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大学诺贝尔奖
对于中国人来说,诺贝尔奖似乎一直是一个高不可攀的奖项,所以中国人有着强烈的获得诺贝尔奖的梦想。到目前为止,中国获得诺贝尔奖的人屈指可数,只有莫言和屠呦呦作为中国公民获奖。所以我们一直觉得诺奖是“山中之花”,很难攀登。
50年里30次诺贝尔奖
然而,21世纪初,日本“放言”,提出了一个如同20世纪大东亚荣耀圈一样荒谬的计划。2001年,日本政府提出了1亿元的“第二个科学技术基本计划”,声称“50年内要获得30个诺贝尔奖”。
并重点投资生命科学、信息通信、环境保护、纳米材料等领域,用有竞争力的科研经费吸引和培养年轻科研人员。这个“方案”一出,很多人都以为是天方夜谭。他们想等着日本被打脸,没想到被打脸的是他们自己。
超额完成计划?
20年来,日本产生了19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也就是说,日本用了五分之二的时间完成了近三分之二的诺贝尔奖计划,可以说是“超额完成”了。
那么,日本是如何实现这个被视为笑话的计划的呢?很多人可能会被日本诺奖得主的井喷式增长正式归功于日本制定的诺奖计划这种表面假象所迷惑,其实不然。
众所周知,科研是日积月累的结果,不可能一蹴而就。方案一出台,日本是不可能取得很大成效的。诺贝尔奖侧重于基础科学研究。事实上,日本目前在诺贝尔奖上的成就应该归功于上个世纪。
我们发现日本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不是最高学府东京大学,而是第二,这要归功于京都大学的教学体系。明治维新后,日本京都大学采用德国洪堡教育模式,旨在培养研究型人才。这种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研讨会制度,后来推广到日本各地的大学。该模式的应用极大地促进了日本基础科学的发展。
一个不被国内专家看好的“科学计划”
相反,2001发布的《第二次科学技术基本计划》却遭到了日本众多专家学者的声讨。这个计划其实是日本科研经济效益太低焦虑的产物。基础科研的成果并不能很快转化为经济效益,而是成果惠及全球的研究从“科学无国界”开始。
上世纪末,日本一直致力于基础科学研究,科研成果的经济效益逐渐降低。所以日本的第二个科研计划实际上更注重科研成果的经济效益,致力于应用科研。很明显,这个计划并不能显著增加日本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数量,但是这个弊端开始泄露还需要一点时间。
总结
但与日本相比,中国的科研水平仍略逊一筹。大和民族雄心勃勃,非常善于学习,这种精神值得学习。我们一直致力于“科教兴国”,将“中国制造”转化为“中国创造”,正如诗人杜甫所说,“我们在科研方面任重道远,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