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允许我介绍“小麦之父”李振声先生。
李振声长期从事小麦与偃麦草远缘杂交和染色体工程育种的研究,育成了小偃4号、5号、6号等系列小麦品种,并首次创建了蓝色单体小麦系和自花缺失小麦系,建立了小麦异代换系育种的新方法——缺失回交育种法,为小麦染色体工程育种奠定了基础。
饥饿促使他走上了“获取小麦”的道路
“这是我们培育的小偃6号。你看,有嚼劲。”27日,在他的办公室里,李振声从一个小麦标本上摘下一粒小麦种子,整齐地放在门牙上,嚼开后展示给现场的记者看。
晶莹的麦粒引来了巨大的惊喜,李振声的眼中露出了骄傲的神色。这些是他和他的同事们努力培育了20年的优质小麦种子。累计推广面积1.5亿亩以上,小麦产量80亿斤以上。
这位正在与小麦互动的科学家,最初走上“获取小麦”的道路,来源于他早期的饥饿经历。
李振声出生在淄博的农村。小时候家里穷,但作为农民,父母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他先去了私立学校,然后去上学。
可惜13岁时,父亲去世,母亲带着四个孩子,生活越来越艰难。李振声在哥哥的资助下读完了高中二年级,他再也无法支撑下去了。
辍学后,李振声独自一人来到济南,想找人找份工作。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在街上看到山东农学院的招生通知,说可以提供食宿,于是抱着试试看的想法,顺利考到了。
“有饭吃,上大学,这是我过去想都不敢想的。”李振声说,他饿了,知道食物的价值和农业的重要性,所以他特别珍惜这次学习机会。
迄今为止,李振声一直痴迷于两位教授的课程。山东农学院的负责人是原燕京大学的沈守全教授,他给学生上了一门小麦育种的课程,深入浅出,非常吸引人,而另一位教授余松烈教授则生动地讲授了遗传学,使他对这一领域产生了兴趣。
假期回老家时,李振声还把学校培育的几个优良小麦品种介绍到了家里。种植后产量确实比当地老品种高,村民都来换品种了。这让我有了以后从事小麦育种研究的想法。
从草到小麦
1951年,大学毕业时,他幸运地被分配到中科院工作。在北京工作五年后,响应中央支援西北建设的号召,他和课题组13同事一起,被调到位于陕西杨凌的中科院西北农业生物研究所。
事实上,李振声最初研究的是草。在北京期间,他和他的导师、土壤学家冯一起研究通过种草来改良土壤。他曾经采集种植了800多种草,对草的研究有一定的基础。
到达西北后正赶上西北小麦条锈病流行,导致减产20%至30%。
当时只有26岁的李振声非常担心。他决定从事小麦改良研究,为农民培育优良的抗病小麦。
“农民种了几千年的小麦,小麦还是那么弱病,杂草却无人问津,反而长势良好。”研究过草的李振声想知道是否有可能通过将小麦与天然牧草杂交来培育一种抗病能力强的小麦品种。
当时小麦条锈病流行的原因是病原体突变速度快,育种速度慢,即培育一个小麦新品种需要8年时间,而条锈病平均5.5年就能出一个品种,这在当时成为世界性难题。在这种情况下,李振声提出了通过远缘杂交将禾本科植物的抗病基因转移到小麦上,培育具有持久抗病性的小麦品种的设想。这个想法得到了当时权威植物学家文和植物病理学家的支持。李东阳振声进行了50年的研究。
“远近结合”避免冲击
当时中国还没有人试图把不相干的草和小麦杂交。
研究了第一代杂草与小麦的杂交品种。这种叫做杂交一代的东西看起来一点也不像小麦,而只是像杂草。而且这种杂交是不育远缘杂交,还面临着杂交不亲和和后代“疯狂分离”的问题。
当时,这项研究被许多人视为一项艰巨的任务。李振声说他当时不知道。而且最让人担心的是,由于这项研究很难出成果,他还面临着“研究工作脱离实际”的批评。
当他的研究进行到第八年时,当时的“社会教育运动”开始了,他受到了批评。有人说他的研究已经进行了八年,但是没有任何成果。他脱离现实,想让他放弃。“当时看到已经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怎么忍心放弃?”李振声说他的哲学知识和研究方法帮助了他。
李振声说,他采用了一点哲学手法,“远近结合”——他在做麦草杂交研究的时候,心里感到不确定,于是同时进行了常规的小麦品种杂交育种。到1964,他育成的生选5号、6号已在生产上推广应用。所以专案组最后说,毕竟他有两个品种在生产中发挥作用,不能说他的工作脱离实际。只有这样才能过关。
到1979,李振声的研究终于取得突破,由他培育的小偃6号大面积推广成功,具有持久抗病、高产、稳产、优质等品质。当时陕西农村流传着“要吃面条,要种小偃”的说法,导致小偃6号没有得到推广。
小偃6号已成为我国小麦育种的重要骨干亲本,衍生品种近50个,推广面积超过3亿亩。小麦增产6543.8+05亿斤以上。
真正得分的是农民。
事实上,从1978年到1998年,李振声和他的同事们培育的大量优良小麦品种为中国近20年来粮食产量的大规模增加做出了贡献。
一组数据显示,从1978到1998,中国水稻总产量增加627亿公斤,小麦总产量增加694亿公斤,超过水稻。
小偃6号的育种过程长达23年,别人很难重复。于是李振声将染色体工程技术引入小麦育种领域,建立了无体回交方法,将远缘杂交育种时间缩短到三年半,为染色体工程育种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这项创新引起了国际染色体工程界的关注。美国遗传学会主席西尔斯等知名专家提议,1986年第一届植物染色体工程国际会议在Xi安召开,以便看到他在李振声试验田的成果。
此时,李振声已经成名,各种奖励接踵而至。但是李振声仍然最热衷于去地里看小麦。他说:“真正给我打分的是农民。”
李振声非常清楚食物的重要性。20世纪80年代,中国经历了自1984以来的三年粮食生产停顿期。三年时间,粮食没有增加,人口却增加了5000多万。政府急于找到一个解决办法来打破这种混乱局面。在这种情况下,他和科学院的农业专家,经过三个月的考察,提出了黄淮海中低产田治理方案。
中国粮食从8000亿斤增长到9000亿斤的时候,黄淮海地区增长504.8亿斤,占了一半。
自那时以来,李振声在许多场合提出了粮食安全问题。2004年,中国粮食连续五年下降。他在人文论坛上发表了题为《恢复生产粮食,时不我待》的演讲,受到各方关注。
后来由于中央政府采取了有利的支农措施,连续三年实现恢复性增长,2006年粮食产量近1万亿斤。
这位老人很清楚中国人的食物问题是世界上的一个大问题。2005年4月,他在博鳌论坛发表演讲,回应美国人莱斯特·布朗的畅销书《谁来养活中国?十年前。”,“我们应该告诉世界真相,中国人民可以养活自己!现在,在未来,我们相信,随着中国正确的政策、科技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我们将能够养活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