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生存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1课堂场景
学生上课有时睡觉玩手机,无法有效集中注意力上课,做一些与课堂无关的事情。每节课老师的辛苦讲解,其实也是一种劳动成果。一个不懂得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的人,还谈什么学习?如果学生不能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那就先追溯到做人最基本的问题,学生的仪态问题。每个学生都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也是对自己的一种尊重和认可。
1.2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和动力。
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学生不喜欢学习,不愿意学习,最根本的原因是在他们进入大学之前,他们的父母根据当前的社会就业形势或个人观点来选择他们的专业,而没有充分考虑他们的个人兴趣爱好。这种固定的选择或者父母划定的发展空间的铺垫,让学生误以为只要不需要自己努力就能顺利拿到毕业证,工作就定下来了,所以没有远大的目标,无法根据自己的特点或者爱好做出合理的规划。其次,有些课堂老师只是被动、枯燥、单一的说教,无法有效吸引学生,调动他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1.3学生不能有效合理地安排和利用自己的学习时间。
经过高中三年的努力学习,每个学生都对自己的大学充满了向往。他刚进入大学校园,对这里的一切都很好奇。他认为当他上大学的时候,他应该放松并享受生活。他不能把大学里丰富的资源和业余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发挥自己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自理能力和自控能力差。学生无法根据所学的课程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在繁重的专业课面前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最终导致学习效率低,质量差。
没有好的学习方法,1.4的学习效率自然低。
大学是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地方。教师要结合自己的课程和专业设置,传授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为高中生为了进入高等学校,发展了应试教育,不良的学习方法只会给学生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学习效率低下会导致恶性循环。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社团活动,放松大脑,增长见识,让身心快乐成长,也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问题的根源在哪里,如何解决?
(1)时间感弱,没有竞争意识。进入大学后,他们脱离了中学“三点一线”的生活方式。大部分同学在前半学期都处于迷茫期,对大学里的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与此同时,大学教学模式的瞬间改变,使得学生在中学阶段的互相追逐的竞争意识被忽视了。他们要的只是“60万岁”,专业课不不及格,选修课去不去完全看心情。
(2)生活压力太小,没有迫切的思考。如前所述,进入高校,很多同学完全抛弃了中学“朝五晚九”的生活学习模式,以为高校是一个张扬个性、完全自由、放松自我的平台,没有迫切的思考和对时间的清醒认识,以至于进入了“时间误区”。
3对症下药,科学规划大学时间
基于上述情况,要从源头上解决问题的根源,必须追根溯源。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当代大学生指明未来的道路,使他们尽快走出盲点和误区。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深入分析问题,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兴趣所在。“兴趣是人类的第一任老师”,了解学生的兴趣,开展和举办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学术活动,邀请校内外名师做相关学术报告,让学生在与外界交流的同时了解自己,科学规划时间。
我们可以将流行元素运用到学生管理中。当代大学生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很强,观察力相对敏感。我们应该在这些上面多下功夫,与时俱进,做一个“互联网潮人”。网络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信息,也可谓良莠不齐。如何让学生看到并识别这些纷繁复杂的信息,不至于沉迷网络甚至无法自拔,这就需要老师多下功夫了。QQ、微信、飞信等聊天工具无形中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但同时也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让很多同学在这些虚拟的网络中浪费了大量的时间。据不完全统计,约84%的大学生每天上网聊天时间超过8小时,有的同学甚至超过10小时。既浪费了课堂时间,又影响了日常休息和睡眠的质量,对青少年的身心发展都有不利之处。因此,我们的重点应该是及时有效地纠正学生的想法,正确地引导和教育他们,从而合理地分配每天的时间。
当代部分大学生对专业课和学校管理产生排斥心理,以至于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产生厌烦情绪。在处理这种情况时,要邀请心理老师和专家学习心理学知识,或者邀请他们为这类学生提供专业的心理辅导,为他们细心讲解和分析道理。只有正确的引导和沟通,才能让他们早一天摆正心态,对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教育产生兴趣,愿意学习。如此循环下去,事倍功半。随着学生水平的不同,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不能及时充电,与时俱进,就会被社会淘汰,也就无法很好的服务同学。因此,教师一方面要加强未来理论素质的培养,另一方面也要和同学做朋友。只有和他们打成一片,我们的同学才会愿意告诉我们他们心里在说什么,这样我们才能第一时间把握他们的同学。正确引导学生走出时间误区,提前一天合理科学地规划自己的大学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