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先学习、课内反馈和课后发展

“学案”教学模式的实施可分为以下几个环节:一、指导学生根据学案认真预习——学案课前预习是“学案”教学法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它不仅充分体现了学案的学习指导功能,也是实现“主体先行”的关键环节。老师会提前把学习计划发给学生。学生将以学习计划为依据,围绕学习目标和学习难点,主动阅读教材、查阅资料和探索实验,在尝试中获取知识,提高主动学习能力。比如在学习碱的化学性质时,因为学生已经学习了酸的性质,所以可以进行对比和预习。2.根据疑难信息的反馈,讨论解惑——以案例为基础。课堂上,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课前预习交流,了解学生预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尝试中遇到困难时会主动寻求他人的帮助。于是,学习变成了自己的需求,从“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靠合作来探索和解决问题。教师可以针对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通过个别发言、小组讨论、班级辩证法等多种讨论方式,引导学生相互启发,消化个别疑惑。3.老师善于讲课,开导我——在案例学习课上,老师能根据学生自主学习的信息反馈,准确把握学习情况,进行讲课和指导。准确地说,对于疑难问题,教师要针对其疑惑,理清思路,讲道理,以问题为案例,从个别问题中推导出解题的一般规律,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教学目的。比如在研究氢氧化钠和盐酸的反应时,可以指导学生推导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这样,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可以总结新旧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指导,在学生讨论解惑的过程中,教师参与其中,适时的指导、启发和引导。4.j .总结归纳。形成网络——以案促学后,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规律、思路、解题方法和技巧,将知识梳理成线,形成网络,加深记忆;教师及时总结本节中容易出错、混漏的知识点,从而对学生的学习起到指导作用。比如在学习酸(酸性氧化物)和碱(碱性氧化物)的反应时,经常要让学生总结,形成物质网络。5.课堂上的标准训练,知识转移和扩展——教师可以使用学习计划中设计的典型练习来训练学生。老师收集答案信息,然后展示参考答案,小组讨论,老师点评,围绕解决问题的思路。对于学生的问题,老师可以及时补充练习,给学生内化的机会。6.安排课后习题或课外实践活动课后学习活动可以设计1-2个指向本节课学习内容的探究题,也可以设计一个学习内容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的专项实践活动。在学习计划上设计课后学习活动,不是要代替课后练习,而是要布置任务,指导学生学习,这样才能体现学习过程的整体性,促进课前、课中、课后学习活动的一体化。“计划学习”教学模式的优越性为1。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按计划学习”的教学将课堂教学中心从“教”转移到“学”。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通过课堂上的讨论总结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表扬,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质量。学生通过自学掌握了课本的内容。所以课堂上气氛活跃,举手回答问题的人多,要求上台表演的人多,学生自我表现的欲望增强。这样学生不仅对所学知识理解透彻,而且印象深刻,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对于学困生来说,缺乏学习兴趣,学习方法不好。“以案学习”的教学特点是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学习方法的指导,有利于学习困难学生的辅导。因此,“学案导学”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和教学质量的提高。3.教师的专业水平得到了提高。“学案导学”要求教师备课不是低,而是高。因为这需要教师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安排和组织教学,很难提前设计,这就要求教师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掌握教材,做到准确、全面、生动。因此,教师应该致力于研究教材,了解学习情况,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总之,“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以自主学习为指导思想,利用学案组织教学,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这种教学改革策略的新理念,可以促进教师教学行为的改变,重视化学学习方法的渗透,将教与学融为一体,可以提高在校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习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