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玉树地震资料

4月14日,玉树州结古镇一孤儿院倒塌,6名孤儿和老师被压在废墟下。躲过强震的港方志愿者黄福荣两次冲进废墟营救,却在余震引发的第二次坍塌中深陷废墟,当场死亡。

这是玉树灾区第一位牺牲的志愿者。黄福荣,一个普通的卡车司机,默默而来,壮烈牺牲,再次见证了中国志愿者可贵的道德力量和精神品质。当他的生命在废墟中戛然而止,当他的故事在记者的笔下流传,我们记住了一个平凡又不平凡的人生。

生与死是生命永恒的主题。在灾难面前,这样的问题真的冲进了普通人的生活。这几天,玉树地震中出现的一个个生死故事,都是普通人对生命价值和意义的回答。而黄福荣对生与死的选择,又一次让我们意识到了这些答案中所蕴含的崇高与伟大——为了他人的生命,我们不惜一死。他本可以选择活着,却义无反顾地奔向了死亡的边缘。在瓦砾掩埋他的那一刻,他燃尽了生命的最后一丝光芒,照亮了其他人逃离死亡阴影的道路。

黄福荣去世了,但仍有无数像他一样有爱心和勇气的志愿者站在他身后。每次危机来临时,他们总是及时找上有困难的人。当人们需要站立的时候,他们给他们一只手;当人们饿了,他们送来食物和水;当人们流血时,他们会包扎伤口...他们忙碌的身影出现在汶川地震的现场,出现在被洪水淹没的村庄,出现在中国西南干旱的土地上...他们总是抱着一种热情,把别人的苦难当成自己的,把自己的亲人当成自己的。奉献、友谊、互助、进步是他们的座右铭。无论走到哪里,都给他们带来温暖。

帮助他人和贡献社会是志愿者之间异同的象征。志愿服务既是个人爱心的体现,也是社会责任的担当。当志愿者伸出友谊之手时,他们传递的是温暖、关怀、想法和责任。我为大家,大家为我。这是一个成熟社会的标志,也是和谐社会的必要元素。从这个意义上说,黄福荣的牺牲不仅显示了个人生命的价值,还包含着深远的社会意义。

黄福荣走了,但把志愿精神留给了社会。它是一盏不朽的灯,依然照亮着我们的心。(光明日报钟义伟)

80后杨洋徒手救出7名藏族居民。

据新华社报道,4月17日,记者在青海玉树地震灾区遇到了23岁的重庆小伙杨洋。时尚的发型,拘谨的举止,让人以为这是一位在灾难降临时,冲在最前面成功营救7名藏族居民的少年英雄。

2009年,杨洋来到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结古镇,成为农业发展银行玉树支行的一名临时工,在单位食堂当厨师。

4月14日早晨,突如其来的地震震动了结古镇。从单元四楼小卖部跑下来的杨洋,看到对面街区的房子都塌了。他什么也没考虑,冲了出去。当时他穿着单薄的衣服,脚上穿着拖鞋。

在一栋倒塌的居民楼前,杨洋听到了一名藏族中年男子的呼救声。他立即挖开男子身上的木梁和土块,成功将其救出。然后他从男方家里救出了两个孩子,一个老人,一个女人。

杨洋发现附近一栋倒塌的两层藏民住宅的废墟下压着四个人,其中两人遇难。他和一名当地藏族男子一起挖出了另外两名幸存的藏族居民。一名获救的藏族男子身体极度虚弱,瘦弱的阳阳立即背起他,离开了危险的居民区,奔向附近的巴塘河滩。

巴塘河滩上,筋疲力尽的杨洋坐在地上。这时,他看到河边有两个藏族妇女从屋里冲出来,穿着单薄的衣服,在清晨的寒风中瑟瑟发抖。杨洋毫不犹豫地脱下外套和拖鞋给了他们。

杨洋说:“地震中,我们活着的人伸出援助之手,这是作为一个人的本分。”

杨洋告诉记者,地震发生后,哥哥已经回老家了,他会留在灾区,因为他救了更多的人。

祖孙俩的坚持,救援人员不放弃。

本报玉树4月20日电(潇湘晨报滚动新闻记者周喜峰)地震发生后,祖孙三人被困废墟123小时,无法动弹。

19早晨,他们到达了前去搜寻的中国矿山救护队。经过最专业的抢救,祖孙俩成功获救。奶奶伤势严重,被送往西宁抢救,而4岁的孙女经医生检查后已无大碍。

去玉树抗震救灾的中国矿山救援队大部分来自四川。因为汶川地震,他们感受到了同样的灾难感。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不放弃任何拯救生命的机会,是他们对记者的见证。

等待123小时从废墟中挖出祖孙。

6月5438+09日上午8时40分,四川矿山救护总队广安救护大队大队长敖和队员接到省中心命令,沿结古镇东西方向扩大搜救范围。

经过救援队前期的大规模搜救,矿山救援队决定向郊区扩展,带了一些救援物资,找了当地的向导带路。上午9点40分,一名十七八岁的藏族女孩在发放救灾物资时,向结古镇新寨村果吾舍求助。

虽然救护人员听不懂女孩说的话,但他们能感觉到她的急迫。300米外,他们发现在一间倒塌的房子里,一个老人和一个年轻人被压在砖石里,只有胸部以上,无法动弹。

经过简单了解,这是一对爷爷奶奶。幸运的是,他们还活着,但不幸的是,被压了三分之一的屋顶摇摇欲坠。祖孙俩被压在床板下,上面堆着大块的砖头和石头。好几天,他们都是被家人喂饭救命。

包括奥·丁强在内的8名救护队员找来一根木柱支撑屋顶,然后用液压气垫为祖孙俩腾出空间,减轻痛苦。经过1: 20分钟的救援,祖孙俩被救护队员从废墟中挖了出来。

永恒的爱三个男人送他们死去的妻子回家。

据重庆商报报道,他们都是从忠县来玉树打工的重庆人。玉树地震后,他们准备集体用农用车把死去的妻子送回老家安葬,让逝者寻根。这群男人用朴实的语气告诉记者,他们希望用这个行动让妻子在老家安家,也给妻子的家人一个交代。

“我们一起回家吧!”杰森擦去妻子脸上的灰尘后,默默地对她说。张告诉记者,他的妻子许已经怀孕两个月了,但这个家庭的命运却被地震逆转了。

47岁的高传红见了妻子最后一面后,用家里仅剩的白色床单布蒙住了妻子的脸。他不想看到妻子额头上被石头打碎的血红色疤痕。

一向沉默的张抱起妻子的尸体,放在自己的膝盖上,仔细端详了一遍又一遍。这三个人准备用农用车把死去的妻子送回家。

张的手上至今满是血痂。之前,他用双手挖出了在地震中遇难的怀孕妻子许。

杰森说,地震当天早上7点多他正在睡觉,是他的妻子突然把自己叫醒的,才发现地震把他们的土屋都震塌了。“我当时的第一感觉就是,我完了!”就在这时候,张觉得有人突然在背后把他推出了门外。当他意识到的时候,房子已经塌了。推他的人是怀孕近两个月的妻子。“是我怀孕的妻子救了我。”杰森说。

高传红说,妻子和自己一样大,都是重庆忠县人。他们感情深厚,有一个非常聪明的儿子,高永,绰号高世杰。地震发生后,高传宏不顾一切地从废墟中翻出洪水,非常高兴地去玉树县红旗小学找他7岁的孩子高永。他对老乡刘说:“老婆孩子估计没什么事。”

但半小时后,当刘再次见到高传红时,走在街上的高传红看上去“摇摇晃晃,快要摔倒了”。高传宏告诉刘,他的妻子死了,孩子们也找不到了。

“把老婆送回老家后,我就回来找失踪的儿子。”高传宏说。

因为地震后身上没多少钱,三名重庆男子为了送死去的妻子回老家,从倒塌的房间里找出一些10元和20元的纸币,向别人借了一部分,用来收回家的车费和路费,让妻子顺利落叶归根。

当记者问高传红为什么要把妻子送回老家时,高传红说:“我结婚20多年了,我得跟她解释。妻子不能随便埋在陌生的地方。”

山东大学学生会

管理门户,加入集合,免责声明

版权2009?学生会。SDU山东大学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