000元的学生只有3人,占4.3%;5000-8000元的28人,占40%;3000-5000元的21人,占30%;8000多人达到18,占比25.7%,其中最多的达到2万元。

在回答“你有记账的习惯吗?”,只有11.4%的大学生回答“是”,82.8%的大学生回答“不是”,而少部分大学生给出的回答是“不喜欢记,记下大致金额”“不知道大部分钱都花到哪里去了”。显著数字显示,大学生理财意识还比较薄弱,很多学生每月消费都超支。

在调查中我们知道,无锡市大学生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家庭供给,占被调查人群的95.16%,只有不到5%的学生*获得了亲友资助、勤工俭学、贷款和奖学金。在回答“如果这个月超支了你会怎么办?”对于问题,47.47%的学生选择“先花下个月”,20.22%的学生选择“找父母要钱”,还有一些选择“勤工俭学”,可见大学生对父母的依赖性很强。

(2)吃的还是大头。

据调查,除了学费和住宿费,我市64%的大学生把钱花在了吃饭上。

除了校内吃,校外就餐也成为大学生饮食消费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个别餐厅吃饭的比例达到了每月被调查总人数的95.7%,大一大二学生在校外吃饭的花费明显高于大三大四学生。据分析,这可能与大一大二独自面对大学生活的时间较短,消费相对大三大四稍显不理性有关。在校外吃饭,大学生一般把花销控制在80元以下,20元和20-40元的占最多。

各种形式的聚会成为大学生饮食消费的一个焦点。大部分同学认为花钱请客是可以的,但不要太频繁。调查发现,几乎所有学生每年都参加6-15同学聚会。这部分消费基本每年需要150-600元。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大学生和同学朋友一般选择普通餐厅,但也有2%的人选择高档餐厅。聚会的理由有各种各样:相识、度假回来、过生日、考试得高分、成为班干部、获得奖学金等。,都应该请他们吃一顿饭,否则会被视为缺乏友谊。

从食物消费的调查中可以看出,零食是女大学生的偏好,女大学生每月的零食消费大多在50元以上,有的甚至达到300元。

③汕头省钱,爱上咸菜。

爱情是神圣的,但也需要强大的经济基础。很多大学生告诉记者,如今的恋爱没有免费的午餐,有些男生在恋爱上花了很多钱,甚至不惜负债。“馒头就是咸菜,攒钱谈恋爱”“就算三天不吃饭也要给女朋友买花”成了信条,用一句流行的歌词来形容可谓“爱比天还大”。

问卷中“你恋爱了吗?你每年在爱情上花多少钱?”77%的大学生承认自己有恋爱经历,每年花在恋爱上的钱在500-3000元不等。

据调查,大学生的恋爱支出主要在吃饭、小吃、购物、酒吧和娱乐等方面。,而礼品消费是恋爱消费中绝对的“大头”。在节假日(情人节、圣诞节等。)或者生日、特殊纪念日,恋人之间都要交换礼物,少则几十元,多则几百元,甚至上千元(在调查中记者了解到,一个大二的学生在女友生日当天)在恋爱消费中,支出较大的是在校外租房,每月200-400元。

有意思的是,传统的男方为爱情买单的局面被彻底打破,出现了三种情况,分别是男方全责、男女共同负责、女方全责。女生的恋爱支出甚至超过了男方。④半数学生持有手机。调查显示,手机消费是大学生除饮食之外的第二大消费项目,占总消费支出的12.5%,部分学生消费占月总消费的30%-40%。

在江苏工商学院统计所做的186问卷中,记者看到有92人拥有手机。从一年级到四年级,手机持有率呈上升趋势:一年级40%,二年级44.44%,三年级57.1%,四年级66.7%,男生和女生手机持有率基本持平。

大学生持有的手机品牌有很多种。92款手机中,多达24个品牌(部分品牌未具体说明),价格普遍在1600元左右。

根据手机资费统计,大学生手机月均费用基本控制在10-50元区间,占被调查人群的64.5%。手机月消费超过50元的为21.5%,超过100元的为5.5%。在大学生的手机消费中,短信消费占50%左右。⑤为时尚买单就是回答“如果你有生活费剩下的钱,你会做什么?”说到这个问题,大部分女大学生选择“买衣服和上网”,可见大学生还是把对美的追求放在了消费的重要位置。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知名度”已经成为大学生继“价格”和“质量”之后考虑是否购买一件商品的第三大因素。当被问到“如果经济允许,你会买名牌产品吗?”,80%的同学说是。从这两个方面,不难反映出大学生在发型、服装、配饰、生活用品等方面对新意的追求。

从消费调查可以看出,大学生对服装的消费水平越来越高,男生买衣服的目的不是为了买,而是为了买物美价廉的;女生总是不停的买衣服,只要喜欢就会买回来。不喜欢就不会马上穿。

很多大学生,尤其是女生,非常重视形象打扮。成套的品牌化妆品成为一些有经济实力的女生的最爱,而美发则成为女生美丽消费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染发、烫发、拉直、滋养……只要能漂亮一次,很多女生都愿意出大价钱。调查结果显示,大一新生做头发的人数仍然较少,占总人数的47.37%,并且随着年级的增长,做头发的人数逐渐增多,其中染发人数居多。本次调查得到了无锡大学人文学院新闻专业03班、1班、2班学生和江苏工商大学统计学院统计专业大四学生的热情配合。谢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