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科举兴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改革教育。主要包括“停止科举”、“设置学校”、“奖励游学”。光绪二十七年,清廷在全国设置大、中、小学;光绪二十八年,朝廷再次下令各省派学生到东西各国注意专学,学成者回国任用。当时留日学生人数最多,许多留学生在国外接受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成为日后民主革命运动的重要力量。光绪二十九年,颁布学生章程。此时,各级学校毕业生均实行龚升、举人、进士等封号的办法,并规定按照科举制度考试合格者必须入北师大。光绪三十年,学校章程颁布,这是中国第一部由法律公布并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的近代教育制度,奠定了中国近代教育制度的基础。光绪三十一年,正式宣布从次年起废除科举制度。科举的废除加快了建校的步伐。根据教育部的统计,在65,438+0904中有4,222所民族学校,92,000名学生。1909年,学校总数猛增至5.2万所,在校生15.6万人。国际学生的数量也大幅增加。一个不同于旧文人和封建文人的新的知识分子群体开始活跃在历史舞台上,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他们或多或少接受了西学之后,在民族危机的刺激下逐渐走向朝廷的对立面,成为一股不受清统治者控制的社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