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寡老人调查活动

白土窑大队养老问题调查报告

社会调查员:米志伟

社会调查的主题:坝上农村养老问题

社会调查地点:河北省张家口市沽源县白土窑乡白土窑大队

社会调查时间:2005年8月

老年人过得最差,穿得最差,吃得最差...我们村总人口1070,其中60至70岁的有73人,70至90岁的有33人,其中16是孤寡老人。从小到大,印象深刻的就是老人被媳妇辱骂,老人无人赡养的事件屡见不鲜,令人心碎。老人为了孩子忙了一辈子,到头来却没有人赡养,被人嫌弃...所以,我对坝上老农的养老问题做了一个调查,调查报告如下:

一,农村养老现状

没有儿女的老人如何养老?针对这个问题,我采访了我们村的孤寡老人周占福。周占福,男,64岁,无儿无女,双目失明,不从事任何劳动,完全靠他人供养生活。从交谈中得知,他家的8亩口粮田,一直是他弟弟在耕种。每年弟弟都给他两袋麦粒,最多300斤。除了大队每年给的四袋面粉,没有其他收入。当被问及这些东西够不够吃时,周老汉哽咽了。“就是饿不死!”这是他随后的回答。而她的医保无非就是10元的止痛药。我为这个回答心痛,但又难过又迷茫:县里有敬老院,为什么村支部不把他送过去?

带着这个问题,我采访了村支书张守玉。他说我们在北边的坝上,县里是贫困县,村里是贫困村。村里的收入很少,村里孤寡老人在面粉前花掉村支部一半以上的收入。这么多人哪来的养老钱?国家颁布了减负政策,他们不敢平均分担。再说村民也不同意,村里能管的也就这么多。

有孩子有女人的老人如何养老?针对这个问题,我走访了村里的冯瑞莲老人。冯瑞莲,女,80岁。在农村,80岁是高龄,但她的养老问题却成了全村人的谈资。她有五个儿子和1个女儿。当她被问到养老的问题时,老人一直在哭,没有回答。再次被问到子女赡养问题时,老人开始装聋作哑,回答一些无关紧要的话。我觉得老人的子女很不孝,老人也受了不少苦,但是因为顾及面子或者怕子女知道自己说了他们的坏话而不好意思说出来。我对她的了解来自附近的人群。老人的口粮由他的二儿子成功种植。她用口袋向他二儿子要吃的,总是被二媳妇骂。我去找其他儿子也是一样的结果,我怪她给别人种地。老人有两个儿子住在城里却很少回来看她,只好去女婿家,总是给他脸色看。吃饭问题解决了,但老人还是要做繁重的家务,打扫房子,喂鸡喂猪,做饭……一切都离不开她。温饱问题终于解决了,医药费就更不用说了。当然也有一些老人的子女好一些,但是老人的医疗问题没有保障,生病的时候经常无人照顾。父母为孩子辛辛苦苦了一辈子,最后却没有人赡养,还是看着活着。为什么?

二,农村养老困难的原因分析

首先,其实老人有没有孩子,养老难的原因都是一样的。农村人口素质低,农村经济落后,教育不到位,让媳妇和女婿不懂得爱屋及乌,没有爱心,也让村民没有同情心。那么,我们的礼仪在哪里?没有文化,人们不知道亲情的价值,友谊和怀旧的重要性,以及什么是同情。人不仅需要物质的供给,更需要子女的理解、关爱、推心置腹的交流。无知使老人们的这种需要成为一种奢侈,得不到;无知也让村民变成了守财奴,他们不情愿地掏出几十块钱,平均摊在头上...而只是把他们变成了鲁迅笔下麻木不仁的人。人口素质低已经成为农民养老困难的根本原因。

其次,农村经济落后。这是直接原因。我们村以农业为主,畜牧业为辅。我们村土地贫瘠,没有草坡。农业收入微乎其微,村里几乎家家入不敷出。如果家里多了一个高中生,就得靠贷款生活。用一个农民的话来说,就是“我连自己都管不了,怎么管我妈!”

是啊!如果是这样,就算有孝心,你也无能为力。难怪媳妇见了婆婆就像见了仇人一样。是贫穷使人们变得吝啬。

第三,国家分配制度不公平。建国初期,为了促进工业发展,国家颁布了许多对劳动者有利的政策,其中之一就是劳动者退休后可以从国家领取养老金。我们不得不承认:受害最深的是农民;农民经济收入低,地位最低。农民也会退休,但是领不到养老金,所以还是靠田地和儿子!农业是立国之本,民以食为天,农民做出了最平凡但最根本的贡献,但老了却拿不到最低生活保障,不公平。如果农民也能领到养老金,那些老人就不用愁吃穿,也不会被子女挤在屋檐下。

第三,如何解决农村养老问题

针对以上原因,我们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我们都知道教育和经济是紧密相连的,一个环节影响另一个环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要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实践“三个代表”,营造和谐的农村氛围。我们国家的一些地区和人民先富起来了。现在先富起来的人和地区,要充分发挥他们的带头作用。所以国家实施了开发西北的战略规划,我觉得西北农村也有我们这样的养老问题。基于此,我提出以下建议:国家在这些方面加大投入,建设初高中,从东南吸引人才到西北,用人才培养人才,让人才重新创造财富。同时,乡镇政府的基层干部和党员要发挥带头作用,积极探索农民致富的路子。

在分配制度上,国家应该尽快做出调整。目前国家虽然也颁布了一些惠农政策,但是收效甚微。国家干预经济,提高农产品价格,工业品价格也相应提高。所以农产品价格变化不大。国家连续降低农业税3个百分点,农民的农业负担减轻了,但是这个负担是大家用很少的钱来分担的,效果并不明显。希望国家经济专家也考虑宏观调查市场的经济作用,探索一条直接、有效、明显的增加农民经济收入的渠道。

今年农村一直在统计60岁以上的老人,估计要给低保。虽然这个制度还没有实行,但是人们的心里已经充满了开销。希望国家尽快落实这个制度,改成农民养老制度。我相信这一制度的实施将是农民历史上的一大进步。

我区目前的养老方式仍然是家庭养老,由子女为年迈的父母提供经济上的支持、生活上的照顾和精神上的慰藉,其存在可以从经济和社会两个方面得到认可。

目前中国经济发展不高且不平衡,尤其是中国北方的坝上,经济水平极低。农村老年人的经济来源依赖于他们的年轻和中年子女。在中青年子女中,“重萧晴老”的现象还是很严重的,小的没钱照顾,更别说老的了。有的老人子女因为琐事不履行赡养义务;有些老人的孩子有恶性攀比。“你不管,我不管!”结果就是没人管这些老人。这不仅给老人带来经济困难,也给老人带来精神痛苦。

社会养老虽然初具规模,但不是主流。社会福利制度还不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框架还没有建立起来,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正在日益流失。老农民的养老问题不容忽视。

综合看这两个层面,还是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两者相辅相成,相互影响,必须继续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对于这个调查,虽然调查的范围有限,但是对自己来说是一个很深的感受。首先,对“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思想有了初步的了解,在发现、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过程中,无形中运用了马克思主义原理,从而加深了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其次,我意识到中国农村的养老问题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大问题。如果让农村的老人这样生活,不仅是中国人性的退化,也是社会不和谐不稳定的一大因素。最后感觉真的是作为高手找到问题,绞尽脑汁思考解决问题的措施。现在我还是一名学生。我应该尽力提高我的专业知识,培养我的道德品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做出我的微薄贡献。

2006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