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师茹

在《大学》里讲“诚”,就是不欺骗自己,是一种情感、思想甚至欲望统一的自然的、内在的真实状态。《大学》认为,这种内在的自然真实的状态是自足的,是立竿见影的。

比如“好色”和“恶臭”,看到好色,闻到恶臭,是一种身体上的感觉,也就是在这种感觉的瞬间,在情感上对应着善恶。一个人对淫荡的喜欢,对恶臭的厌恶,都是与他人无关,不为他人所知的内在感受和意识状态。

就像君子喜色厌臭一样,道德也是如此。虽然没有其他人在观察和监督他,但他可以根据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和意识行事。而一个反派,在没有人独处的时候,做各种各样的恶。他做的不是他想的,他做的也不是他想要的。但是,小人遇到君子,藏恶扬善。但这种隐瞒是没有意义的,因为用心看的眼睛一定会看到外在行为和内在情感、意识的一致或不一致。

在“大学”看来,真诚作为谨慎最重要的含义,就是要有一个真实的感情状态,然后按照真实的内心的感情去行动,使外在的行为与内心的感情完全一致。相对于注重内在情感状态与外在行动一致性的大学问,中庸强调慎独,注重内在情感状态与反思意识的统一关系。《中庸》说:“亦道者,须臾不可离;可留,不可道。

所以君子对自己没有看到的东西要谨慎,恐惧几乎是闻所未闻的。不要隐身,不要含蓄,所以君子慎之又慎。“道与人的主观感受有关,人的行动多为感受所驱使。在感情的真正发展和实现中,有道。《中庸》中所谓的“慎独”,强调道是须臾不可分的,突出了先于“未见而不见”的“慎恐”,重在隐者尚未出现时的自省。其实质在于强调主体的情意的内在多样性在具体行动之前的“尊重”中是自觉的,从而使情意成为一种不偏不倚的真实力量。

爱的实现使爱变得真实;良心和亲情让人真诚。情感和意识的统一就是中庸的诚实。这样,人的一切现实的、具体的行动都是真实的。《中庸》强调,在人看不见的时候,君子所做的事情,恰恰是常人所不能及的:“君子所不能及的,别人也看不见。”相比较而言,“大学”讲究的是在物质上感性的“道学”。

中庸重在对具体事物的感受之前理解的“尊德”。当然,中庸中所谓的诚,也要放在“博学、审问、慎思、明辨、恒心”的统一整体中去理解,才能得到其完整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