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论大学中庸
南宋朱从《礼记》、《中庸》和《大学》中选取了两篇文章,与《论语》、《孟子》合为四书。
宋元以后,《大学》和《中庸》成为官方教科书和科举必读书,对古代教育影响很大。它包含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儒家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在中国思想史上影响深远。至今仍有其深刻的教育意义和启蒙价值,堪称源远流长的文化精华。
清华大学2018自主招生考试公告,“人文社会(儒家经典)”专业方向报考要求写道:
热爱中国文化,品行端正,以学习和研究儒家经典为终身事业;我受过系统的教育,会背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里翁堆韵,龙文辨英。有较好的经学基础,能背诵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以及《周易》、《诗经》各一本;本人有文字学基础知识,学过《说文解字》,能写篆书540个部首,能简单解释“六书”。
可见四书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都有很大的影响。
扩展数据:
一、四书的价值
只要说到中国的传统文化,就必须提到“四书”。四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载体,是中国历史文化古籍中的瑰宝。儒家经典“四书”包含着极其广泛而深刻的内容,在世界文化思想史上有着极高的地位。
四书详细记录了中华民族思想文化发展史上最活跃时期的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的史料,以及影响中国文化几千年的孔孟重要哲学思想。
四书对社会规范、人际交往、社会文化都有不可估量的影响。时至今日,四书所包含的内容和哲学思想对我们现代人来说,仍然具有积极的意义和很强的参考价值。
第二,介绍朱等人把孟子、论语、大学和中庸结合在一起。
朱(1130 9月15—1200 4月23日),性格阴暗,人称惠安,后称惠翁,世称朱文公。原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婺源),生于南涧府尤溪(今福建尤溪县)。宋代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派代表人物,儒学大师,佛名朱子。
朱是唯一一个不是孔子亲传弟子,却喜欢去孔庙拜谒的人。他位列大成殿十二哲之列,受到儒家的崇拜。朱是的学生,二程(程颢、程颐)的弟子,与二程并称为学派。朱的理学对元、明、清三代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成为三代的官方哲学。他是中国教育史上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人。
19岁时,朱参加了的进士考试。曾任江西南康总督、福建漳州总督、浙东总督。他为官清廉,推动书院建设。这位官员崇拜桓的考勤制度,并讲学,为皇帝讲课。
朱著有《四书句注》、《太极图注》、《通书注》、《周易读本》、《楚辞注》等著作,后人编纂了《斋藤优子大全》和《斋藤优子象》。其中《四书章句注》成为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配。
百度百科-四书
中国新闻网-高校自主招生门槛大变:清华背诵四书五经、武大取消新概念优先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