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的无奈是什么?

对于90后来说,承受的真的太多了。我们曾经试图通过大学改变命运,但今天我们发现现实很无奈。寒窗苦读十几年,结果不尽如人意。回想自己,从几岁开始上学,到今天,十几年的努力带给我们的不全是苦与甜。寒门难出贵子,这是多么的悲哀和无奈啊!也许有人会说这句话很片面,但你看看那些活在当下的穷孩子,不说出人头地,又有多少人过得好呢!一个网友的一段话,可能代表了很大一部分人的心声。

一个年少轻狂的少年从西南农村考上上海的名校后,发现在知识改变命运的表象背后,有很多现实和未来是他无法掌控的。和那些中上阶层的同学相比,他缺乏对生活的规划意识和执行力。他们之间的缘分也在不断的分化。

曾经年少轻狂。

我今年24岁。在我现有的人生版图中,出现过两次大的地域迁徙:一次是去上海读书,一次是去北京工作。之前仅限于西南农村,并不穷:家在农村,初中在镇上,高中在区里。

12岁的时候,我上初中,父母送我上学。估计父亲是乡村医生,母亲细致豁达。镇上的学生家长都客气地夸我。母亲客气地说:“农村长大的孩子,还是远远比不上城里的孩子。”当时我完全不赞成这种言论。

在随后的三年初中生涯中,无论是学习成绩、文体活动还是礼仪素质,我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粉碎”了妈妈的“谬论”。甚至进了区里的高中,也证明了自己是后来者。相反,我在小城镇的同学并没有给我留下很好的印象。

但即使在这样一个中下层甚至最底层的村庄,每一个成绩好的孩子都会被告知“学校和社会不一样”,很多成绩差的孩子家长也不再坚持,而是积极利用亲戚朋友熟人等资源为孩子规划其他出路——俗话说“争爹”。

比如高考。我们高考那年北大的录取分数线有多高?只比当年冠军的裸分低一分!你想上北大,除非你有加分。加分的种类很多,比如鼓励类的特长加分,关爱类的少数民族加分。这是一项丰富选拔标准、促进公平录取的好政策。但在实践中,由于缺乏考核标准和监督制度,多重加分成为“活动到位”者的战利品。就算只看特长,我也是农村家庭的孩子。怎样才能培养自己的特长,比如小提琴,古筝?

结果我们被特殊的加分政策彻底抛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