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年前,汶川地震中有15位跳伞勇士,他们在4999米的高度盲跳。你还记得吗?

15名身着军装的战士把那封志存高远、无怨无悔的遗书送给上级后,迈着坚定的步伐,踏上了救命的飞机。

500米,1000米,3000米...当飞机上升到4999米的高度时,这15位英雄纵身一跃,开始了一场意味深长的生死行动。

这些是2008年汶川地震中的15勇士。他们冒着生命危险,给成千上万的人带来温暖和安全。这些15的英雄当时都在做什么?后来怎么样了?

2008年5月12日,山摇,楼塌,树断。在天地的轰鸣和人类的悲壮声中,一场以四川汶川为中心的8级地震席卷千里。

此时与重庆相邻的湖北省也是山摇,震感清晰饱满。空降兵15在孝感的气氛立即变得紧张起来,指挥员王维山深感震惊和忧虑。

这不是普通的自然灾害,很可能会出大问题!预见到地震的严重性后,出于军人的敏感,他一声令下,15军立即陷入全军备战状态。

15部队有着悠久而光荣的历史。在改编为空降兵之前,是抗美援朝战场上战无不胜的“千岁军”,培养了邱、黄继光等多位战斗英雄。甚至在建国前,在解放战争的中原就有不错的战绩。

直到1961年4月,这支地王部队结束了陆上生涯,成为支援祖国空降兵建设的急先锋。

从奔跑到飞翔不是一蹴而就的,少不了磕磕绊绊。从资金到人才,从技术到经验,这些都是在探索的道路上必然需要积累的财富。

在不断的训练中,15部队总结出自己的口号:通过“地上苦练”和“空中细跳”,腿部需要经历“三肿三消”,才能最终“冲上云霄”。

正是在这种艰苦的训练下,中国的空降兵逐渐由少变多,走上了正规化的道路。这支部队的出现,让中国在战备救灾方面更有信心。去年河南洪灾,前年湖北黄梅县溃坝,都能看到空降兵的前线支援。......

14年前的汶川地震,当时交通、通讯完全闭塞,分发物资,与各地沟通,设立站点,救助群众。......

这些工作自然少不了从天而降的“神”。所以在地震发生的第一时间,所有的官兵都做好了奔赴战场的准备,更有甚者,他们把生死放在一边,提前写好了遗书,准备冒着生命危险去营救成千上万的受灾群众!

震后第二天凌晨,空降兵研究所所长李振波奉命立即组织指挥国际突击队赶赴震中茂县,执行其他兵种无法到达的特殊任务。

此时,由于强烈地震的影响,受灾最严重的茂县和北川的道路和通讯已经全部中断,甚至不时发生的余震威胁着试图挺进危险地带的救援队伍的生命安全。空降兵成为最快也是唯一能参与救援的队伍。

在大灾难面前,时间就是生命。在明确了形式及其重要性后,李振波立即筛选并集结了100名精锐空降兵,每人折叠背起自己的降落伞,高呼“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第一”的口号,带着40吨紧急筹集的物资飞赴前线。

此时,茂县已与外界失去联系近一天,全国人民都在为此担忧。在时间就是受灾群众生命的前提下,这支突击队想马上跳到灾区,展开救援和通讯重建。

茂县地理位置非常特殊,四周都是海拔4000多米的高山,所以最低的飞机只能维持在5000米左右的高度,空降兵还要从这个高度跳伞展开救援,这无疑几何增加了空降兵的降落难度!

这是近60年来,空降兵首次以空降兵的形式参加非战斗任务。更让这100人紧张的是,他们平时的训练基本都是百米高空跳伞。现在海拔提高了近10倍。能否保证他们安全着陆,他们和部队心里都没底。

更有甚者,目前茂县几乎所有的建筑装置都损坏了,地面上没有任何标志和指引,甚至连具体的气象条件都不知道。贸然执行空降任务很可能直接撞上附近的山崖,或者直接坠入危险的地方,死伤概率很大!

但无论如何,人民的安全是第一位的。带着一去不复返的豪情壮志,这些空降兵准备立刻跳下来执行任务。

就在他们已经完成心理建设的时候,事与愿违,任务暂停。那天早上茂县天气不好,狂风暴雨,电闪雷鸣,大大增加了飞机飞行的难度。飞机从8000多米的高空下降,冲破乌云到达6200米后,机身上结满了霜,不仅外窗模糊不清,看不清外部情况,甚至连舱门都打不开。

这样下去,很可能就是机器的命运了。不仅遇难者无法获救,船上数百条生命也将白白葬送。在八次失败的降落尝试后,李振波不得不下令返航并暂停救援任务。

早在去茂县的路上,李振波就开始思考空降计划。面对当地复杂的地形、极端的天气以及海拔5000米寒冷缺氧的挑战,他不得不小心谨慎。虽然他是抱着必死的决心来的,但他不想有哪怕一点点无意义的牺牲。

“茂县的地形太复杂,无法调整方向,这意味着你可以选择一个好的着陆点。”经过反复思考和观察具体情况,李振波决定使用方向可调的翼伞进行空降任务。

方向确定后,李振波立即部署了25把翼伞。万事俱备,接下来就是人员的选拔了。

面对有生命危险的任务,虽然每个人心里都害怕,但责任感和团队情谊同时让他们更加积极,都踊跃报名,想成为第一个敢死的人。

李振波深知这项任务的艰巨性和危险系数,他第一个加入了这个充满危机的团队。经过筛选,他挑选了22名精通翼伞操作的勇士组成勇士队。其中14人随他参加了第一次空降行动,其余7人编入预备队担任伞降引导任务。

一切准备就绪,只等一个好机会。5月14日上午,持续多日的阴雨天气终于结束,天空放晴,这是执行任务的绝佳机会。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此时距离黄金救援时间72小时已经过半,刻不容缓。早上11: 37,随着飞机腾空而起,机上15勇士个个神情严肃,随时准备空降。

其中,年龄最大的是48岁的领袖李振波,他已经超过了45岁的空降年龄限制。但他不想只是看着自己的士兵身先士卒,冒着生命危险。他想成为他们的领袖,承担他们将共同面对的危险和困难。

所以在挑选球员的时候,他第一次把自己纳入其中。他给出的理由也很军事:一是我比你有经验,二是我是领导,三是这是命令!

在他的坚持下,他成功加入了这个“敢死队”。而且在执行任务的时候,他成为了第一个跳下飞机的战士!

其他14人的名字分别是于亚斌、、、向海波、雷志胜、赵四方、刘志宝、、郭、、刘、、王乐妍、王俊伟、殷远。

面对即将到来的挑战的危险,他们都异常紧张,但各有各的坚持。比如最小的向海波,当时才23岁,是社会上大学毕业享受生活的最好成绩。但他不想一辈子无所事事。他想为祖国和人民做点什么,留下自己的印记。面对他的一再坚持,曾拒绝他参加这次任务的李振波在最后一刻同意加入他。

他们中的一些人在临战前向父母妻儿做了“最后的告别”,并反复向家人说了银行卡号。也有人给恩爱的女友打预防针:“抢险救灾有一定的危险性。如果我回不来了,不要哭。等那里建好了,去四川看我。”

任涛是在这项任务中感受最深、情绪最激烈的人。因为他的家在四川震区,他在出征前就已经收到了妻子传来的噩耗:他的家在地震中被夷为废墟,母亲身负重伤在医院接受治疗,而奶奶却没能挺过这一关,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

总之,这些15勇士* * *带着各种憧憬和野心,为了救民救灾的目标而努力。队长李振波跳下飞机后,其他队员情绪激动地依次跳了下去。

“怎么这么多高压线!”显然,第一个跳出机舱的船长李振波,隐约看到了地面上的情况。他没想到茂县的情况会这么复杂。

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他在缺氧头晕的情况下忍受了1500米的坠落过程,准备在3500米高空打开翼伞,但此时他发现自己携带的着陆主伞出现了问题,根本打不开。好在有30多年的经验,他没有慌。在距离地面700米的时候,他冷静地拉开了另一边的备用伞。

王俊伟的情况和李振波一样。幸运的是,他们都打开了备用伞,有惊无险地摔倒在地。虽然摔倒后,树枝刺穿了李振波的腿,雷志胜的右腿也撞到了石头上。但基本问题不大,他们还有足够的精力做下一个任务。

“解放军来了!我们得救了!”这些15勇士没有完成任务,第一时间起到了鼓舞作用。无论受伤还是挨饿的人,他们立刻有了与死亡抗争的骨气和勇气。

这时,受伤的李振波并没有停下来养伤。作为队长,他马不停蹄地去了茂县,直接和当地政府联系。得知茂县的具体情况后,他第一时间把消息传到了外面的指挥部。

不仅如此,面对极其复杂的空降环境,为了避免损失过大,他们建议取消空降兵的其余空降计划,他们中的15将完成这一引导空中援助的重任!

这不是一项容易的任务。这15位英雄,徒步七天七夜,行程220公里,攀登四座海拔3000多米的高峰,前后走访7个乡镇、55个村庄,第一时间为指挥部提供重要灾情信息,并引导空投、架设临时机场,直接和间接挽救了65438+万余灾民。

值得一提的是,仅在执行任务的第二天,他们就排除了两座面临决堤危险的水电站,救出了被困在附近的106名中外游客和47名美院师生。......

直到19年5月,这15勇士才摆脱忙碌,离开茂县,归队。此时,他们衣衫褴褛,疲惫不堪。一阵突然的放松之后,几乎所有人都没能坚持住,病倒在病床上。病后,他们回到部队,开始了新的任务和生活。

时隔12年,直到2020年9月17日,空降兵部队成立70周年庆典上,这15勇士们又聚在了一起。回头一看,都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大部分都复员了,分散在全国各地,做生意的,当警察的等等。,做着不同的工作。15人中,只有李振波、余亚斌、袁茵、向海波和李玉山还在部队。其中,仍在原单位工作的李振波于2021退休回家养老。

在15人中,李雅君是最令人羡慕的,因为他受到了当时参加救灾的一名女大学生的青睐。灾难发生后,女孩们主动追寻,甚至去李雅君老家看望父母。他们终于走到了一起,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复员后,雷志胜回到家乡街道办工作,过着平凡而忙碌的生活。他对此非常满意,乐此不疲。

赵海东回到部队半年后,他退伍回家,成为陕西榆林的一名公路管理员。

郭退休,调入交通局;王磊是辽宁退伍军人训练基地的一名教师。王俊伟去了四川乐山派出所当警察。任涛成了一名卡车司机,开始了长途运输。......

留在部队的余亚斌,是空降兵某部领导小组的队长;袁茵是空降兵某营一营二连班长;李玉山在部队担任保护伞训练主任;最年轻的向海波也在空降兵某部做导队文书。

虽然现在不在一个部队,但是分散在不同地区。但我相信,无论什么时候,他们都不会忘记2008年那次难忘的救援经历。也希望他们不改初衷,在各自的岗位上继续发光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