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名片:古代帝王如何选择陵墓看风水?
关中地区十八座唐墓分布图
原则一:注重整体。
“风水”一词源于《葬书》:“气逐风散,界水止。古人聚而为之,行而止之,故谓之风水。”风水理论就是把环境看成一个整体系统,以人为中心,把世间万物看成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相互对立、相互转化的要素。风水的作用是把握子系统之间的关系,优化结构,寻求最佳组合。这其实与现代科学中的系统论不谋而合。总体原则是风水的总原则,其他一切原则都从属于总体原则。以整体原则处理人与环境的关系,是现代风水学的基本特征。
中国古代《黄帝宅经》主张“以形势为体,以泉水为血,以土地为皮,以草木为发,以房屋为衣,以门户为冠带。如果是这样,那就是优雅和运气的问题了。”这其实是古人在选择居所时对系统论的简单应用。
按照古人的观念,阴宅所在地的地势、方位、安全与否,会长期影响后代的命运。清代姚燕鸾在《阳宅集成卷·单晶寇集》中特别强调整体功能性,认为“阴宅须择好地势,山背之水谓人心,山有长毛,水必环环。有宽敞的厅堂是福气,出水口的收藏丰富,两边无障碍,光明正大。”
唐代陵墓建设是继秦汉之后的又一个高潮。唐朝21个皇帝,包括武则天,除了武氏和高宗葬在一起,最后两个皇帝葬在豫鲁,其余都在陕西渭水北岸,史称“关中十八陵”。墓葬设置在丘陵起伏的北山山脉,南面是广阔的关中平原,远离终南山和太白山。渭河在前方很远的地方,水镜在那里出没。在它附近,有浅有深。放眼望去,一带平原,粟秧隔,辽阔的平原一片寂静,更凸显出灵山的高峰。唐陵继承和发展了汉陵四开的传统,形成了象征帝王居所的宏大构图:在陵的四周筑起方墙,称为内城,四面正中有门,四角有门楼和角楼;南门朱雀门内建有祭祀大厅,举行大祭祀仪式;朱雀门外,有一条三四公里长的神道。在最南端,它以一对土阙开始,接着是一扇大门。从那里,第二对土阙和第二个门在朱雀门以北大约几百米到一公里,然后它通向朱雀门前的第三对土阙。一、二门之间的广大地区,墓葬众多,其中唐太宗昭陵墓葬最多,达167。整个陵墓面积非常宏大。此外,许多宏伟的石像和马匹被用来作为陪衬,以渲染陵墓的尊严和崇高气氛,使无论谁来到这里,都不能不钦佩和尊重。
选址原则二:因地制宜
《易经与大庄卦》云:“适可而止。”先秦时期,姜太公主张因地制宜。《史记·货殖列传》记载:“太公王封于营丘,人少,太公劝其作妇,极精而学盐。”这其实是我们远古祖先根据环境的客观性而采取的适合自然的生活方式的表达。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使人和建筑与自然相适应,回归自然,回归自然,天人合一,这才是风水的真谛。
中国幅员辽阔,南北气候、土质差异很大,各地建筑形式也不一样。西北干旱少雨,黄河中游有大面积黄土层,易于挖掘,具有防寒保暖的特点。因此,窑洞这种在黄土崖上开凿横洞的居住形式,在甘肃、陕西、山西、河南等省广泛分布。在西南部,因为潮湿多雨,有大量的昆虫和野兽,那里的人们住在列竹楼里。《旧唐书·南蛮传》中有关于竹楼的记载:“山上毒草,虱子毒蛇,楼中人同居,爬楼梯,号甘兰。”这种竹楼楼上有人住,楼下空着或者有牲畜。竹楼通风、凉爽、防潮,大多依山傍水而建,特别适合当地的气候条件。此外,草原上的牧民住在蒙古包里,采取靠水草为生的生活方式;云贵山区的人用山石屋;中原地区的人们用夯土建造房屋,这些建筑形式都是因地制宜的结果。
明陵是在阴宅风水指导下选定的。在明朝永乐年间,为了寻找一个吉祥的墓地,明成祖命令来自江西的风水大师廖峻青在昌平寻找。后来,他在这一带发现了一块“吉祥土”,叫黄图山,山前有龙虎两座山,形成了风水宝地。经过朱迪的亲自踏勘,这里被命名为“天寿山”,并于1409年在这里修建了十三陵第一陵——长陵。
十三陵所在的地形是北、东、西三面环山,向南敞开。山间的泉水在玉岭前与河水汇合后,奔流向东南方向。陵前6公里神道两侧有两座小山,东边是“龙山”,西边是“虎山”。根据风水理论,天寿山绵延,“龙脉”欣欣向荣。陵墓向南而立,主峰高耸于后,左右为“护沙山”环绕,向南延伸至北京的小平原,前景一片光明。陵墓的“唐明”(基址)平坦宽广,山上植被茂盛,脉络“生机勃勃”,无疑是陵墓的绝佳之地。从明十三陵的选址可以看出,古人非常重视陵墓建筑与自然山水植被的和谐统一,追求“天地一体”的完美境界,以体现“天人合一”的哲学观。
万历年间绘制的《襄阳古城图》。
选址原则三:近山近水。
我们的祖先在生存实践的过程中,用智慧总结了许多生活经验,其中在背后有山有水的地方建造聚落是非常重要的一条。今天考古发现的原始部落遗址几乎都建在河边平台上,适合当时狩猎、捕鱼、采摘水果的古人的生产生活方式。其实这也是风水理论中依山傍水原则的由来。
明朝宣德年间,张带领他的人民来到湖南岳阳县卫东乡。这里的地形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五百里的幕府山在这里绵延,东北和西部有三座大山峰突起,如三片大花瓣形成一朵莲花,是典型的风水中“土坯房”式的爬山形式。于是张带着大家在这里定居下来,过着平静祥和的生活。500多年来,发展成为600多户、3000多人的大家族。这是一个好风水房子的典型例子。
武汉大学建在珞珈山脚下,已经有一百年的历史了。在特定的风水环境下,因地制宜地修建了校园。学生宿舍连着山坡,像蜿蜒的城墙,有个出入口像城门洞。山坡平台上,中央洞口是城门洞,中间是图书馆,两边是教学楼。主从顺序,严谨对称。学校的自然走向,展现了高等学府的庄严和宏大气势。武汉大学的选址和建设是风水学理论中“房子包山”的典范。
古人对阴宅的重视程度不亚于阳宅,尤其重视“事死如事生”。所以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依山建墓的观念。很多帝王的陵墓背山面水,或者面朝平原,视野开阔。有些人甚至把他们的坟墓建在山顶上,以显示他们的崇高地位和皇权的威严。后来人们选择墓地,特别注重依山傍水的地理环境,被古人视为风水最好的地方。《达汗原陵秘葬经》曾记载:“建坟须来山去水。”
著名的秦始皇陵是“依山傍水建陵”的典范。背靠骊山,面向渭水,这一带的自然环境非常优美。也许有人会问,秦始皇在首都咸阳执政,为什么墓地选在离咸阳很远的骊山的影子?我们来看看这里的地形。整个骊山只有临潼县到马额段海拔高,山峦起伏,多山。从渭河北岸望去,这条山脉左右对称,像一个巨大的屏风立在第一座皇陵后面,站在陵顶,向南望去。这条山脉呈弧形,皇陵被骊山峰峦环绕,与整个骊山融为一体。可见这是一个符合依山傍水原则的风水宝地。
秦代的“围山围水”观念对后世影响深远。西汉的陵墓,如高祖长陵、文帝巴陵、景帝杨陵、武帝陵等,都是模仿秦始皇陵“群山环水”的风水思想而选择的。后来的墓葬基本继承了这种建墓思想。
古墓选址示意图
选址原则4:观察形状和情况
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哲学使中国人对天地和生命有着独特的看法,尤其注重人与自然的协调统一。传统的风水理论实际上是这一思想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清代《阳宅十书》指出:“人宜居山川为主,气势最大,关系人之祸福最重要。”也就是说,在选择落脚点时,要注意山地地形,把小环境放到大环境中去考察,也就是所谓的“察形观色”原则。
龚宇把中国的山脉分为四列九三。风水称连绵起伏的山脉为龙脉。中国的龙脉发源于西北的昆仑山,三个龙脉从昆仑向东南延伸。北龙从阴山、贺兰山进入山西,起于太原,止于渡海。中龙从岷山入关,从秦山入海。南龙从云南到贵州,经湖南到福建、浙江。每个大龙脉都有干龙、支龙、真龙、假龙、飞龙、隐龙、闪龙。要调查风水,我们必须首先找出脉络,顺应龙脉的趋势。
我们在查形观势的时候要搞清楚龙脉的形与势的区别:千尺是势,百尺是形,势是景,形是近景。势是对形的崇拜,形是势的产物。于是潜能是有形的,有形的意识到潜能,潜能存在于外部,而形状存在于内部。势如群峰起伏,形为单座山。认清形势很难,但观察形态很容易。形势是因果,若马奔腾,若波流水,我要它大而强,异而专,顺。造型要厚实,蓄气、储气。从宏观环境观察小环境,可以知道外界对小环境的制约和影响,比如水源、气候、产品、地质等等。只有形势完美,宅基地才能完美。看情况就是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这样就不会有后顾之忧,反而会后的快乐会延续几代人。朱子玉论京师宏观环境云:“杜畿山脉从云中升起,前有黄河环绕,泰山为左有龙,华山为右有虎,嵩山为前例,淮南山为第二例,江南雾灵山为第三例。所以古今中外没有一个地方比河北建都。无风散之,有水分之。”由此可见北京地理环境的优越性。
中国皇陵的选址非常注重形式检查和潜在观察。以清帝陵为例,可以发现他们在陵址的选择上下了很大功夫。据说东清帝陵是顺治亲自挑选的风水宝地。就风水学而言,确实是一个绝佳的地方——整个陵区以昌瑞山为界,北称“后龙”,是龙脉之源;陵区背靠昌瑞山,东侧鹰飞山为青龙;西边的黄花山是白虎;在南方,形似钟的金星山是潮汕;远处的影壁山就是凯斯山;马兰河和西大河蜿蜒环绕,众生环绕。是典型的“山环水抱,负阴抱阳”的景观格局。清朝皇帝和皇后的陵墓位置和建筑都是一样的,龙、沙、洞、水、堂、近案、远朝之间的关系都考虑到了,以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选址原则5:土壤质量检查
许多古代帝王的陵墓现在已经成为旅游景点。不难发现,这些墓葬的选址普遍具有风景优美、空气清新、植被茂盛的特点。换句话说,这里的地形和水土都是极好的。事实上,在为皇帝选择陵墓的过程中,风水先生不仅非常重视方位和其他因素,而且非常重视和批评当地的土壤质量。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他们经常在原地踏勘,用手捻,用嘴嚼土,甚至挖井看深层土壤和水质,俯身听地下水的流动和声音。这些看似装腔作势,其实不无道理。
在地球上,人类生存最基本的物质是风(空气)、水和土地(陆地)。“地”包括土,土的好坏是风水学需要研究的大问题。
现代科学证实,传统风水学认为土质决定人的体质是有科学依据的。我们发现土壤质量对人的影响至少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土壤中的锌、钼、硒、氟等元素会直接影响人的健康。明代王同贵在《耳谈》中记载:“总不如来羊里溪,当地人说:‘凡锡不宜繁衍者,必穷而迁徙。“《山海经》还记载了许多地质与身体的关系,尤其是从特定地质中生长出来的植物,对人体的体型、体质、生育能力都有影响。
二、潮湿腐败的地方是细菌的天然培养基地,可导致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皮肤病等。
第三,地球是一个被磁场包围的星球,人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但它总是作用于人。强磁场可以治病,也可以引起头晕、嗜睡或神经衰弱。
第四,如果住宅地面以下3米处有地下河,或有双层河流、坑洞、地质构造复杂等,可能会辐射出较长的振动波或污染辐射或粒子流,导致头痛、头晕、内分泌失调。
另一方面,古代的风水先生相对来说是地理学家,他们对气候和环境很敏感。我们不得不承认,风水是有科学道理的,不是空穴来风。风水界曾有“郭璞葬母”的传说:郭死后,郭璞为母亲选择的坟墓,离河不到百米。如果有洪水,坟墓就会被淹,这是风水中的大忌。但郭璞敢埋他,预言水会退去,人们会怀疑。结果,几年后,河水改道,郭牧墓周围都变成了桑田,这大大提高了郭璞的声誉。郭璞为什么敢做出这样的断言,是因为他比别人更了解附近的山川河流、河流分布和气候变化。
选址原则6:水质分析
长江和黄河被我们称为母亲河,因为大江大河的水养育了沿岸人民,是我们的生命之源。老子说:一命二,二命三,三命万物。一个是天,所以有水生,一个是地,第三个是水的说法。把老子的这句话翻译一下:自然,水生于天地,天地万物皆水生。由此可见水的重要性。
中国古人叫风水,也叫地理。我们不妨把它和《风水风水地理》一起读。我们也可以这样解释:阚(观天)、于(测地)、风(空域)、水(水文水质)、地(地形地质)、理(研究分析理论)。这里的风指的是人呼吸的空气,人吃的水和源头水,以及种庄稼和穴位的土壤。空气、水和土壤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物质。众所周知,如果风(空气)质量不好,水质不好,土质不好,生物生长就会不好,人就会生病,生活就会陷入灾难。这也是现在大力提倡绿色环保概念的原因。
古人认为“草丰茂水深土厚”的地方风水一定好。这其实是一种通过目测来区分风、水、土质量的方法。
至于如何辨别水质,《管子·地珍》认为土质决定水质,水质是通过其颜色来判断的。水又白又甜,又黄又涩,又黑又苦。风水经典《博山篇》主张“寻龙认气,认气尝水”。它的颜色是蓝色的,它的味道是甜的,它的气味是香的,它是昂贵的。它的颜色是白色的,它的味道是清晰的,它的温度主要是昂贵的,它是不够的。"论《人丁兴旺》中的水善恶云:"清甜无比,十分可口,故称佳泉昌。春不饱,秋不燥。最好在这里找个好地方。”“果肉的味道只怕有腥味,就像热汤沸腾,浑浊发红是不吉利的。"
浙江泰顺承天象鼻山脚下有一处山泉。泉水终年不断地冒着热气。当地人生病了,就会泡在泉水里,比吃药还有效。经检验,发现泉水中含有大量化学元素氮。据《山海经·Xi·山景》记载,崔氏山旁有灌溉用水。“有流在其中,使牛马无疾而画。”
云南省腾冲县有一处“鹊桥泉”。泉水清澈见底,但里面没有任何生物。鸭子等鸟类一到春天就会死亡。经检测,泉水中含有大量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有毒物质。定居点必须建在远离这些水源的地方。
古代帝王在选择墓葬时也非常重视当地的水。十三陵附近有非常丰富的水源,所以一年四季都有丰富的植物和树木,生物多样性也发展良好。如今,十三陵水库作为北京城市供水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北京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原则7:坐北朝南。
风水学很注重方向的选择。风水师在选择了阴阳房的位置后,还要选择最合适的建筑方向,让建筑接收到周围景观空间的活力。这也叫垂直方位,是风水中的一个关键。
众所周知,中国的传统建筑通常坐北朝南,子山朝午。用现代科学解释,这是因为中国位于北半球欧亚大陆东部,大部分领土在北回归线以北(北纬23度26分),所以朝南的房子容易接受阳光。这样不仅能让房子在冬天更暖和,而且对住在这里的人的健康也非常有利。
此外,中国的地形使得中国的季风气候特征非常显著,中国大部分地区都受到季风气候的影响。除西北地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外,我国主要有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少数地区如海南、云南西双版纳等受热带季风气候影响。所以房子朝南,不仅是为了采光,也是为了躲避冬天的北风。甲骨文中有测风的记载。《史记》云:“恶风居西北,十月也。按照北方的说法,也是11月。风居东北,正月也。丰住东,也是二月。”清末何光庭在《地学补正》中说:“平阳不怕风,但有阴阳之别。从东到南的暖风和煦的风叫阳风,所以正好。自西向北的凉风、冷风,称为阴风,宜有近案挡之,否则风吹骨寒,主家败亡。”这意味着在确定位置时要避开西北风。
风水表示方位有几种方式:一、以五行木为东,火为南,金为西,水为北,土为中。二、以八卦为南,以岭为北,以地震为东,以交易所为西。第三,以甲方、乙方为东,丙方、丁方为南,庚欣为西,桂仁为北。以地支之子为北,午为南。四、东为黑龙,西为白虎,南为朱雀,北为玄武,或称:“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
在我国,一般的帝王陵墓都是背山面水或者朝南,比如南京的明十三陵,北京的明十三陵。但凤阳的明太祖陵是朝北修建的,道路略有歪斜。原因是中都城墙宫殿位于皇陵的东北面,要使皇陵面向中都是非常困难的。
总之,风水中坐北朝南的原理,是我们的祖先通过几千年的实践得出的认识,这其实是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
选址原则8:带着怒气骑行。
传统风水理论认为,气是万物之源,万物离不开气。
中国古代伟大的风水先生、晋代大学者郭璞写了《葬书》,他在书中阐述了感应的原理和作用。《葬书》说:“葬人,乘怒。阴阳之气,即风、云、雨。走在地下生气,万物生。人从父母处受,骨得气,身得阴。盖生者,气之凝结,骨之结形成,死而独留,故葬,抗气入内,同法之影也。俗话说,灵要应鬼福,人要福,这是以西边铜山崩,东边灵铃,春天木花,房中栗芽为前提的。气行于地,其所为亦因地之势;其聚也是因势,古人聚而使之粘。你能做的是有限的。”意思是陵墓要选在热闹的地方,也就是所谓的风水之地,万物有灵。人是气的产物,人的骨骼是由气凝结而成的。人死了,气息没了,只剩下一副死气沉沉的骨头。尸骨若葬于热闹处,则干爽春光,灵魂得以升华。每个人都是父母生的,就像一棵大树。父母是“根”,是主干,后代是父母在世间的“枝”。父母的骨头在地下是活的,“本”就会生机勃勃,与“本”相连的“枝”也会受益匪浅,枝繁叶茂,历久弥新。
明代另一位风水师廖锡永在《葬经》中指出,生气要以山川草木来区分。“凡山有紫气,若淡烟飘,云蒸润,石明,若有,气来息。云不飞腾,色暗淡,崩裂,岩石干枯,草木枯萎,水泉干涸。如果是这样的话,除非挖断了山头,那么生气的行程就要靠别人了。”可见,愤怒是万物的生命力,是生态的最佳状态。
风水学主张在热闹的地方建造城市住宅,称之为“带怒骑”。因为只有获得足够的生命力,植物才能茂盛,人类才能健康长寿。根据风水理论,房子的门是一个空气口,如果有道路和自来水通向它,它就是精神。反之,如果大门位于背面,则不生气。上火对空气流通有好处,对人的健康也有好处。屋内亮明为吉,暗秃为凶。只有骑在热闹的建筑上,对住在里面的人才有好处。
由于季节的变化,生命力和朝向也发生了变化。在不同的月份,生气和死亡的方向会有所不同。生气是吉,死是凶。人在做事的时候,也要随着自然的变化而行动,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自古以来,人们都选择在仲春的清明节去祭祖扫墓,这除了郊游的原因外,还与古代风水学说有关。《管子·形势解》说:“春,阳始,故万物生。”气息的交换是轰轰烈烈的,这是死者与生者之间“心灵感应”最活跃的时候。活人拜访阴宅也是阴阳平衡的需要,会得到一年的安心。而且古人还认为,生者的居所即阳宅要时时维护,逝者居住的陵墓即阴宅也要定期扫描修缮,并加做护坡,以防“泄气”。从伦理的角度来说,就是鼓励后人每年定期祭祀祖先和朋友,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的。现在我国把清明节列为公共假日,也算是政府顺应民意,倡导和谐的一个好举措。
选址原则9:普遍绿化
我们的祖先早就注意到环境和人是相互作用的,环境的好坏和树木的多少密切相关。因此,在活人的房子或死者的坟墓周围植树已经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行为。
几乎所有的风水师都非常重视树木风水,它的作用并不像大多数人想的那样是遮阳、美化环境那么简单。民间风水师都信奉这样一句话:“乡间有人居住,树木茂盛,房屋便茂盛。如果树倒了,房子就会枯死。大栾林大兴,萧鸾林小星。不种树,人没衣服,鸟没毛,你光着身子,能保暖吗?”他还说:“前门明净,屋后要绿树浓荫;四季葱郁不露,久居太平。”只有当它的植被众多时,它才生机勃勃,护荫护脉,它才丰富。
风水学讲究“形神兼备”,认为有什么精神就必然产生什么精神。他们认为人可以根据树的好坏来升降。这也体现了树木在风水中的重要作用。风水学认为树有四种功能。一、聚气:尤其是空旷的农村,气不聚,可靠种树缩小居住区,使之看起来像团圆。二、避风:山区和沿海平原风大,冬季北风强而刺骨,对人畜和农作物有害。你可以通过种植防风林来减少风的危害。3.遮阳:如果房子对面有裂山、墙角、墙角、烟囱、高压电塔,种树或藤蔓缓解比较靠谱。四、通风与形体覆盖:房子的生命力就在眼前,但在远处看得见摸得着。可以种竹子或者间距稀疏的植物,遮住凶形,让好运过去。
郭璞《葬经》说:“山中不可葬之五人:齐可和睦,铜山不可葬。大地平坦葱郁,这就是土地的美。如今的铜山,厚重倔强,土脉枯萎。没有冲突之气,所以不能掩埋。”特别指出,贫瘠的秃山不能作为阴宅。
旧制规定:“帝墓三岁,树松;一半的王子,树是柏树;博士八尺,树大招风;四只脚,一棵长着蝗虫的树;庶人无坟,树是柳。”这实际上已经把陵墓普遍绿化的原则以礼制的形式固定下来了。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在明十三陵,还是十三陵,埋葬古代帝王的地方,基本上都是树木茂盛,水草茂盛的地方,这既是当初选址时对环境的严格要求,也是后人为了绿化不断种树的结果。
现在,为了减少对耕地的占用,政府发起了“树葬”的形式,即在逝者埋葬骨灰的地方,后人种上一棵树,一方面表达了对先人的怀念,另一方面也绿化了环境,让逝者能够安全地回到大地母亲的怀抱,享受安息。
选址原则10:改造风水
《易经》里有一句话:“已经是福了,但要信。文明之说,大亨有理有据,后悔死了。天地四时变,汤武革命以天为基,以民为本。革命之时,义大矣。”在对我们生活的环境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我们的祖先已经意识到改造环境的重要性。但这种改革绝不是自发的,而是在顺应自然的前提下进行的改革。
我们都知道大禹治水的故事。相传舜命鲧治水,鲧只知道拉和灌的方法,却失败了,被舜杀死。鲧的儿子禹接受了父亲治水失败的教训,改用疏浚的方法,终于成功地制服了洪水。这可能是人类改造风水的最早记录。
四川都江堰也是改造风水的成功范例。都江堰位于长江支流岷江上游,是世界上最早的水利工程,至今仍发挥着重要作用。2260年以来,都江堰的引水、泄洪、分水三大主体工程设施一直正常运行,为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后人总结都江堰成功的原因,发现:首先,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时,遵循的是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治水理念,即“因势利导,因时制宜”,所以都江堰是一个没有水坝的引水枢纽。其次,调节水流的“鱼嘴”引水工程、控制流量的“宝瓶口”引水工程、泄洪排沙的“飞沙堰”工程,解决了现代水利设施建设中的流量控制、泄洪排沙等难题。第三,坚持年修制等可持续管理措施。从都江堰的建设,我们不得不佩服老祖宗的智慧和能力。其中,天人合一的先进思想尤其值得学习。
中国古代帝王陵墓在改造风水方面不遗余力。秦始皇陵就是其中之一。秦始皇陵,南临骊山,北依渭水,占据了一块符合风水原理的宝地。然而,在秦始皇陵的东侧,还有一个人工重建的鱼塘水。据《水经注》记载:“水出骊山东北,源北流。后来秦始皇葬在山北。水过蜿蜒,东注北转,始皇帝建墓借土。土地很深,水积聚成一个池塘,这就是所谓的鱼塘..池水西北流过始皇帝北。”可以看到,鱼塘水原来是从骊山东北来的,水是从南向北流的。后来修建秦始皇陵时,在陵西南修建了一座东西向的大坝。大坝长1000米,一般宽40米,最宽处70米。现在残高还在2到8米,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武陵遗址。这个大坝会把原本来自骊山东北的鱼塘水变成西北流,绕过秦始皇陵东北。据《水经注》记载:“鱼塘水西南有温泉水,可治天下之病。”《圣季芹》云:“骊山西北有温泉。”可见当年的温泉与西北的鱼塘水相对应,形成南有山,其余三面为水的趋势。可见,正是鱼塘流向的转变,才使得秦始皇陵形成了“依山傍水”的特色。
在自然山川条件不完善时,人工修、补、填、挖。这种将自然与人文有机结合,创造出理想的“人造”风水宝地的方法,在历代帝王陵墓建设中都有所体现,也可谓是风水理论的实际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