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第十三届软件工程硕士,软件学院研究生导师介绍
秦,男,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网络与信息安全。博士生指导领域为华中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代码0810)中的通信与信息系统(代码0810),武汉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代码0812)中的信息安全(代码081220)。研究生指导领域为软件工程中的网络软件开发与网络与信息安全(学科代码081280)。目前的研究项目有1)可信计算平台、密码分析、安全密码组件设计;2)网络安全分析,SSL分析;目前开发的项目有1)电子政务系统和电子支付系统;2)中小企业信息系统。
肖来元,男,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6月出生1957 1。主要从事数字技术与领域工程、IT项目管理、软件服务与应用等相关研究。现任软件学院副院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中国理论与应用力学学会、中国计算机联合会会员,教育部软件工程课程体系课题组成员,清华大学出版社教材编委。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获工学硕士和工学博士学位。工作领域主要涉及软件工程、机械工程、力学的教学和科研,讲授过软件项目管理与案例分析、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CMM)、信息获取与沟通、结构力学、弹性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基础、有限元法、边界元法等多门本科和研究生课程。长期从事结构和传动装置的弹性动力学和计算机模拟以及数字技术和场工程的交叉学科研究,指导过80多名研究生。
出版专著2部,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1本,在线电子教材1本;在国内外权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多篇被SCI、EI收录;负责1国家重点科技项目,参与国家重点科技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项,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3项和多项横向课题;获省级精品课程1门,省部级成果奖2项。
沈刚,男,博士,教授。1990和1992毕业于清华大学自动化系生产过程自动化和系统工程专业,分别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之后,他留校任教,并参与了许多CIMS的研究项目。1995-1999在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电气与计算机工程系学习,获博士学位。1999年9月至19年2月在多伦多大学电气工程系任客座研究员。1999以来,先后在加拿大克尔薇恩系统公司和美国摩托罗拉工作,从事自动化系统和移动通信系统的研发工作。华中科技大学软件学院从2003年开始开设计算机网络、嵌入式系统、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等双语课程。他在《IEEE自动控制汇刊》等期刊和《IEEE决策与控制会议》等会议上发表了多篇论文。现在他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实时系统、无线通信系统、数字通信网络和软件工程。
刘,教授,博士生导师。ACM(美国计算机协会)、IEEE(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高级会员,中国安全技术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办学位评审专家,国家、湖北、浙江、河北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上海经济特区科技顾问评审专家,湖北省科技进步奖评审专家,湖北省政府采购评审专家,武汉市政府经济技术顾问专家,湖北省、武汉市计算机学会软件专委会主任,华中农业大学理事。多次当选IEEE ICDE(国际数据工程会议,世界三大IT会议之一)、ISFST等国际学术会议的计划成员、小组主席、会议主席。作为中国最早的软件工作者之一,他从事计算机科学和应用研究与教学30多年。65438-0982-85先后在美国马里兰大学、SST公司、ISSI公司学习,正式受聘为研究人员,从事数据库管理系统和软件开发工程。现代(非传统)数据库的研究和开发在中国最早是在80年代中期开始的,这为它奠定了基础。1993-94年再次赴美国麻省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做访问学者,进行主动、实时、内存数据库及其集成技术研究,被我驻美大使馆评价为“杰出成果”。
目前主要研究领域有:现代(非传统)数据库理论与技术及其系统实现;嵌入式、移动、实时计算;实时数据集成管理和开发环境;软件方法论和工程技术;现代信息系统的发展与应用。先后指导博士后、博士生30余名,硕士200余名。主持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30余项;发表论文近300篇,其中80多篇被SCI、EI收录,被他人直接正式引用100次以上;出版《现代数据库技术》(国防工业出版社)、《专用数据库技术》(合著,科学出版社)等专著和教材6部。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教育部提名)、省科技进步一、二等奖;省级优秀博士论文导师奖2次;梁亮胜科技贡献奖二等奖、优秀论文一、二等奖、优秀教材一、二等奖等10余项;优秀研究生导师、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员、“三育原则”奖等奖项20余次。
温元宝,男,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原华中工学院)无线电技术专业毕业。1970开始在我校计算机系从事计算机教学和科研工作。1978升任讲师,1983赴美深造,1989升任副教授,1998升任教授。曾任计算机与应用教研室副主任,学校计算中心副主任,ASIC研究所副所长。他还是中国计算机联合会模拟器分会的理事。主要研究方向:计算机系统结构、VLSI/ASIC设计技术、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与软件开发、多媒体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网络与信息系统。长期从事本科和研究生计算机组成原理、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系统结构、ASIC设计技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网络、数据库技术应用与实现等课程的教学。他主持的纵横项目包括863 CIMS项目和20多个大型横向科研项目,其中大部分是软件研发项目。在国内外权威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指导研究生50余名。
吴涛,男,博士,副教授,出生于1972,软件科学与工程系主任。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软件开发与质量保证、软件复用与产品化、软件病毒、三维建模技术等。,发表相关论文10多篇。2005年赴新加坡负责软件外包项目开发;2006年参与863项目基于复杂性科学的车间动态调度理论与方法研究;2007年赴爱尔兰求学深造,争取工业化;2008年主持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项目。2003-2008年主持开发微软亚洲研究院资助项目2项、1国防项目、省部级以上项目4项。带领团队获得首届“花旗杯”科技应用大赛一等奖,首届微软“创想杯”大赛三等奖,2008年华中科技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
高建生,男,副教授,工学硕士,副教授,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专业。我在华中科技大学工作了几十年,一直从事计算机系统的研究和计算机专业的教学,积累了计算机设计原理和计算机系统综合的知识,设计了一个简单的计算机系统,有自己的指令集,有自动执行程序的功能。在教学过程中获得教书育人先进教师奖,也多次获得学校教学质量优秀奖。在教学和研究中,先后主编了《计算机组成原理》教材、《微型计算机原理与应用》教材、《计算机组成原理》教材。科研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主要从事计算机系统和存储系统的研究。
陈长青,男,工学博士,副教授,1969年7月出生。就读于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先后获得工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1994/7—1999/8就职于湖北省农业银行科技处,从事财务软件的开发与维护,通信系统的设计与维护。2003年至今,在华中科技大学软件学院工作,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2003年就读于英国雷丁大学,2009年就读于美国IBM硅谷实验室。近年来,在国际国内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十余篇,其中多篇论文分别被SCI、EI和ISTP收录。主持或参与国家和省级项目及企业申请。获教育部-IBM精品课程1门,校级精品课程1门,主持省级教改项目1项。现在主要致力于数据库和软件工程相关领域的研究。
任红萍,女,硕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80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系计算机及应用专业毕业。1986华中科技大学软件助手培训班毕业。我于2006年毕业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获得了通信软件&硕士学位。网络.1980毕业后留校,就职于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1987晋升讲师,1994聘为副教授。1997去新加坡留学工作。2007年回到学校。多年来,主要研究方向是面向对象技术和基于网络的软件研发。完成并主持了多项纵横向研究和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其中包括863项目。在国内重要期刊发表科研论文数篇,合编出版教材3部。他讲授过面向对象程序设计、UML和建模技术、数字逻辑和计算机网络等本科和研究生课程,并指导过多名研究生。他因卓越的教学质量赢得了许多奖项。在新加坡工作期间,我获得了新加坡公共部门Wits Conventions和淡马锡理工学院颁发的多项软件研发创新奖。目前主要研究方向有:面向对象技术、基于WEB技术的软件研发、虚拟现实技术、网络信息安全。
陆永忠,男,博士,副教授。2001获华中科技大学工学博士学位。2001-2003年在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做博士后研究。2009-2065 438+00在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做合作研究。参与并承担了多项国家重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省部级科研项目的研发。在人工智能、模式识别、软件工程、软计算和网络软件开发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目前主要教学任务为网络软件开发和软件工程课程,并在本课题组研究生范围内设置了专业特色培养计划,增加了人工神经网络和粒子群优化、软计算和软件工程前沿新技术开发等新课程,鼓励学生培养良好的科研方法论,更好地面向未来、社会和世界。
黄立群,男,博士,副教授,出生于2005年6月1969。1988.9至1992.7,华中科技大学电磁测量专业,获学士学位;1992.9至1995.5在华中科技大学自动控制系系统工程专业学习,获硕士学位;1995.9至1999.12,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信息系通信与电子系统专业,获博士学位。2000年至2004年在武汉东湖开发区管委会工作。2002年作为武汉市政府代表在美国友好城市匹兹堡工作。2004年2月至今在华中科技大学任教。1996获得甲骨文联合大学国际认证证书;2000年5月至2000年6月,国家外国专家局派其赴以色列参加国际商务管理交流,并取得国际认证证书。主持研究项目5项,参与自然科学基金1项,863项目1项,九五重点项目1项,参与12其他科研项目。在《通信学报》、《电子学学报》、《电子科学学报》、《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计算机工程与应用》等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十篇。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移动计算、决策支持系统和嵌入式系统。
李露,男,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64。1982年9月至1986年6月在华中师范大学数学系学习,获学士学位。1993年9月至1997年6月在华中科技大学数学系计算数学专业学习,获硕士学位。2002年9月至2006年2月65438+2月在华中科技大学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系学习,获博士学位。1997晋升到现在的位置。主持并参与多项科研项目,其中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国防预研基金项目“超分辨率卫星图像处理技术研究”(2001.7-2005.12)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快速算法及其在高性能计算中的应用研究”(2005.1-2007.2000788806)在重要期刊上发表科研论文20余篇写一个网络视频教材。曾两次获得学校教学质量优秀奖。主要研究方向为高性能数值计算、图像信号处理、网络信息安全等。
邱德宏,男,博士,副教授,出生于1971。1993获华中科技大学自动控制工程系学士学位;1995华中科技大学自动控制工程系硕士;1998获华中科技大学电力系统自动化博士学位;2001获香港理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2001进入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担任博士后;2003-2004年,我在香港理工大学做研究。主要从事机器学习理论及其应用、数字媒体技术、图像处理、软件工程等研究,主持并参与了国家自然基金、863项目、香港RGC基金项目和湖北省教改项目。在IEEE Transaction等重要国际学术期刊和国内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收录5篇,EI收录10篇,ISTP收录1篇,多篇论文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上宣读。
方,女,博士,副教授,出生于2005年8月,1968。1989毕业于武汉大学,获科技信息理学学士学位,1997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获计算机软件工程硕士学位。2005年起,就读于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博士生。2000年,他被任命为副研究馆员,2005年被任命为副教授。他拥有DIALOG信息检索顾问、IBM AIX系统管理员和IBM DB2系统管理员的资格。2005-2007年主持完成国家863项目2个子项目,现负责国家863项目1子项目和国家709项目1子项目,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目。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5篇,参与编写出版教材3部。2006年获华中科技大学教学质量优秀奖二等奖,2007年获武警部队科技进步二等奖。主要研究方向:图形图像处理、媒体信息管理和数据库应用系统。
薛志东,男,博士,副教授,1973年4月出生。1997年7月,获得原华中科技大学学士学位;2002年6月获得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硕士学位;2006年6月获得华中科技大学系统分析与集成专业博士学位。2006年9月在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开展研究工作。在图像处理和生物信息学领域发表论文10余篇,承担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湖北博士后基金等项目的研究工作。目前,R&D的主要兴趣包括游戏和动画技术、图像和模式识别、生物信息学、Java软件开发等。
吴建杰,女,博士,副教授。1993至1997就读于武汉理工大学,获学士学位。1997-2004年在华中科技大学国家CAD支撑软件工程中心学习,获硕士、博士学位。同时,我在武汉天宇软件有限公司从事三维产品设计软件系统的开发..2004年至今在华中科技大学软件学院任教。现为中国光学学会、中国计算机联合会会员。出版教材《软件测试技术基础》。在ICESS2008,CISP2008,PA2007,Journal of Computer Aided Design and Graphics,Computer Engineering等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其中多篇文章被EI和ISTP收录。主持和参与了多项横向和纵向的科研和教学项目。参与的科研项目有国家十五重点科技项目“产品设计CAD软件”,香港工业技术发展署资助的“计算机辅助三维服装设计系统的研究与开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移动传感器的主动闭环测量规划理论与方法”。参与多项教改项目,如湖北省精品课程、湖北省教学科研项目、教育部-微软精品课程、教育部特色专业等。目前主要研究方向有计算机辅助设计、图形图像处理、数字媒体技术、软件工程等。
李,男,博士,副教授,出生于2005年5月,1965。中国计算机联合会高级会员,中国计算机联合会虚拟现实与可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图像图形学会虚拟现实委员会委员,中国图像图形学会数字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动画学会会员。2002年2月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系多媒体信息处理专业。博士论文《虚拟现实中基于图形图像的建模与渲染(G&: IBMR)》获得湖北省优秀博士论文。2003年5月至2005年5月,我在哈尔滨工程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CSIC 709分站进行博士后研究。博士后研究报告《虚拟海战场环境建模与绘制及计算机生成兵力研究(CGF)》。1995 65438+2002年10月-65438+2月在华中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系任教,在电信系开办的东湖高新技术企业武汉鸿翔信息技术公司从事3D动画制作和研究。武汉鸿翔信息技术公司成立于191,是湖北省最早从事3D动画制作的公司。2009年9月转入软件学院数字艺术系。先后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科技发展重点项目和横向合作项目,涵盖图像理论与识别、虚拟现实和视景仿真等领域。这些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光子超导理论与验证”、“海底地形探测与成像新技术研究”、湖北省重点科技项目“建筑设计方案计算机三维动画辅助评价系统”(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先后主持了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的横向合作项目“三峡工程多媒体演示系统”、中国葛洲坝集团公司的“三峡工程截流可视化仿真”、CSIC 709所等。在《中国电子学报》、《通信学报》、《图像与图形学报》、《电子信息学报》、《系统仿真学报》、《华中科技大学学报》、《SPIE》等国际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被EI、SCI、STP收录论文十余篇。研究方向:计算机图形学和虚拟现实、多媒体信息处理、动画和3D游戏技术、影视动画艺术..联系方式E-mail:lizili_hust@mail.hust.edu.cn。
刘小锋,男,博士,副教授,出生于2005年8月,1974。1993至1997在华中科技大学土木工程系学习,获工学学士学位;1997-2000年在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学习,获工学硕士学位;2002年至2005年就读于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获工学博士学位。先后参与和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和国防预研纵向研究项目,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次。在权威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十余篇,其中EI论文6篇,SCI论文2篇。主要研究方向:信息存储与信息检索、Web信息抽取、分布式系统、图像检索等。
林菀,女,博士,副教授,出生于1975年6月。1997华中科技大学软件专业毕业,后继续在华中科技大学应用专业攻读硕士和博士。在我的教学过程中,我教授了许多课程,如计算机图形学和C程序设计。2000年,“计算机图形学CAI”项目获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01-2002学年学校教学质量二等奖;2002-2003学年学校教学质量二等奖;2004年“基于网络的独立硬件虚拟实验环境建设”项目获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005年,教学改革项目“交互式数字逻辑虚拟实验教学平台建设”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在校工作期间,作为主要成员主持和参与了863和国防预研的10多项纵向研究项目。他主持的项目有嵌入式设备上的移动SVG浏览软件、计算机网络系统诊断软件等。“清江流域水电综合信息系统”项目作为主要成员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SVG图形编辑软件、NAM(非对称逆布局)图像表示与处理软件、计算机故障诊断软件三项软件著作权。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图形图像,在权威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多篇论文。
胡文强,女,博士,副教授。1993-2000年在武汉理工大学物流工程学院学习,获学士、硕士学位;2000年至2005年在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学院信息研究所学习,获博士学位。在此期间,博士参与了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973等多项横向和纵向项目。目前负责863康复机器人虚拟仿真项目和虚拟现实方向横向项目。在《国际先进制造技术杂志》、《中国机械工程》、《Proc》等国内外权威重要学术期刊和会议上发表多篇论文。ICMA,SCI和EI收录近10篇。主要研究方向为康复机器人的虚拟仿真、虚拟现实、计算机视觉和模式识别。
裴,男,博士,副教授。1997-2000年在深圳市邮政局工作,主要从事软件研发和管理工作,负责开发多个软件系统。2000年至2003年,我在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工作,从事光网络系列产品的软件研发,参与了TMN的研发、MSTP系列产品的规划和MSTP嵌入式RPR技术规范等国家标准的起草。2003年至2006年在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学习,获博士学位。期间在《国际信息技术杂志》、《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和《智能数据工程与自动化学习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十余篇。现主要研究方向为数据挖掘、软件工程、信息网络和网络安全。
石齐区,男,医生。1990至1994在Xi建筑科技大学建筑系学习,获学士学位。1994至1997在武汉煤炭设计院从事设计工作。1997-2000年在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学习,获硕士学位。2000年至2005年在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工业装备及自动化研究所学习,获博士学位。在煤炭设计院工作期间,我完成了很多规划设计任务。硕士期间在穆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做软件开发,研究内容是MIS系统中的车间调度软件模块。博士期间的研究课题是计算机图形学的前沿技术——任意拓扑曲面的多分辨率建模技术。在国内外权威学术期刊和会议上发表多篇论文,如《视觉计算机》、《国际先进制造技术杂志》、《华中科技大学学报》、《中国机械工程》等。目前主要研究方向有计算机图形学与可视化、虚拟现实、动画技术、智能CAD、软件工程等。
苏曙光,男,博士,湖南临湘人,1975,中国计算机联合会高级会员,航天科工集团目标与环境光电特性国防重点实验室技术顾问。1994.9 ~ 1998.7就读于华中科技大学电子系,获工学学士学位;1998.7 ~ 2000.6在长虹电子集团工作;2000年9月至2006年5月在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系学习,获工学博士学位。近五年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22篇,大部分被EI或ISTP全文收录。参与国家863科研项目2项,国防重点预研项目1项。他主持和参与的横向项目主要有遥感高光谱图像处理系统、战场红外视景仿真系统、基于网络协作的战场动态场景仿真与虚拟试验平台、星上图像无损压缩系统等。目前研究方向:(1)多媒体通信与视频编码(2)操作系统与中间件(3)计算机体系结构与嵌入式系统。
曹华,男,博士。1992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获学士学位;曾就职于深圳先科激光、武汉邮电学院等单位,从事自动化设备设计、可编程控制器软件开发和光网络产品研发。2001-2006年在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学习,获工学博士学位。主持和参与过多项大中型项目,如湖北省教育厅教师职称申报管理系统、湖北应城盐业集团财务软件、GIS水务管理系统、远程IP摄像系统、硬盘视频监控系统、PCI视频交换矩阵卡、PCI报警卡、某国防视频网络加密系统预研项目等。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会议)上发表论文10篇,其中3篇被EI检索。现在他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图像和视频的嵌入式系统应用、多媒体信息安全、计算机视觉。
吕,男,博士,出生于2005年2月,1976。1994至1998在华中师范大学数学系学习,获理学学士学位。2006 54 38+0-2007年在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学习,获工学博士学位。2008-2009年进入华中科技大学自动控制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在国内权威期刊和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20余篇,参与国家973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主要研究方向为模糊计算、近似推理、数据挖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