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教育模式探讨
心理健康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综合概念,涉及医学现象、心理学现象和社会现象。不同学科的学者有不同的理解。心理学家W·b·科莱斯尼克(W.B.Kolesnik)认为,心理健康是“一个人情绪上的平静或他个人和社会的适应。”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世卫组织)对心理健康的定义是:“心理健康不仅指没有精神疾病或异常状况,还指个体良好的社会适应、人格的完善和心理潜能的充分发挥,也指在一定客观条件下的最佳精神状态。”我国学者唐波林(2004)在《科学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内容体系》一文中提出,大学生心理健康内容体系包括心理与心理健康概述、主动适应教育、学习心理健康教育、健康情感教育、健全人格教育、坚强意志教育、人际交往教育、性心理健康教育、求职心理教育、心理潜能与创造力开发教育。从以上可以看出,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内容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内容主要包括心理健康、自我意识、学习心理、人格心理、人际心理、恋爱与性心理、求职心理。随着社会的发展,它已经融入到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中。
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管理的背景和意义
在高度开放的国际文化环境和高度竞争的社会生活中,大学生只有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势下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和管理对提高大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心理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近年来,全国各高校在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一些明显成效,积累了不少心理健康教育管理经验。但也必须认识到,我国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管理起步较晚,重视程度仍有待加强。许多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并不明确,也没有有效的教育管理模式。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挑战日益复杂。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引起了政府和社会的高度重视。2003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管理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通知》(教社部发20032号)要求,要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重要议事日程。2011教育部发布了《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基本建设标准(试行)》,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一系列“硬指标”,从“及时发现和解决相关情况和问题”到“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制机制”,“高校要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纳入人才培养体系”,为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
三,新形势下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及原因
(一)大学生常见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
与生理疾病不同,心理健康问题是由人的内在精神因素,具体来说是大脑的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的一系列问题。会间接改变人的性格、世界观和情绪,也就是所谓的心理失衡。是正常心理活动中的一种局部异常状态,心理状态不存在病理变化。它明显是偶发性和临时性的,常与某些情境相联系,常由某些情境诱发。没有这种情况,个人的心理活动就完全。
通过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了解,可以得出结论: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有: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学习动机;学习压力太重;难以适应环境和周围的同学,人际关系处理不好;恋爱中的心理困惑;就业心理混乱;心理压抑;意志不坚定,承受困难和挫折的能力较弱。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与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等诸多因素有关,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1.环境变化
对于刚进入大学的学生来说,面对的是一个很新奇但又很陌生的环境。这种环境的变化决定了新生的适应和高度适应。第一,学习环境的变化会增加他们适应新环境的难度;二是生活环境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就要求他们独立生活,以应对生活的一切琐事;第三,地位的变化影响很大。进入大学后,各种各样的人才聚集在一起,必然会让大部分学生失去原有的顶尖地位。这种立场的变化越强烈,他们就越难适应。
2.人际关系障碍
大学生如果善于与周围的人保持良好的关系,保持和谐正常的情感交流,就能很快适应新环境,获得归属感和安全感。这种交流有助于身心健康。然而,由于大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和家庭,他们的想法,价值观,生活方式和习惯有明显的差异。而且很多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与人交往中以我为中心。在大学生中,很难适应丰富多彩的集体生活和各种人际关系。
3.情感挫折
校园里的爱情一直被别人赞美和羡慕,因为它真诚,简单,美好。但由于部分大学生在处理感情问题上并不成熟,在感情和未来发展中往往会陷入困境,难以自我调整。
轻情绪的漩涡难以自拔,茶饭不思;严重时会痛苦不堪,甚至导致精神失常、自杀等后果。资料显示,大学生自杀的原因大多是失恋或感情受挫。
4.学习压力太大
为了适应目前越来越激烈的社会竞争,为了将来更好地选择工作,学生们不仅完成了课堂上规定的各种学业要求,还在课后拼命自学,考各种证书和等级证书,最大限度地提高自己的素质和竞争力。就业问题,比如读研,出国,工作,给学生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5.自身缺陷
有少数大学生在外貌、身材、身材、智力上有一些先天的生理缺陷,或者自身性格上有一些缺陷,如孤僻封闭、急躁冲动、固执多疑等。这些缺陷很容易让大学生产生深深的自卑,进而导致过度的自尊、敏感、猜疑和敌意,从而引发心理问题。
6.家庭因素
父母希望孩子成才,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这种超负荷的希望,往往给很多大学生带来沉重的心理压力。有些学生家庭贫困,在大学需要依靠社会或学校资助。这种状态让他们在学习上不敢放松。他们只有取得优异的成绩,才能回报社会和学校的关怀。同时,他们在言行举止和穿着打扮上会格外谨慎,生怕被周围的同学批评。长此以往,这种情况下的大学生会感到压抑、孤独、自卑、迷茫,内心充满压抑。
7.学校和社会观念因素
目前国内高校和社会对心理问题的认知教育和宣传不到位,心理治疗体系不健全,导致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大学生即使意识到自己的心理问题,也害怕或不愿意去心理咨询中心求助,认为自己丢人,往往以压抑和封闭的方式对待自己的心理困扰和心理问题,只能让心理问题越来越严重。
第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模式的探索
综上所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应该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概括起来就是“高”和“低”:高,大学生是一个承载着社会和家长高期望的群体,自我发展的欲望非常强烈;低,其心理发育尚未成熟,社会经验不足,适应能力差。正是这种欲望与不可能的矛盾,导致大学生心理问题频发,且数量呈上升趋势。
为了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高校应从学校管理制度和大学生自我教育两个主要方面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教育和管理。
(一)学校应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社会培养优秀人才。
大学文化教育作为学生学习、生活和人格塑造的重要阶段,对他们的人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在完善大学生人格、充分发挥其心理潜能方面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应高度重视并积极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制度化建设。
1.提高认识和加强领导
学校要深刻认识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整体教育规划,纳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在人、财、物等方面给予切实支持。比如成立专门的心理健康咨询机构,引进教师开设心理健康课程,或者在高校设立同等体量的教学资源,享受高质量的心理健康教学课程,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普遍接受心理健康课程教育;从新生入学的那一刻起就做心理测试,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很难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给予及时的心理咨询和疏导。
2.重视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应当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完善人格,增强抵御挫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高校应根据自身心理健康教育现状,采取不同层次、不同层次的教育,建立完善的心理教育网络,开展“心理讲座”、“现场心理咨询”、“网上心理论坛和网上交流答案”、“心理视频放映”等多种活动,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全覆盖。培养学生调节和控制情绪的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真正让心灵和人格同样强大。
3.做好心理健康咨询和疏导工作。
学校应当设立心理咨询相关机构,负责学生心理健康咨询的指导,应用心理学及相关科学知识和技能开展心理健康咨询活动。条件不成熟的,可以先成立心理社团等学生组织,发挥同伴教育功能,开展驿站代理、健康快车等活动,让学生愿意接受和接受心理交流与咨询。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学生还是不愿意接受心理咨询,或者觉得不好意思进入心理咨询场所。因此,我们需要培养一批高素质、专业化的心理咨询教师,不断探索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通过各种形式的咨询活动,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人生定位,完善和发展自己。
创造良好的氛围
一方面,学校要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注入心理健康文化元素,让“心理健康”像“吃饭、上课、锻炼”一样成为校园常用词,被师生无一例外地接受;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手机微信等学生一直“摸爬滚打”的平台,加大常识知识的宣传和普及教育,注入正能量,积极营造团结和谐的人文环境,加强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建设,满足大学生的精神和心理需求,同时采取多种方式锻炼大学生的意志品质,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5.建立心理危机应对机制
学校要建立校、院、班三级心理危机预警和应急机制,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并及时实施心理疏导,对突发事件快速反应、妥善处理。学校和学院在成立应急小组时,应将心理危机纳入其中,同时班级要设立心理健康联络员,让学校和学生实现无缝对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尽量避免问题发生或减少其影响。
6.积极推进联动机制建设。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受社会、家庭和个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仅仅依靠学校教育的引导是不够的,需要全社会的关注,但不能不关注造成恐慌。高校作为教育管理的主阵营,需要积极利用各种有利资源,与家长、学生辅导员、班主任、导师、学生干部建立互通有无、联网联动机制,借助群体的力量,努力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二)大学生应从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时代出发,加强自我教育和心理调适。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肩负着祖国和人民的希望。大学生在自我成长发展的过程中,应该站在时代的前沿审视自己,塑造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这样,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自我教育和管理就有了方向和动力。
1.正确认识自己
自我评价低,容易产生自卑、胆怯、拘谨、敏感、自暴自弃等心理问题;如果把自己看得太重,就容易产生自大、自恋等心理问题。所以大学生在认识自己的时候,要全面正确的把握自己。这是大学生保持心理健康的必要前提。
2.提高适应性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是身体、精神和社会适应的良好状态。”良好的社会适应意味着个人和环境处于协调平衡的状态。这样你就会乐观稳重,学习工作也能游刃有余。大学生在适应外部环境时,要端正心态,降低期望值。
3.积极转变观念
观念保守,认知无知,是心理问题不能很好解决的首要原因。学校要加强心理健康的宣传教育,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在不同时期都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心理有问题的人会主动、大胆、坦诚地寻求帮助。
4.学会与他人相处
和谐的人际关系会让人获得更多的心理支持。大学生应该通过心理学学习学会如何与人沟通,欣赏他人,真诚地赞美他人。最重要的是相信自己的人格魅力和自己处理各种人际关系的能力,欣赏和接受别人和自己的差异。
设定正确的目标
大学生有很强的成功欲望,他们都想实现自己设定的或者家人给的目标,但这些目标并不都是合理的。如果你能对自己的能力做一个客观的评价,并设定目标,你就不会那么沮丧,也能充分发挥你的才能。另一方面会受挫,影响你的认知,造成心理问题。因此,大学生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制定自己的目标,并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达到或接近目标,这有利于身心的健康发展。
6.参加集体活动
很多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大学生往往性格孤僻,沉默寡言,自闭。这些人最需要的是打开心扉,看看外面的世界。积极参加校内外的各种活动,可以让人敞开心扉,增进人际交往,发挥自己的特长,缓解内心压力。当心理出现问题时,越是封闭自己,压抑自己,越容易进入恶性循环。正视心理问题,从事各种活动,自然可以把注意力转移到外部的有趣活动上,从而更好地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紧跟大学生思想和心理状态的变化,不断探索、总结和完善,逐步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机制,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