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在林清玄身上是如何体现的?
21世纪,科技越来越统治人类,人们迷茫了,生活简化为尽快赚钱花钱。冥想变成了奢侈,回味变成了浪费。生活节奏加快了,但是没有生活,每天都在和时间赛跑。但是,我觉得岁月蹉跎,心中的元叶荒芜。于是,越来越多的人感到精神疲惫和疯狂,越来越多的人极度不正常。人心越来越浮躁,感情越来越淡漠。
佛教是教人快乐的宗教。佛教的目的是防止我们发疯,治愈人们的伤害,自然释放我们心中所有固有的创造力和善良的本能。让我们得到情感的延伸,给我们的心灵一个安静的家,让我们享受人与人之间的信任、爱、原谅与和谐。
林清玄就是这样一位具有浓厚佛教文化情怀的作家。他以一颗菩提心关注世俗生活,将佛家智慧融于文学创作,自成风格,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佛学和林清玄有什么因缘?他的散文有什么特点?林清玄现象能给我们当代文学创作什么启示?本文旨在分析林清玄散文的独特魅力,以期有新的理论发展。
一、林清玄与佛教文化
(一)家庭影响
林清玄从小生长在一个宗教氛围浓厚的家庭。他的父亲三代多来都非常热心于寺庙事务。他的父亲林厚发是一个如来佛坛的管理委员会主席。从小,林清玄就经常跟着父亲四处参拜。他们家里还有专门的房间来设坛,早晚供奉神灵,烧香。大年初一起床后,全家人的第一件事就是逛遍镇上的寺庙去拜香。每当遇到妈祖生日、观音生日、大集会、大游行,全镇人一起离开工作岗位,聚在一起,全身心地投入到一场宗教骚动中。这种强烈的民间信仰,让林清玄从小就在很多寺庙里“感受到一种温暖的感觉”。学生时代的林清玄“经常无缘无故、不准备进山就走进后山的寺庙,一个人在那里坐一个下午。他回来就像变了一个人,开心又沉沦,悲伤又平静。”
(二)文人折射
林清玄对佛教的兴趣和爱好,除了家庭的潜移默化,还受到了其他文人的影响。五四时期的许多现代散文作家都与佛教文化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包括新文学的奠基人陈独秀、胡适、鲁迅、周作人,以及20世纪20年代成名的郁达夫、许地山、闫飞、宗白华、丰子恺、夏丐尊等。其中,许地山和丰子恺散文的独特魅力与佛教哲学密切相关。
林清玄十几岁的时候,读了很多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作品,深受感动。林后来从事佛学创作,自然摆脱不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与佛学有关的文学奇才的影响。林清玄说,他自己的写作深受丰子恺先生的影响,讲究质朴、深刻、悲悯。但同时,他又很自觉地“更注重美好的情境”,这与五四时期丰子恺、许地山等人作品中所流露出的悲观厌世、追求彼岸解放的佛教思想有很大不同。
(三)佛教——与佛教有关的两次人生转变。
1,失恋自杀未遂。
相恋五年的初恋情人和林清玄分手了。几天后,他的头发和眉毛都很匆忙。他选择了一个非常美好的死亡计划。他来到花莲海边,想一身白衣跳进海里,融化在晚霞里。但他发现海边最美的亭子里有个和尚在念佛,于是想两个小时后再回来,英勇优雅地自杀。没想到,两个小时后,他发现凉亭里有几个和尚。在一天结束的时候,他遇到了几个和尚,但企图自杀。他让修道士们了解到这里经常有人自杀,于是修道士们自愿去值班,很多不再想自杀的人也成了修道士。“难怪这里有这么年轻的和尚。”林清玄发现这个秘密后非常高兴。"我不想出家,所以我回到了我在台北的家."
2.30岁,转佛。
林清玄31岁的时候,“虽然他是一家报社的一级主管,还拿过文学创作奖,但我总觉得空虚在困扰着我,觉得最好的东西都没有写出来。这时,我看到了印度的《奥义书》,里面有一段话——‘当一个人到了30岁的时候,需要所有的时间才能意识到。如果他没有意识到,他就会一步步死去。把我吓出一身冷汗。”接下来的日子,林清玄每天都生活在矛盾的思考中。三个月后,他终于做出了选择——辞职。林清玄皈依佛门,寻求缓解现代人精神痛苦的真谛,以妙笔写下《法Xi》与世人共勉。
(4)佛教俗人
1985年初,林清玄正式出家,背对阳明山隐居两年,潜泳于浩瀚的佛典中。但“他绝不是佛教徒,强烈的入世精神使他断不了爱,清不了六根,爱当地,关心社会的思想总是四溢。”从此,林清玄将佛教的智慧潜移默化地吸收到自己的气息和血液中,成为他观察世间万物和世界的参照和指南,他的散文创作也进入了另一种境界。
第二,林清玄禅宗散文的思想内容。
林清玄正式皈依佛门后,开始将佛教思想融入文学创作,用文学语言宣传佛经和理念。正如娄昭明先生所指出的:“林清玄散文风格最引人注目的创造性贡献,是他将东方的审美智慧和佛教的哲学情怀引入散文艺术之中”,佛教情怀的浸润,使林清玄的散文在散文丛林中独树一帜,形成了一系列各具特色的“禅意散文”。而他的《禅随笔》集,已经连续七年登上台湾省新书榜。林清玄把他的禅宗散文的成功归功于佛教的智慧。
禅,或禅定,指佛教修行中的禅定。禅定、守戒、布施、忍辱、精进、觉悟称为“六度”,是成佛的基础功夫,也是“戒、定、智”三学的重要过渡环节。林清玄作为佛教徒,吃素,念经,拜佛,但他说:“我希望自己内心古怪,但我还是会做入世的事业,就是不丧失人性。”“我所信仰的佛教,并不是为了切断我们的人生体验或者我们与生命的关系而存在的。相反,我所信仰的佛教是为了加深我们的人生体验,使我们与生命的关系更加和谐完整。”这说明林清玄的散文创作关注现实生活,用佛教的思想去观察、感受和表达生活,这就是他的“禅散文”。其特征可以概括为佛性和人性;它充满了宗教色彩和文学趣味,既有议论性,又有抒情性;它既传承了丰富的文化媒介,又具有现代性的内涵。“禅思散文”面对现代社会的现实,经常对其进行干预、分析和评论、反思和歌颂,因而具有现代性的内涵。
林清玄禅宗散文的思想内容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赞美世界美好的一面。
佛教作为一种宗教形态,无疑具有避世出世、超越红尘、“极乐而死”的思想倾向。但林清玄认为,净土死的理想不能理解为“闭关锁国”或“弃世”,人要在世间修行,“红尘中有菩提”。所以他的“禅散文”总是夸大、歌颂、升华人间美好的一面。因为“我佛有慈悲心”生出无限的爱,他歌颂博爱——博爱的精神、行为和人。他的博爱宣言是:“人不应该害怕爱情。爱当然会束缚我们,燃烧我们,烦扰我们,但也是爱,它同样会强化我们,成就我们,超越我们,引领我们走向菩提之路。”
他赞美人类的亲情,说母爱是“我们心灵的永久护岸”(心灵保护案),怀念父亲对自己的特别呵护(期待父爱)。他称赞童心:“孩子是天真的,没有偏见,没有知识,没有判断力。它们只是自然的,或者在孩子清澈的眼睛里,我们会觉得它们就像宇宙中的一朵花或者一片叶子,它们的眼泪只是清晨叶子上的一滴露珠。”(《我姑姑叶穗翔》)
孩子是他作品中经常出现的形象,作者从孩子身上发现了许多纯真美好的品质。他甚至说:“孩子是我的禅师。他生来就是我的孩子,来教育和激励我。”他用孩子的言行沉思,让我想起了李贽的《童心说》,丰子恺的散文和漫画。
林清玄也赞美简朴的生活,如《清欢》:“当一个人可以品尝野菜的香味胜过山珍海味,或看到路边石头里的味道比钻石更诱人,或听到林中鸟鸣声比提着鸟笼更令人感动,甚至意识到一壶乌龙茶比喧闹的晚餐更能安静地净化灵魂...这些都是‘清欢’。”清欢好是因为它对生活没有欲望。它不注重物质条件,只注重灵魂的品味。
(2)对现实弊端的反思。
如前所述,林清玄在五四时期受到丰子恺、许地山等人的影响,但与他们不同的是,林清玄毕竟是当代人,他散文中的佛学思想更看好“俗世佛学”。对现实弊端的反思也是“人性”的突出表现。
环境污染,金钱至上,生活放纵,性情暴戾,这些都是现代生活和现代人的丑恶下场,都是林清玄所关注的。作为一个佛教徒,他充满了焦虑和悲伤,但又带着宽容和期待,带着“普度众生”的大愿,“祈愿众生能在世间觉悟,在人生中得智慧,化烦恼为菩提”,“能多一点醒悟,少一点梦想”。(《丹凤眼菩提序》)
林清玄凭借作品《暮光菩提》获得中国文学奖一等奖,作品中他写到了“城市的一些令人担忧的特质”。作者目睹的黄昏街景,充满了对“多疑、焦虑、匆忙、迷茫”、“无知”的都市人的感慨,但在结尾,作者却“感激这个世界的不足,让我们无法对城市保持警惕和感激。我们生来就是有情之人,而不是无情之物,这样我们才能依靠爱的温暖走出寒冷或混乱或肮脏或匆忙无助或无知的渡口,找到生生不息的源泉。”
(3)对自然的感知。
大自然中的日月星辰,彩虹白云,细雨清风,高山流水,花鸟虫鱼,都让林清玄有所感悟。他在《清凉菩提引论》中写道:“只是看着芒花的简朴生活,就感慨万千。其实我的生活中充满了这样的情感一片掉落的枯叶叶脉一条小溪滚圆的鹅卵石纹理一轮偶然从乌云中破土而出的孤月一棵被压得挣扎着站起来的小草一片刚刚落下又拾起带着香味的花瓣...我希望每一天。它们随风飘进我的心里……”从自然中悟出了哲学和禅,用禅的眼光观察和表现自然,使林清玄对自然的散文描写有了一种独特的禅意,有点类似印度诗人泰戈尔的散文诗。
第三,林清玄禅宗散文的艺术特色。
(1)把佛教变成一种独特的人生体验。
在林清玄的十部“菩提系列”禅宗散文中,引用了大量的佛言、佛典和佛经,涉及许多重要的佛教人物、佛器和礼仪制度,使其作品充满梵音和宗教气息。但他的禅宗散文不是用传统佛家文章的方式写的,而是另辟蹊径,充满了感性和独特的个人理解。他用佛法去观察生命的现象,通过自己的生命体验去解释佛法,弘扬教义。他的禅宗散文,融合了佛经、禅宗经典和对自我生命的感悟,尤其是对自我生命的感悟。
林清玄说:“我一生学佛...而我的生活其实充满了情感……”所以无论他写的是绿草如茵,菊花汤和桂花蜜的香气,松子茶和雪梨的味道,飞鸽的早晨,还是纯洁的莲花,悲伤的渡口,月光下的小号手,还是山神庙里卖茶的独眼女人...因为林清玄经常从日常的事情和身边的人入手,所以我们读的时候并不觉得突兀。此外,他独特而深邃的思想和鬼斧神工的写作技巧,使林禅文中的情感、哲理和佛家智慧融为一体。其中,感性充满力量和厚度,哲学或智慧散发出活泼动人的光彩,让人会心一笑,深思不已。
比如他用茶和茶的关系来讲“给予”这个概念。哪怕给的东西只有一片茶叶那么小,这片茶叶也会装满整壶茶,香味无穷。他是这样描述的:
在一壶茶中,每一片茶都不重要,因为少了一片还是一壶茶。但是,每一片茶叶也很重要,因为每一滴清香都有每一片茶叶的生命精华。
付出不就是这样吗?
.....五六斤茶籽可以做成一斤茶,每片茶只有泡在壶里才能还原,才能滋润,才有茶的生命意义;我们也是一样,需要很多年来锻炼我们的芬芳,只有付出,才能拥有人的温暖和生命的意义。
林清玄观察中的《花开》也很有风致,充满禅意;
“花是怎么开的?”有一天,孩子突然问我。
这个突如其来的问题让我愣住了。我说:“春天到了。”
……
“花儿要自己开,就自己开!”孩子天真地笑了:“因为它的芽太大了,爆了!”"
之后孩子就跑了,对!对于一朵花,对于宇宙,我们都充满了问号,因为我们不知道它的力量和秩序从何而来。
一朵花的开放,是自身力量在因缘中的自然展现。它积蓄自己的力量,让自己充实,然后爆发,就像早晨的阳光穿过乌云。
绽放是一种亲情,是一种内心生活的完成。多亲切啊!提醒了我,我们也要积累,要充实,要开放,永远追求自我实现。
其他如“一棵小草微不足道,但用自己种下的心血会显得高贵”“泡过的花让我想起一个朋友的座右铭:这个时代,每个人都像百货商场里的化妆品,你能定多少价,你的价值就会有多高”等,比比皆是,让人一下子进入了一个生机勃勃的禅意世界。
(2)佛教思想的诗意阐释。
林清玄明确表示:“我的文章不是对佛教思想的研究,因为我认为注重学习和理解的佛教容易专业化和复杂化,不能满足我们对宗教实践的渴望和敬仰。我期待的不是提出个人的观点或想法,而是唤起大家的自我意识。”诚然,林清玄并非纯粹的佛教布道者。他以自己独特的经历和从深思中获得的智慧,贴近生活化的佛教哲学。正是这一特点,使得林清玄对佛教智慧的解读有趣、生动、发人深省。
林清玄第一次看到“佛”字是“佛”的意思,是“非人”的意思,大为震惊:“人类的最高境界居然是“非人”,这说明人类真的是一种束缚。如果能解开所有做人的束缚,我们就是佛了。”这种形象的说法,其实是对佛教中“持”的概念的一种形象的解释,可以摆脱持,即摆脱“贪、怒、痴”的烦恼,达到一种清明自在的境地,也就是佛教中所谓的“佛”。在林清玄生动的演绎中,深奥难懂的禅意一时间赢得了读者的会心微笑。
去过寺庙的人都知道,大多数寺庙都有供人们抽签的箱子。林清玄在日本旅游时也看到了这一幕。而且日本寺庙也有把不好的牌子挂回树上重新画,直到画出满意的牌子为止的习俗。林清玄很欣赏这种习俗,认为“把坏签挂回树上,是对命运沉重而无声的抗议。”在林的作品中,向佛的意义得到了包容和升华。它不是人们愚昧无知的迷信表现,而是人们对自身生存状况的追求和探询的表现:“当我看到一座日本寺庙前的树披着白纸,在风雨中翩翩起舞时,我觉得这是人间一景,显示了人们的骄傲和尊严。但我在台北联主庙静静飞舞的香烟中看到许多虔诚的面孔在抽签,也觉得那是人间真情,人们的祈祷和期待在内心燃烧。从长远的角度来看,一张纸写的是人与宇宙间流动的暖流,在无限的时空里有一些希望,有一些追求,有一些爱。”因此,林认为,一首诗的好坏并不重要。它最大的意义就是让我们转了一个弯,做了一个新的思考,所以顺境画下一个签,逆境画上一个签,特别有意义。前者是“居安思危”,后者是“转败为胜”。学佛后,林不再抽签。他认为“对于开放的、不容置疑的生活,到处都是纯白的纸,写什么字都无所谓。人生际遇就像流水中漂浮的小草、树叶、花瓣,最终都会在时间的河流中流向远方...人生真的就像某个层面上的一张纸。”
我们恐怕很难因为林清玄对佛教中的关键词和礼俗的巧妙阐述,而否认林清玄毕竟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聪明而有才华的作家,而不仅仅是一个“只想着圣人”的佛教徒。正是因为林清玄有意识地意识到自己作为一个作家的责任,而不仅仅是作为一个佛教的倡导者,所以林清玄在阅读佛经、审视现实生活的时候,常常会有精辟的发现。
第四,思维导致的林清玄现象。
林清玄的作品多次再版,他甚至被台湾省的一些媒体和相当一部分读者封为“道德老师”和“宗教大师”。是台湾省学生眼中的“青年导师”,被评为“当代最具青年影响力人物”之一。有学者从纯文学的角度研究林清玄现象,也有学者将林清玄现象视为宗教现象,他本人也被台湾省媒体评为“影响佛教复兴的关键人物”。更令人惊讶的是,很多人身患重病、破产或遭受其他暴行,林清玄的书总是陪伴着度过难关;有一对生活在日本的八旬老夫妻,渴望见到晚年的林清玄先生,相拥坐飞机。其中一份死者的遗嘱,居然给参加葬礼的每个人都送了一本林先生的书;电影明星狄龙读了他的作品后,从沮丧中振作起来;一个杀人不眨眼的杀人犯,在监狱里看完自己的作品后,后悔没有早点看他的作品,临死前唯一的愿望就是能见到这位作家...
以上种种迹象表明,林清玄及其作品在当代台湾省社会确实有着巨大的影响。那为什么影响力这么大?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忠实读者?
余先生指出,学术界关于当代精神需求和生存意义的哲学、心理学、宗教学著作大多艰涩枯燥,不可能直接渗透到社会中去。但林清玄把这些专业划分一个个打通了,他要解释的不是专业知识而是好心情。而且,林坚信自己和读者是“同类人”,所以他能以自己的生命体验点燃读者的生命。这种真诚的态度让读者找到了一个善良平和的对话者,交谈的范围必然迅速扩大。东海大学一位社会学教授的观点是,林清玄现象说明,一个社会的发展,在解决了生存问题之后,必然会开辟一个谈论人生意义的空间。为了解决生存问题,大家都在奔波和挣扎,无暇顾及精神领域。但时间长了,就会造成群体性精神残疾。在这种情况下,重新开始生命意义上的自省和意识,就成了普遍的自然需要。彼得·博格在他的著作《流浪的灵魂——现代化进程中的意识变迁》中也指出:“生活在现代化影响下的第三世界的人们,开始对自己的人生意义和社会规范产生怀疑和不确定感——他们觉得自己没有根,没有家。简单来说,现代化带来的是一群游魂和迷失的个体。”
人类原本以为可以凭借科技和理性为自己开辟一条长久的幸福安宁之路,但实际上在经济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越来越多难以解决的社会和环境问题已经出现,烧焦了人们的心灵,人类的心灵并没有因为理性的追求和先进科技的存在而平静安宁。在人类追求终极幸福的努力受挫后,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静态人生智慧开始逐渐显示出它的光辉。林清玄的作品很好地把握了人们对灵魂的向往,将寻求自性、开辟清明的禅宗智慧融合到如画的描写中,为千千万万挣扎在红尘中的灵魂洗刷了心灵的尘埃和负担,引导他们回归自性,融入人与自然和谐的境界。
因此,笔者认为林清玄散文之所以吸引读者的根本原因在于,在现代社会,旧的思想体系不适应现有的生活方式,人们试图寻找一种思想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佛教本身的特点:悠久的历史和智慧符合中国人的心理特点,更容易被人们接受。但林清玄散文的走红,不能不让人注意到它的局限性和弊端。无论如何,宗教不能担负起拯救社会的重任。只能驱散生活中的一部分痛苦、迷茫和无奈,更重要的是人要以更加积极、健康、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正视社会和现实,努力适应和改造。毕竟逃入宗教寻求支持或者逃离现实的想法只能治标不治本。
作为一名优秀的散文作家,林清玄将东方美学智慧和佛家哲学情怀引入散文艺术,提升和拓展了散文创作的文化内涵,创造了独具特色的"禅意散文",开创了散文艺术的新局面,这一成就不仅使林清玄在台湾散文发展史上占有不可或缺的一席,也使林清玄成为海峡两岸统一考察的当代中国散文文坛的杰出人物。林清玄把佛教艺术和哲学的深刻精髓化为气息和血液,引起了广泛的社会效应,为我们继承、发展、传播和接受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一些有益而有力的启示。中国的传统优秀文化不应该埋没在浩如烟海的典籍中。文化需要传播,需要消解,需要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