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家新大学

开题报告:

研究课题:20世纪20年代德国文学的汉译。

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以及研究现状。

上海外国语大学魏茂平先生曾写过一篇《德国文学汉译史考证——晚清民国》,2004年由上海外国教育学会出版。作者偶然在图书馆看到的,这就是题目的由来。在引言中提到,虽然近20年来学术界对中国翻译文学史的论述颇有建树,但关于单一语种的详实史料却很少(英语和日语可能被看好,但其他小语种的情况堪忧)。这也成为了魏老师写这本书的原因。但同时,魏先生也在后记中表示遗憾:其图书来源基本限于上海主要图书馆,且受我国现行图书馆制度和书目编纂水平的限制,难免有疏漏,有时也有不准确之处,尤其是散见于各地报刊的译文和注释,查询起来相当困难。

同年,四川外国语大学莫光华教授在《外国文学研究》第一刊《中德比较文学研究二十年》中指出,“在比较文学领域,德国文学翻译的理论研究就整体水平而言可以说是空白,尤其是与国内其他外文文学翻译研究的火爆场面相比”。德汉翻译研究的缺席,恐怕与中德翻译文学史的不梳理有很大关系。

此外,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语研究所叶娟先生也为魏先生的书在《中华读书报》上撰文《德国文学汉译的意义》:

正如一些评论者所指出的,我们必须关注晚清以来的两大背景。纵向是传统的延续,横向是西学东渐。西学东渐是一个重要的过滤器和输入口,这就是翻译。如果不高度重视这一因素,就很难深刻理解“现代中国”的形成和建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清理近代以来的中国翻译史是极其必要的。"

叶娟先生的批评文章的初衷,显然是想通过这本书的出版,引起学术界对德国文学汉译史的重视和深入研究。不幸的是,这种努力似乎没有多少人响应。魏先生的著作出版后,德国文学的中国译介史鲜有专著出现,只有几篇名字耳熟能详的短文偶尔见诸报端。于是在2006年,叶娟先生在《中国早期德国文学史的若干问题》一文中,又旧事重提:“中国的德国文学史研究,至今还只是‘萧何只是露了个尖角’,大量史实失传,需要有人去仔细搜集,仔细考察鉴别,掸去灰尘,还原历史的面貌。”但是,不知道这一块的不足是还在研究中,还是再次搁置。

2.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思路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有一个想法,能不能把魏老师的研究尽量细化,尽可能深入下去?以作者目前的学术水平和西苑项目的时间节点来做一个全面的提炼和深入的研究可能不太现实,但是做一个十年之内的德国文学汉译的研究可能是可行的。作为德国语言文学系的学生,我们也期待通过这个项目的实践,为中国的德国文学史研究尽一份绵薄之力。

在此基础上,我们选择了魏先生称之为德国文学汉译“高潮的到来”的20世纪20年代,也并非没有经过深思熟虑。

据魏茂平先生在书中统计,20世纪20年代,中国出版的德国文学中译本有58种,其中上海出版的有53种。从出版数量上看,无论是战争文学兴盛的30年代,甚至是出版业因时局遭受重创的40年代,都比20年代大。

然而,20世纪20年代这十年翻译活动的意义,不同于后来的翻译,在于许多在德国本土语境中具有重要意义的,或者在被引入现代中国语境后已经或仍在中国产生重大影响的作者,都是第一次被翻译成中文或者他们的作品首先被大量翻译。这种特殊性为我们提出的许多问题的价值增加了筹码。

在这些作者中,只有我们熟悉的歌德、格林兄弟(当时也译为格莱姆或格尔木)、海涅、尼采、施(有时译为斯特罗姆、斯特罗姆等。)、莱辛(翻译成Lyson)、茨威格等。还有一些名字,在他们的第一个中译本昙花一现后,就从民国甚至今天的中国翻译圈消失了。

当时的翻译是什么身份?介绍具体作家是一种什么心态?选择作品的标准是什么?引进对当时的中国社会有什么影响?这种影响程度与作者当时在德国语境或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相称吗,与他今天在中国的影响力相比如何?沉默的冷遇或者强烈的仰慕有什么含义?德中报刊书评对这些作者在中国语境下的接受史产生了什么影响?德国语言文学作为一门学科在当时中国的发展(参考书的出现,德语教材和学科术语的形成,还是这门学科的形成?对德国文学翻译成中文有什么影响?

同时,20世纪20年代也是中国近代史上紧张的十年。

中国人民的团结救国在这十年达到了高潮:中国的建立,中美第一次合作,黄埔军校的建立,五卅运动的爆发,国民革命的开始和失败。在此之前,始于1915的新文化运动,经过学者们多年的努力,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那么德中关系对这十年的翻译史有指导作用吗?有哪些直接从德语翻译过来的作品?有哪些作品被翻译成日文或英文?德国古典文学和当代文学的译介分别是什么?

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在开始研究的时候需要反复考虑的。

三。项目的创新点和难点

就创新而言,这个课题的意义和研究现状其实在上面的讨论中已经涉及到了,这里就不赘述了。我们用一句话简单概括一下:德国文学的中国翻译史领域,迄今为止学术界很少涉及,应该说是一块极具开拓价值的沃土。

但是这样的选题对我们来说是一项费力的工作。

首先,要让这门学科有价值,符合学术规范,会涉及到很多历史专业的基础知识,比如史料的鉴别、历史研究方法、历史基本理论等。这对于复旦德语系的学生来说是不好的。虽然两人高考都选了历史,但对严格意义上的历史研究几乎完全陌生。好在出于个人兴趣的考虑,我们在大学两年的时间里选修了历史系的很多专业课,比如吴的《十五世纪以前的世界》,金寿福(旧约)的《原始史学指南》,邹振环(中国历史文选)的《原始史学指南》,韩生的《东亚文明的历史进程》,还有很多历史老师一起开课。张青老师的《中国现代学科的形成》可以说是直接激励我们确立这一学科方向的诱因。其实我当初定这个题目的时候,就想着做一个跨学科的研究。与此研究相关的学科素养,可能确实偏向历史,甚至偏离了自己的专业。就研究方法而言,与近两年德语语言学习基础关系不大。这个专业带来的语言能力,起到的几乎是纯工具性的作用。但如果这个研究的结果不出所料的话,应该说从中国德国文学史或者中德关系的角度来看还是挺有意义的。在学习这样一门学科的时候,语言成为了我们俩相对于历史专业学生的一大优势。

此外,寻找原始文件也是一个大问题。在《德国文学汉译史(清末民国)》的考证中,魏茂平先生也为查找资料的困难而头疼,直言“因为怕路途的艰辛和查阅的困难,所以一开始没想到会把国内各大图书馆都逛遍”。但是,我们相信这一点总是可以靠人力克服的。毕竟我们是精力充沛的年轻人,我们会利用假期时间,尽可能多的跑全国各大高校的资料室和相关城市的图书馆。而且我们有足够的耐心,我们总能挖出一点新的文献和史料。此外,在考证附录中,魏先生列举了《德国文学及评论汉译书目》、《德国文学作品汉译书目》、《德国文学史及评论书目》。出版时间、出版社、译者历历在目,为我们的史料查找和考证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因此,尽管困难重重,我们仍然认为在魏先生研究的基础上收集原始文献是可行的。

叶隽先生的《中国文化中的“世界精神”——德国文学中的中国图景及其思想史意义》谈到:

从求真的角度看,历史学强调“历史考证”的意义在于重视一种知识意义上的渐进积累,因为称之为正义是站不住脚的。但真正的历史学家往往不看重这一点,而是说:“学文章,聪明分辨,不足以维持天下;故持天下者,有知也。”

其实任何学术研究都应该是这样的。在阅读了大量前人的研究和原始资料后,如果能从一个新颖的角度出发,进行整合和梳理,提出自己独特的观点,是整个研究的最大价值,但也是最大的难点。但是有没有这个认识,不是我们敢乱说的。

四。项目的预期结果:

寻找一些新的史料,详细整理10年的德汉翻译史料,试图解决上面提到的一系列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完成结论性论文。

动词 (verb的缩写)参考资料:

叶娟,《现代学术视野中的德国学者》,同济大学出版社

同济?德国文化系列

叶娟,《另一种西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德国研究系列

中国对德国文学影响的历史叙述魏茂平,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德国文学汉译史考证(清末民国)魏茂平,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外国的呼唤——德国作家与中国文化宁夏人民出版社魏茂平、马嘉欣、夏征

中德文学关系研究文集:魏茂平,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德)k。

《石诗化小说选》由江苏人民出版社杨翻译。

歌德与中国三联书店杨

陈泉,辽宁教育出版社,中德文学研究

中国现代期刊目录(3卷6册)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图书馆

中国现代文学系?史料索引集(1840——1919)魏绍昌,上海书店出版社

中国现代文学系?施蛰存,上海书店,翻译文学集

《中国现代文学期刊目录》(上、下册)天津人民出版社,汤原等。

中国翻译词典湖北教育出版社。

民国时期总书目?外国文学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北京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