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学生需要深入了解国情?
首先,让大学生对我国的资源条件有一个清晰客观的认识,树立节俭意识。中国人口多,底子薄,人均资源少。近年来,土地沙化和荒漠化越来越严重,地下水位逐年下降,河流受到严重污染...在资源占有上,对比我们的邻国俄罗斯就能看出差距:俄罗斯人口约为中国的1/9,但人均土地面积却是中国的16到17倍;目前俄罗斯石油产量约为4.7亿吨,人均石油产量是中国的35倍。我们的一些大学生,尤其是在国外留学的大学生,羡慕一些西方发达国家轻松奢华的生活空间(其实很多国家都不是,尤其是日本和北欧国家),但如果对中国国情有一定了解的话,应该知道盲目模仿西方模式是根本行不通的。我国的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走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发展道路。每个大学生都应该从自己做起,树立勤俭节约的意识,认清建设国家的艰巨任务。其次,通过国情教育,大学生可以对经济发展模式有一个正确的评价。中国多年来保持了高经济增长,改善了人民生活,这是一个伟大的成就,但我们没有理由自满。现在人们都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我们出口很多产品。我们没有大部分高附加值产品的自主知识产权,只是从加工制造中赚取少量的辛苦钱。一些高科技企业本质上是“两头在外”。技术和原材料从国外进口,产品销往国外。他们只是在利用中国的廉价劳动力在中国排污。在某个发展阶段,有些做法可能是无奈的选择,对我们某个发展阶段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我们必须明白,没有免费的午餐,中国要想在经济发展的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就必须加大自主创新力度。目前,中国GDP增长主要由出口加工、青藏铁路、南水北调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房地产投资拉动。资源的消耗和浪费非常严重。中国的GDP约占全球的4.5%,而我们消耗了全球30%的钢铁和45%的水泥。这种高消费带来的经济增长是不可持续的。1993之后,中国石油是净进口。2005年进口石油65438+3亿吨,对外依存度达到43%。目前国内石油产量不太可能增加,需求随着经济发展在上升。据保守估计,到2020年,中国每年的石油需求将达到4.5亿至5亿吨,每年至少需要进口3亿吨。但来自外国的竞争或合作开采激烈,美日等国也恶意搅局,政治经济成本较高。未来中国必须加强自主创新,以自主创新驱动经济发展,尽可能降低能源和资源消耗,积极实施替代石油战略,大力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第三,让大学生了解“三农”,看到城乡的巨大差距。很多大学生从小生活在城市,只看到城市奢华的一面,对农村的贫穷落后了解不多。我国广大农村不仅经济落后,医疗、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也很缺乏,民主法制建设也严重滞后。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很难转化为人力资源!此外,改革开放后,人民收入大幅增加,生活显著改善。但他们的思想观念中还残留着许多封建半殖民地的东西,文化素质也没有太大提高。这是为什么呢?值得大学生思考。古人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国民教育要正视现实中的各种问题和矛盾,这些问题和矛盾是无法回避的,但绝不是在传播消极悲观主义。我认为,对于尚未形成健全思维和判断能力的孩子,应该多进行正面宣传,引导他们树立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对于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大学生,要更全面、更深入地观察他们,让他们树立危机感和责任感,认识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做好奉献的准备。在大学里,要普及和加强国民教育,将其融入思政课,或者开设讲座,让大学生认识一个客观真实的中国,从而认真思考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以及人生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