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学方法和手段

对于现在的大学生来说,上课犯困,下课精神抖擞的现象,老师一个人说不过去,这时候就需要采取一些措施了。有哪些方式方法?跟我一起去看看吧。

方法和手段1

学生在很多同学中有一种“孤独感”,上课迟到早退玩手机的现象相比小班尤为严重。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可能出现的课堂管理问题的优先级,并提出对策。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1.维持良好的课堂纪律的关键是保持学生的积极性,否则学生很快就会觉得课堂与我无关而被其他事情分散注意力甚至溜出教室。

2.不能阻止学生带手机和电脑来上课,所以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解决课堂上提出的问题,但要保证问题足够难,让学生不容易通过网络找到答案。

3.教师讲授内容时应在教室内走动,与学生擦肩而过可避免学生分心。

4.不同性格的学生聚集在一起,有时候难免会有一些学生对老师的教学提出异议。为了减少提出异议的可能性,教师应在学期初明确提出对教学异议的申诉方式。当确实发生在课堂上时,教师不应该置之不理,应该以温和的态度根据具体问题决定是当场解决还是课后解决。

反馈评估要及时。

在一个理想的课堂中,学生应该有许多方法来实践他们所学的知识,并获得足够的反馈和评价。但大班人数庞大,评价措施也要相应调整。例如:

1.在课堂上给学生布置积极的学习任务,并在下课时返回。老师要在下节课前查看一些测试结果,了解学生的* * *疑惑,以便在新的一节课开始前解答。

2.利用多媒体教学等技术手段,实时检查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对一个难点反复讲解或让学生相互引导或讨论。

3.如果可能的话,将主动学习中使用的练习方法融入到考试中。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参与课堂主动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提高学习效果。同时,如果将学生的表现作为课堂活动的最终加分项,可以提高出勤率,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4.学生可以在课堂活动中互相评价对方的表现。给学生充当“老师”的机会,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同时学生得到及时的评价和反馈,形成良性循环。主动学习提高学生活力。大班授课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老师没有精力和时间去关注每个学生讲课的效果。学生被动听课很难跟上老师的节奏,学习效果不好。主动学习可以给学生提供思考、分析和综合运用课堂所学的机会,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但劳埃德·斯特瓦斯认为,主动学习并不能替代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学方式的改变不可能一蹴而就。教师可以参考以下做法,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

1.每节课至少有一次主动学习活动,不要太复杂,简单的TPS(Think,Pair,Share)策略就很有效。

2.问题应该很深。简单的选择题不会引起学生的深入思考。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好能把实际问题和课堂内容结合起来,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

3.小组学习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有效方法。学生分组发表意见,互相补充,然后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观点,可以促进综合思维。锦上添花的是让学生先思考并写出自己的观点或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互相讨论。

4.教师可以引导讨论过程,随时提问,及时反馈,从而控制课堂进度,而不是把所有时间都给学生。在主动学习中,教师是引导者而不是旁观者。一方面老师可以用技术手段解决大班学生的出勤问题,另一方面学生经常因为上课枯燥,学习效果差而逃课。因此,营造积极的课堂学习氛围是保证学生出勤率的有效手段。

方法和手段2

1高校课程教学方法研究现状

科学的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和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因此对教学方法的研究引起了许多教育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兴趣。姚立民总结了高校教学方法的研究。他和合作者从教学方法研究的重要性出发,阐述了国内教学改革的现状,认为虽然政府和高校在教学改革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教学方法的改革面临着学校管理者、教师和学生等多方面的障碍。要打破高校教学改革的坚冰,创新教学方法。蒋佳琼等人在湖南省高等教育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上强调,教学方法改革是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突破口。

2高校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路和手段

2.1在教法的功能上,从“授人以鱼”变成了“授人以渔”。

知识和信息的海量增长,学习型社会的到来,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不确定性和未来转行的可能性,决定了大学教学的成败不应该以知识传递的多少来衡量,而应该通过向学生传授学习和研究的方法,增强他们对知识传递或应用的意识,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必须改变以教授、知识传授和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是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发展和培养学生的能力,加强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的指导,注重提高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发展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

2.2在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上,已经从注入式发展到启发式。中国的高等教育应该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学生不是被动接受知识和信息的容器。他们必须积极建构知识,投身学习,主动学习,教师必须启发和引导学生学习。因此,应该废除灌输式教学方法,代之以启发式教学方法,教会学生思考、发现、理解、生成,建立知识之间的逻辑联系,找到知识与生活、未来工作的相关性。教法和学法的结合,从强调“教”而不是“学”,转变为强调“学”。要探索和采用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情感或人格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学生可以学会学习和研究方法,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和创新学习能力,提高他们学习活动的独立性和水平,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2.3教学内容优化和教学方法改革。教学内容是教师教学的载体,也是师生教学、生成和创新的基本素材。即使用最好的教学方法去教陈旧、无用、无意义或无价值、模糊、混乱的教学内容,也不会有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学方法的改革必须与教学内容的优化相结合,在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建设精品课程、优化课程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实施教学方法的改革。

2.4重视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当代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理论研究表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在教学过程中密切相关,相互作用。非智力因素主要包括理想、情感、意志、性格、气质等。这些因素虽然不直接参与学生的认知和学习活动过程,但它们是学生智力活动的精神支柱,是学习过程的动力系统,因此教学活动可以顺利地调整和进行,从而极大地影响学生智力水平的发展。

2.5有效应用现代教学手段(如多媒体)。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知识信息的急剧增加,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现代教学的要求。只有利用更加科学、现代化的技术设备为教学服务,才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完成人才培养的任务。

2.6教学模式的改进。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在理论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要强调师生互动,不能给学生满堂彩,不顾学生的听感体验;在实验教学中,由于实验内容包括地球化学数据处理、地球化学填图和数据解释评价,对教师和学生都有较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在教学模式改革中倡导师生互动。在野外地质实习中,培养学生地球化学取样、岩相肉眼观察、样品标记、样品处理等一系列专业实践技能,提高学生理论知识与野外实践相结合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