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有趣地名的由来
武昌:三国时期,孙权在今湖北建都,取名武昌,不久在今蛇山建城,名夏口;公元280年,金朝将江夏县改为五常县,也就是今天五常市名称的开始,后来一直改名为江夏,直到清末。武昌府建立于康熙。辛亥革命后,江夏县改为武昌县,武昌成为正式名称。?
汉口:南北朝时期,汉口作为地名出现在史籍中。今天的汉口其实只有500多年的历史,始于明朝成化年间汉水改道。汉水最初是从龟山以南注入长江,成化年间其主流是从龟山以北的姬家嘴注入长江。汉水改道后,低洼荒地发展成为汉口,与河南朱仙、江西景德镇、广东佛山并称为四大名镇。鸦片战争后,汉口开埠通商,发展更加迅速。?
汉阳:公元606年,隋大业二年,汉津县改为汉阳县,汉阳之名始。唐朝县治迁至汉阳市后,发展迅速。1927年初,武汉国民政府将武昌和汉口(隶属汉阳县)合并为首都,命名为武汉。今天,由武昌、汉口、汉阳组成的“武汉城”只有74年的历史。
沂源路到浏河路的路名变更
汉口江沿岸有六个很有特色的路名,分别是一元路、二窑路、三阳路、四维路、五福路和六合路。
这六条道路原本是直通德租界码头的道路,与姜妍路垂直。在德租界时期,这六条路有双重名称。对于德国人来说,这六条路是以德国殖民者的名字命名的。比如,好街叫奥古斯塔街,府街叫维多利亚街,路街叫乌特森街,寿街叫年街,包街叫卡罗滕街,实街叫多萝西街。
有意思的是,对于中国人来说,德租界采取了另一种命名方式,即将这六条街的德语音译稍作改动,用符合中国风俗习惯的吉祥文字命名,使道路的名称具有了浓厚的中国民俗和庆典意识,即濠街、府街、陆街、寿街、宝街、石街。挺有特色的。
那么,这六条路的名字是什么时候更名为一元路到浏河路的呢?据武汉地名记载,1926年国民革命军进入武汉后,国民政府赋予这六条路新的含义。取“统一起步,万象更新”之意,郝街更名为统一路;将杰夫改名为二窑路,有“白昼与月光”之意;取“三阳开泰”之意,鲁街改名为三阳路;将寿街改名为“四维路”,有“国四维”之意;取“长寿、富贵、健康、道德、生命如五福”之意,将解宝更名为五福路;实街更名为六合路,有“六合一泉”“天地四方为六合”之意。长期以来,大部分涉及这六条路名的文章都是按照这个说法来写的。似乎已成定局。
近年来,作者的《汉口租界记录》写作组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和历史地图,发现这种说法是真实的。1917年收回德租界。1918,租界里的名字变了。虽然没有确切的数据证明这六个路名是在1918变更的,但是阅读湖北省陆军勘测局在1922年5月绘制的《武汉三镇市场图》,这六个路名早已出现在地图上。因此,可以说这六个路名并不是国民政府命名的,它们的出现时间比国民政府到达汉朝的时间早了四年。
所以,这六条路名的变迁历史不应该被赋予政治色彩,而应该回归历史的本来面目,即这六条路名至少在1922之前就存在了。
这篇文章发表在黄鹤楼版
三层建筑
三楼位于武昌城北,指和平大道与新河街交叉口。这个地区过去是一片池塘荒地。清末,新和岛的居民越来越多,逐渐形成了武昌以外的集市贸易场所。1912年,从事建筑行业的资本家余兴龙在今天的和平大道445号建了一座砖木结构的三层楼房,底层是杂货和棺材铺,二楼是茶馆,三楼是评书和皮影戏剧场。他的生意蒸蒸日上,他也很出名。这座三层小楼矗立在周围平房的草棚上,十分突出,成为这个地区的显著标志。人们于是把这个区域称为三层楼。解放后扩建和平大道时,原建筑已被拆除,但三层小楼仍是这一地区的名称。武昌到红港城的16路公交车在这里有一个三层的车站。附近有一条小街,现在还叫三层街。
水果湖
水果湖是指五常市东北部东湖附近的一大片区域,现为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所在地。
水果湖不产水果。原来是一片荒山野岭,沟壑纵横,农田菜地不多。每当下雨的时候,丘陵地带的雨水就沿着沟壑汇集到这里的湖的分支,通过这个出水口流入东湖,所以人们把东湖的这个分支叫做水口湖。久而久之,谐音变成了水果湖。
水果湖边有一个鹰台,相传是唐代诗人李白放鹰的地方。解放后,这里发现了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出土了石斧、铁锹、稻壳烧土和陶器器皿,表明四五千年前就有人类在武汉生活繁衍。现在这一带都是高楼大厦,红山宾馆,电信中心大楼,计量中心大楼。
司门口
司门口是武昌解放路和朱敏路交叉口的统称。武昌区人民政府,位于千十字路口西北,明清时期为湖北市使署衙门,即藩属衙门,又称藩属衙门,俗称藩属署。衙门坐北朝南,大门对着长街,也就是现在的解放路。
历史上的长街被蛇山挡住,停在蛇山南麓。从蛇山北边到藩衙门门口的那条街叫司门口。明末,人们迷信风水。他们想通过破坏龟蛇二山的卫生来保存大明山,挖通蛇山(同时砍掉龟头),把长街延伸到藩衙门门口,但他们还是习惯把山的北部称为司门口。1935扩建道路时,北端开辟了老藩衙门,将道路延伸至中山路,中间切开蛇山,并在上面搭上钢筋混凝土蛇山桥,使公司大门的通称延伸至蛇山以南,几乎包括了今天解放路的主要商业闹市区。
骑兵训练场
骑兵训练场位于武昌城中部,东起蛇洞,延伸至武昌路,南至骑兵训练场小学,西至湖北战区,北至蛇山南麓。它是一个众所周知的广场,东西长100米,南北宽300米。武罗路从此点出发,横穿广场中部,向东延伸,西北与长江大桥引路相接,西南与彭路相接,是连接武汉三镇的主干道。
清朝初年,明朝总督刘兆林在楚宫东建了一个练武场。球场上有一个武馆,是举行武术考试的地方。解放后,写作时变“厂”为“田”已是既定。
在过去的300年里,这里发生了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1688年6月,武昌发生兵变,夏凤龙被选为总统的军事元帅,总部设在马跃工厂。1853年1月,天国攻占武昌,在马跃工厂的塔楼上宣讲革命真理。辛亥革命时,武昌起义军政府在跃马场北的红楼成立,在南塔祭奠将领,黄兴任战时总司令。五四运动期间,成千上万的学生在马跃工厂举行集会和示威游行。北伐军攻占武昌城后,武昌人聚集在此庆祝北伐胜利。此后,它一直是人们庆祝抗日战争胜利和武汉解放的地方。1981年,这里举行了纪念辛亥革命70周年的盛大活动。
杜福迪
杜甫大堤位于武昌解放路北段西侧,胡俟原位于其东。清代建于此处,离杜甫衙门近,故名杜甫堤,又称杜甫堤。清朝末年,沿堤形成居民区,称为都府第街,人们仍习惯称之为都府第。街道南北走向,南起自由路,北至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门口。它长560米,宽6到10米。这条街41号是1927年上半年毛泽东主持农业讲座的地方,著名的《湖南农民运动调查报告》就写在这里。蔡和森、彭湃、杨开慧、夏、毛泽覃等都曾在此居住。这条街10号原是武昌师范学院附属小学,是1924年武汉地委书记陈潭秋故居。1927年4月27日,中国共产党第五次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这里召开。现为中华路中学、江汉大学武昌分校校址。
积玉桥
虞姬桥一般指武昌解放路北端以东的中山路南北两侧,东至胡莎北巷,南至德胜桥(街)北端,北至和平大道与一马路交叉口。这个地区过去有一座桥。《江夏县志》记载为鲫鱼桥,建于清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是一座石桥,内室十余尺。每年夏天湖水上涨的时候,附近的居民就在桥洞处鱼虾,钓到的鱼大多是鲫鱼,所以这座桥就叫鲫鱼桥,泛指附近的土地。后来成为运送铸造铜元材料的车辆到铜元局的必经之地,于是取了积金积玉之意,把鲤鱼桥变成了玉桥。1931年,石桥被毁;1934改建为钢筋混凝土墩木桥面桥梁;1938年,又被破坏了;现在只剩下桥基,依稀可以辨认。积玉桥作为该地区的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养元”变成了养元
杨园街位于武昌和平大道。
据考证,清朝时,有个洋人在武昌桥村(原铁路医院门诊部)建了一座花园,称为洋园。后来,外国花园成了张学良的旅行花园,但“外国花园”的名字一直没变。
60年代初,养元改名养元,一直沿用至今。原来外国人建的四栋楼,现在是铁道部第四设计院的办公室。杨园街由此得名。
花桥
花桥位于汉口解放公园路西北端。据说原来黄孝河上有一座木桥,两边是雕花板,俗称“花桥”。花桥的名字由此而来。
1965年,这里修建了一座钢筋混凝土桥,桥长19.2米,桥宽4.02米。桥台由砂浆块制成,可用于载重八吨以下的汽车。
后来为了根治黄河,把整个河道改成了地下暗渠,修建了汉口第四条主干道——建设大道。这座水泥桥也被拆了,没留下痕迹。
现在,虽然这两座桥已经不存在了,但是华侨这个名字一直沿用到今天。
户部巷为何得名?
关于户部巷命名的由来,民间有很多传说,比较可信的是:明清时期,武昌有很多衙门。今司门口附近,曾是武昌中央政府衙门的办公地点,故称“司门口”。布政司掌管钱粮户籍,民间称之为“户部”。明清时期,户部巷是东部的诸侯库,是布政司的金库,也是存放钱粮的粮库。户部巷以西是五常府粮库所在地。户部巷位于两个仓库中间,因此得名。
据估计,户部巷至少有400年的历史。
沁园路变成沁园路
沁园路位于长江二桥南侧,连接友谊大道、和平大道、临江大道。
沁园路的由来源于一个典故:清末民初,富商任桐在武昌居住。因为他喜欢胡莎湖的景色,他在胡莎湖的西边建了一个花园,并把它命名为沁园。后来,任通在沁园附近开辟了另一条与胡莎湖相连的道路,命名为沁园路。
后来沁园逐渐废弃,沁园路也被误传为沁园路。
江汉王朝的宗官
宗关因汉口生意兴隆而得名。
明清以来,汉口商业贸易日益繁荣,大米、牛皮、茶叶等交易吞吐量居全国之首。这么肥的位置哪个不垂涎?中国做生意的方式一直有个“扎堆”的好习惯:生意越红火,越有竞争力,越容易赚钱。这就是行商坐贾所谓“卖货堆积如山”的效果。商人云集,商机相互碰撞,货物顺畅流动,财源滚滚而来,住在庙里的“肉食者”“闻香下马”,在这里设关收税,分一杯羹,也是情理之中。清朝初年,武汉有有四个“关”:武昌关、汉阳朝关、汉口宗关和汉关。四关三镇,汉口有一半。其中汉口韩关原名下关;宗关位于上游,汉口镇以西5里,名为上官。收税员的荷包暖暖的,代表着文化和文化:汉口这第一关,就为我们锁定了一大笔钱,总不能一直这么嚷嚷吧?不是有句优雅的话叫“江汉朝宗”吗?对,就叫这个上官总管吧!这个情节发生在某年某月某日,涉及到某个人,但很难考证。如果有人知道,披露也可以作为我们城市历史的补充。
建关之初,由于汉水流域尤其是江汉平原历来是富庶之地,武汉地处水陆十字路口,且当时铁路未通,特许货物多走水路,汉水载货船只多停靠宗关纳税交易。宗关有许多客栈、茶馆、酒楼、戏院、私宅、商家,甚至妓院,也有“拜宗”之意。于是,人气日益旺起来,从单纯的清税变成了热闹的码头集镇。京汉铁路开通后,作为“关隘”的宗关越来越差。作为码头渡轮和拥挤的居民区,它仍然是热闹的。
现在站在宗关所在的汉江上,宗关当年密不可分,码头渡口也无人问津;只有汹涌澎湃的汉水,满怀着对长江的柔情,经过千里的长途跋涉,扑进了大江的怀抱,疲惫而激动,完成了拜宗的夙愿。
失去一个知音——钟家村
在汉阳北城巷走了不到30米的坡,就是钟家村。
钟家村与一个美丽的传说有关——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位伟大的音乐家钟子期隐居在汉阳古城。一天,乐师钟在龟山脚下拾柴,把柴捆在背上,停在河边。突然,一缕音乐在我耳边袅袅升起。钟子期是一个有眼光的人。听着听着,我听到了山川的神韵,不禁惊呼。这一声叹息无关紧要,它引出了钢琴演奏者俞伯牙。这个博雅是个骄傲的人。聊了一会儿,他就把樵夫当成了知音。一年后,回访了的隐居地,却不知苍天不是假的,钟已经去世了。当时的场景应该是:悲伤催激情,博雅奏响了知音的序曲,下船解开,含泪离去。在去渡口的路上,博雅久久地摩挲着古琴,认为钢琴和竖琴是和谐的。有知音的时候,世上就没有知音了。你要钢琴做什么?我叹了一口气,把钢琴摔在了一块多岩石上!
与这个传说有关的三个地方都有相关的地名:钟子期隐居的地方,就是俞伯牙失去知音的村子,叫钟家村;两个知心朋友互相学习的地方叫琴台;俞伯牙绝望的断琴摆渡叫钢琴断裂...
回到钟家村。参观钟子期的僻静之处。传说北城巷右手边是凤凰山,凤凰山西南,龟山和凤凰山之间,有一座小山——钟家山,是钟子期造屋的地方。
可惜凤凰山虽然建筑林立,但毕竟山形犹存;桂山也是满眼绿;然而,钟家山早已不在。所以老云,五十年代有钟山,山脚下有荷塘,春天有荷花,夏天有荷花,秋天有莲藕,是一景,是蚊蚋的天堂。修建长江第一桥时,铲山填塘,从这里由东向西修建汉阳大道,东至江边,西至十里铺;在大道北侧建一组建筑群;这座桥建好的时候有很多苏联专家,建筑里有红瓦红墙,有些斯拉夫的味道,吸引了人们好几年的目光。因为这栋居民楼位于古钟家村的废墟上,所以也沿用了钟家村的名字。后来汉阳商场路口一带叫钟家村。
四官殿
四官庙确实是更早的寺庙。庙里确实有庙,庙里也确实供奉着四位“官”——天、地、水、火。
四官殿始建于清朝顺治年间,康熙六年重修。《杨光杂记》的作者刘叙述,他在康熙三十年游览汉口时,寺关庙内有祠庙,寺内还供奉着“四官”。后来,鉴于四官殿一带茅屋、板房多,火灾频发,当局想有所作为,下令:一是拆除茅屋、板房,全部重建瓦房;第二,集资重建四关庙,作为供奉火官,也就是火神祝融的地方。不过,虽然精简了祭拜对象的设立,去掉了四分之三的“职位”,但寺庙的名称依然如故。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康熙二十六年(1687),这座重建的专门祭祀火神的寺庙被一场大火烧成了粉末,创造了“大火烧毁火神庙”的奇迹。
这是火神之间的“交火”,还是因为火神不满修复者的旧瓶新酒,不改庙名?我不知道。但是,从此以后,四官堂就不存在了。但“四官殿”一词作为武汉的地名,沿用至今。
还有,当年的“二十里长街八码头”,作为象征汉口繁华的八大码头之一,四官堂是唯一一个专门用于过长江的码头。在这里,密集的房屋和繁荣的商业贸易,不用多说;逢年过节,这里还会展示具有地域风情的民俗文化,纯正的中国风味,尤其难能可贵。比如元宵节前后,孩子们提着灯笼在街上游行,童趣盎然,是丰收的标志,也是最美的场景。存仁巷等四关寺周围,有许多能工巧匠,用竹纸糊成的鱼、虫、兔、狗等各种动物灯笼栩栩如生,可以摇头摆尾。独特的是,卖家哭,不是喊灯笼,而是喊:“活着,活着!””路人听了叫卖,停了一会儿,大都笑了。久而久之,这个“活”就成了四大官厅的代名词。这就诞生了一句歇后语:“四关庙里的东西都是活的!“也没错。四观寺做的那些“活”东西,真的是“活的活动”,不是实心的玩意儿!
四关庙有“活”的历史,但四关庙真正能唱出“活,活”的恐怕还是那一刻:四关庙之上,龙王庙在一线,大堤如山水;江潭生公园四官殿下方;由此,四观寺可以自豪地说:我不需要祭祀任何官员。你的家人已经看到了我“活生生的”眼睛,他们已经在用各种方式“色迷迷”你的家人了...
百年纪念就在眼前——千家街
走在武昌钱家街的人群中,闻着闹市酿造的浓浓的街味,突然想起了张之洞:如果张之洞还活着,他会走在自己设置的街上吗?
用手指算,钱家街快100岁了。
19年底到20世纪初,为了实现洋务救国的梦想,张之洞在湖北辗转反侧了一段时间:成立丝麻四局,启动湖北国有纺织业;开矿办钢厂,奠定湖北重工业基础;造枪,造枪,造子弹,发展军事工业;修铁路,办作坊,关注民生...
钱家街是张之洞关注民生、繁荣市场伟大计划的组成部分:约1906。为了方便粤汉铁路武昌火车站的交通,张之洞下令拆毁武昌城墙,在金炮学堂东门附近增设新的城门——桐乡门,并在桐乡门附近开辟集市。计划为钱家街安置数千户家庭...
这条街南临火车站,西临临江大道。水陆交通重要时,水陆交通也方便。张之洞虽然不熟悉风水阴阳,但却是一个帮助过国家和世界的人才。他确信这是一个开始的地方。可惜清朝留下的是一副病入膏肓的骨架,就像风中的蜡烛,就算朝廷里全是张之洞这样的特工也无济于事。从钱家街到张之洞去世,不到1000家。但他老人家当年办的教育和实业,产生了一些违背他老人家本意的结果:在他送出国留学的学生中,有几个男人和朝廷过不去。回国后,他们去了他老人家办的新军营,集合了所有的人,然后去了他老人家办的军工厂,拖枪拖炮,把他老人家极力保护的清朝推了个底朝天——历史记住了这一天:武昌首义。
如今,东临中山路,西临临江大道,南接省立保育院,北接武罗路,总长1100米的千条街道早已超过千米,是武昌区著名的闹市。张之洞老人当年奋斗的痕迹早已荡然无存;就连冯玉祥将军在1937临时居住的福音堂也没有宣传。只有辖区内的华师大一附中享有很高的声誉,享誉海内外...
恍惚中,听起来像是自然——有的人死了,他却还活着;有些人活着,但他已经死了...张之洞死了。我想知道他是否还活着?
据史书记载,张之洞生前作为政府官员,经手钱财上亿!但他死了,家里也没有多余的钱,连丧事都没有,还是几个孝顺的学生,东拼西凑,让他安息。在这种观点下,张之洞应该是活着的,就像他立下的千条街一样,活得好好的。
古韵醇厚——昙华林
按照文言文“花”“花”的说法,昙华林就是昙花林。在武昌昙华林,连昙花都没有,更别说昙花林了。但是,无论如何,昙华林之所以是昙华林,总是和花有关系的。
据说这里以前有很多小院落,居民擅长种植昙花,因此得名;另外,这个顾香家喜欢种花。花开的时候,他们把祭坛放在户外。故一坛一花,一坛一花,成林,故名。
事实上,经过岁月的揉搓,人们关注的往往不再是历史的整体或全景,而是一些被筛选下来的历史片段的魅力。
昙华林就是一个例子。
昙华林,花园山以南,蟹点以北;青瓦小院,依山而建;房屋分散,参差不齐;吴彤的小院,花岗岩的幽道,会让人洗去浮躁都市的浮躁情怀。
在昙华林,你能品味和欣赏到的,是一首充满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积淀的古韵。这种说不出的魅力,在武汉三镇的星光小巷里,是一个稀罕物。
比如我们可以忘记,昙华林位于武昌区东北部,花园山南麓,东西走向,因为这些可能是地理学家的事;我们不用记住昙华林西起德胜桥北段,东至中山路,全长1,200m,宽3m,沥青路面,门牌号:1-166,因为这些可能是市政或民政部门的事。但与谭有关的一些历史片段,例如,这里曾是早期革命团体“日本知会”和“戚颖学会”的活动基地,这些社团中有不少人为自由和激情而慨叹,甚至慷慨献出生命;还有1938年,时任国民政府军委政治部三馆主任的浪漫主义诗人、学者、革命家郭沫若带领一批宣传员来到昙华林83号夏斗寅的寓所,那位热血青年和著名诗人、学者演绎的故事一定很棒...
至此,谭和它所依附的昙花被同样的命运分开了——昙花易腐,谭永生。
事实是,谭是清代的顾湘,至今已有数百年历史。
在摩天大楼的缝隙中,有一个叫昙华林的地方散发着纯正的历史芬芳,这对于武汉来说,真是万幸。
保卫汉口-包华街
包华街有一个响亮而庄严的名字。
科宝华街本身一点也不气派:它位于汉口中山大道北侧,隶属江岸区大支街,南起中山大道南靖路口,东北至黄石路口,不过200米长。在武汉,这样的“身体”实在是太不起眼了。
包华街的命名和出名,源于汉口的租界。
公元1861年3月12日,一个名叫巴斯贾里的英国人,以自己的炮舰在江边“撑腰”,在汉口得意地绕了一圈:从江边的花楼街向东八尺,到坎罗吉河滨卡的东角,圈长25尺,168。英国人占了先机,其他高鼻凹眼也不甘落后!由此,17个国家先后在汉口通商,设立9个领事馆,在英、俄、法、德、日设立5个租界。结果汉口,从新生路(现在的江汉路)开始,到沙包一元路临江,就被这些和汉口人没有任何关系的外地人瓜分了!
强盗很少满足。在汉口有了自己的租界30年,也就是1898之后,英国人狂妄地将租界向北延伸,一直延伸到后塍路(今中山大道)。由于汉口人的反抗,英国人以租界安全为由,在租界与中国边境之间修建了围墙。1901,拆除围栏,修建坚固围栏。
这面墙是劫匪抢劫成功后会鄙视和歧视被抢者的标志。
这堵墙,从合作路(原分界路)到江汉路中国银行,就像一根吞不下去又吐不出来的刺,一直扎在汉口人的心里。
1923年,汉口地王刘新生与汉口“华商会”的商人一起,集资买下黄石路、宝成路一带的土地,在汉口建设“样板区”,为了与租界势力抗衡,又提出了拆墙的建议。几经周折,当时的市政府与英国工业部多次交涉,订立合同:政府承担拆墙填土的工程费用,每年补贴英租界修马路3500两白银,换取1930年拆除围墙!
屈辱是有点屈辱,毕竟喉咙里的刺已经拔掉了。
为了纪念这段坎坷的历史,沿墙的破烂路段被命名为“包华街”,这也是汉口人“保卫中国”意图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