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网络谣言的制造成本这么低,影响力这么大?
谣言自古就有,在文字出现之前就有了。网络谣言是近年来依托互联网技术出现的一种新的谣言形式。谣言本身会危害社会稳定,而基于网络的谣言不仅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而且影响力远超现实生活中的谣言。大学生作为网络上的活跃用户,自然成为网络谣言的重要目的地。大学生虽然在学历上比社会上的一般网民要好,但是他们经验不足,对信息的判断能力有限,很容易受到网络谣言的影响。
从传播学角度看,网络谣言传播模式有多种定义:“三阶段论”——潜伏期、形成期、发展期;奥尔波特等人提出了谣言传播的“损失-强化-吸收”机制,即谣言传播的扭曲机制;感染机制:病原体、群体性事件虚假信息——触及感染者并传播——触及传染源并持续传播到特定人群;一般的信息传播模式,即信源-载波-信宿;群体性事件网络谣言的发展规律是集结、影射、创造与重构,线上线下互动,形成蝴蝶效应;也有学者认为,网络谣言的传播遵循这样的机制。网络虚假信息——媒体假新闻——在网上被转载,网络谣言通过这样的循环模式转化为“新闻”。
网络谣言几乎与群体性突发事件如影随形,贯穿于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全过程,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孕育、发生、演变乃至终结产生重要影响。还会导致人们的精神危机和心理疾病,造成整个社会的恐慌和焦虑。甚至质疑政府的公信力。
二是侵蚀社会主流价值观,社会认同体系在“信其有而不信其无”的心理作用下发生倾斜。
三是矛盾激化。此时,执政当局的任何不当行为都可能被放大,成为一个爆炸桶,在网络谣言的点燃下爆炸,导致群体性突发事件提前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