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歌有哪些负面影响?

这是我之前收集的资料。请自行整理。还有一些,因为字数的原因,不能发。

当时无论是洋务派代表还是改良派,创办新式学堂、开设音乐课的主要目的都是为了唤起民众(主要是青年学生,也包括新军的士兵)的爱国热情,以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以改良派为主的知识分子也有意识地用它来对年轻人进行资产阶级启蒙教育,希望最终达到日本那样的“维新变法”的政治要求。这样,本应主要用于对青少年进行审美教育和音乐知识普及的普通音乐教育,肩负着大大超出其原本使命的负荷。但正是因为这个与千百万人和民族国家命运息息相关的起点,人们对当时学校音乐教育的实施和校歌的传播给予了难以想象的热情,给这项工作的建设和发展涂上了崇高的神圣光辉,赋予了不同寻常的紧迫感。

根据现有资料的初步分析,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从不同角度强烈要求“强兵为富国”以抵御外来欺凌的爱国精神,是当时规模最大、影响最大的主流。代表作品有的《何时醒来》、《军歌》、《中国人》、《汉族历史歌曲》、《黄河》、《十八省地理史》、的《体操-军事演习》、的《悼念祖国》、《祖国之歌》等。

2.庆祝推翻帝制、建立* * *和新政胜利的代表作品有的《革命军》、华的《光复国殇》、的《词》、朱的《美丽中国》等。这些歌曲大部分是在辛亥革命成功后创作的。

3.配合各种对中小学生进行所谓“军国民教育”的所谓“军歌”,如《退伍》《出征》《参军歌》《女兵参军》《海战》《陆战》《炮歌》《进行曲》《学生军》。这可能是因为中国的学校音乐教育受到了当时日本学校音乐教育的影响,也与一些爱国知识分子急于迅速实现“富民强兵”的理想有关。

4.呼吁妇女解放,主张男女平等的代表作品有秋瑾的《棉女权》、的《女子体操》(又称《女子体操》)、冰岚的《缠足之苦》、《天足乐》、叶中龙的《女兵参军》、华的《女革命军》等。值得注意的是,当时这些歌曲并没有非常明确地提出“男女平等”的口号,也没有深入触及这个问题的反封建本质。他们只是呼吁女性自强自立,争取自己应有的地位和作用。在李叔同编著的歌曲《结婚演说》的歌词中,提出了改变“男尊女卑”、实现“权力平等”的主张。另外,这个题材的歌曲数量还是比较少的。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如果有人能大胆提出这个问题,其意义不可低估。

5.提倡学习新文化、革除旧俗、建立新气象的主题,如格致、大地、电报、运动会、舞蹈、文明婚姻、比战宴、狩猎、划船、铁路、博览会、演讲等。其中一些歌曲也反映了作者的爱国思想。

6.结合学校生活实际,主要对认真学习、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青少年进行思想教育。代表作品有的《绵雪》、《石页石》、《朱乃生》、的《蚂蚁》、的《赛舟会》、《竹马》、《龟兔》、《冷夜》。这类歌曲在当时的校歌中并不多,但有相当一部分深受当时广大青少年的喜爱,因此广为流传。

7.崇尚忠君尊孔等传统封建伦理道德,如陈松平尊孔、康有为尊孔、胡忠君、吴伦、尊孔圣人。过去认为这些歌曲主要是洋务派和立宪派写的。事实上,即使是改良派也认为忠君尊孔是传统道德。因此,这些歌曲也被纳入他们的歌曲集,虽然,总的来说,数量很少。因为,无论如何,这样的题材已经不那么吸引人了,这些歌其实也很少广为流传。

“学堂乐歌”是清末民初新式学堂教育改革的具体产物之一。最初是由“维新派”领袖康有为在1898年5月给光绪的一封信中提出的:“请开校折”。“维新变法”失败后,以梁启超为首的“改良派”文人仍然积极呼吁。一些支持教育和音乐改革的爱国知识分子,如萧、、曾志茂、等。,都主动去日本考察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积极发展的新派唱法的经验和方法,学习西方音乐的知识和技巧,以便中国效仿。尤其是1903年,沈心工在上海南洋公学小学、龙门师范、武本女子学校等学校的具体实践,首先引起了迅速而广泛的社会影响。许多支持改革的知识分子自动写出“音乐歌曲”,以便通过演唱音乐歌曲的实践,向青年学生灌输新民主主义启蒙教育。一时间,大量各种新派唱法书籍和教材陆续出版。因此,“学校音乐”首先是一种教育改革和资本主义思想启蒙教育的历史现象。当时许多积极参与实施“学堂乐歌”的先人,就政治启蒙而言,大大超出了其艺术美育的意义。

根据日本新学校的演唱经验和我国当时的国情,我国“学堂乐歌”的艺术形式是在学校集体演唱,通过学习演唱这些歌曲来学习西方记谱法(五线谱和记谱法)和基本的乐理知识。但对于这些歌曲的编曲,当时普遍采用的是外国(日本、欧美)现成歌曲夹杂中国自制歌词,很少有歌曲夹杂中国传统音乐的音调,更少是用中国音乐人自己的曲调写成的。此外,在当时,这些歌曲大多采取“单音唱”(即合唱曲调)的形式,很少采取多声部合唱的形式。此外,除了李叔同,一般没有具体的伴奏要求。

世纪之初——校歌时代(1901-1912)

学校音乐歌曲

——中国现代音乐的开端。

王美,青海师范大学音乐系

在古代的几千年里,中国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对东方乃至世界的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先秦到明清,可以说是一代又一代的高峰,蔚为奇观。到了近代,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突然面临许多新问题。甲午“庚子事变”后,出现了照搬日本模式和欧美模式的教育制度——学堂乐歌。本文详细阐述了学堂乐歌的产生背景、内容、形式和发展经验,旨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熟悉作为中国现代音乐开端的学堂乐歌。

学校音乐歌曲的背景

鸦片战争后,中国出现了向西方学习的洋务运动。自1860起,清政府为抵御外侮,培养急需人才,开办新式学堂。这些学校虽然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学校音乐教育,但客观上为中国现代学校音乐教育的出现做了准备。甲午战争的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彻底破产。一次次丧权辱国的条约迫使政治精英们认识到,只有向日本学习,走西方的道路,才能避免亡国的危险。由于地理、交通、通讯的限制,中国人最先看到的世界是日本的“扶桑岛”,于是模仿日本成了一种时尚。康有为与梁启超一起,热情宣传音乐在思想启蒙方面的巨大教育作用,积极倡导在学校设立音乐与歌曲系,发展音乐教育,记载音乐与歌曲作者及批评作品,提出改革音乐的主张。康有为主张:“远德,近日,定学制”;梁启超认为:“今日不搞教育,就能唱一科,在学校里真的是不可或缺的。全国没有人创作新音乐,这是社会的耻辱。”“音乐厅逐渐发展起来,可以说中国教育界的未来是幸运的。”

为了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清政府颁布了一系列章程。其中,“音乐”在1903颁布的《修订小学师范学校章程和课程规定》中被列为必修课之一,教学对象主要是女子师范学校的学生;1907年颁布《女子小学设置规定》,规定女子初、高级小学应开设“音乐”课;1909之后,修订后的小学课程中明确规定,所有小学必须开设“音乐歌曲”,高等小学增加“音乐歌曲”。1912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虽然政治经济的混乱仍然困扰着中国各界人士,但当时的教育主管部门注重继续推行新式教育制度,发展新式学校音乐教育。在沿海地区的大中城市和内陆地区的少数城市(如成都、昆明和武汉),也可以看到显著的新进展。这些在教育上的建设是推动当时学校音乐和歌曲发展的最重要的基础。例如,李叔同在浙江师范大学的任教促使他继续从事学校音乐歌曲创作活动,并创作了一系列深入人心的作品。再比如1914年,四川师范大学成立了“音乐与歌曲专修班”,聘请刚回国的叶伯和为其音乐教授。他不仅在那里开设了一系列音乐课程,还为此写了许多学校音乐歌曲(见顾洪桥《叶伯和》及其《中国音乐史》,载音乐研究198)。

学校音乐歌曲的艺术形式

学校音乐歌曲的创作处于中国现代音乐文化的初级阶段。它是许多严肃的学者努力探索的结果,他深受维新运动和维新思想的影响。像其他方面向西方学习一样,我们也大胆地向音乐创作学习,只要我们认为有用,就可以“拿来”。

当时的校歌基本都是西方和日本常用的简单记谱法或线谱法录制的合唱歌曲,供学生集体演唱。后来在政府的小学音乐课程大纲中,明确规定要教授“单音歌曲(即合唱歌曲)”。辛亥革命前后,开始出现少量合唱歌曲(当时称为“复调歌曲”)。钢琴伴奏曲谱简单的作品很少。这类歌曲绝大多数是根据现成的曲子填词而成,而编剧自制曲子的数量很少。这可能与过去创作诗、词、歌等能唱的作品的方式是根据现成的曲调、曲牌来填新词有关,同时也与当时从事学校音乐歌曲创作的人对专业作曲技法知之甚少有关。

后来逐渐改为选择欧美歌曲填词,沈心工对此做了专门的说明。例如,沈心工的《眠雪》就是根据美国艺术家罗莎·李的歌曲改编的。而他的《拉贤星》是根据俄罗斯民歌《伏尔加船夫歌》的曲调改编的。沈心工创作的《告别》是根据最初的法国民谣《安松一个半小时的游戏》的曲调改编的,这首歌的影响延续至今。此外,李叔同创作的《告别》是根据美国流行歌曲作家奥德威创作的《家和母亲的梦》的曲调改编的。李叔同根据意大利作曲家贝里尼的歌剧《诺玛》第一幕第三场乐队的进行曲编曲《大中华》,并填词;冷夜根据当时英国国歌的曲调编曲了《舞会》。冯亮根据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卢梭写的喜剧歌剧《乡村预言家》中的一首舞曲创作了《武侠精神》等。

带有中国民族音调的校歌不多。代表歌曲有:秋瑾作曲的《棉女权》(与华作曲的《体操》同调);沈心工的苦缠足(与沈心工的苍蝇合拍);沈心工的《采茶之歌》;华笔下的女革命军:李延兴、李俶主编的《妇女参军》;文君写的《桃花源记》;以及前面提到李叔同创作的《祖国之歌》。

这种情况既有客观原因,也有思想原因。客观原因是:一方面,由于中国出现了校歌,最初是参照日本早期校歌的经验发展起来的,一开始主要是用外国的现成歌曲填词;另一方面,当时国内热衷于编写校歌的作者多为留学海外或积极支持国内改革的新知识分子,他们大多对中国传统音乐,尤其是民族民间音乐并不熟悉。同时,从本世纪初开始,清廷转而支持“废科举,兴学堂”的改革主张。为了满足迅速发展的新学校对学校教师的迫切需求,一度聘请了大量的日本教师来华任教,其中包括一定数量的中小学音乐教师和“幼儿园的保育员”,他们对中国的传统民乐更不熟悉。主观原因是: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改革主要是引进欧美、日本的制度和经验,而与封建制度紧密相连的传统旧文化(包括传统的“旧音乐”)是要改变的。所以当时很多要求改革的知识分子认为只有西方音乐才能起到鼓舞人心、鼓舞士气的作用。虽然当时的这种思想认识符合大多数积极支持改革要求的进步思想,但在今天看来是片面的。因为其实《祖国之歌》和《鼓励女权》这两个带有中国传统腔调的歌词,都是当时流行的校歌,并没有给人任何慵懒的影响。当然,这种现象在辛亥革命后逐渐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