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麟镇的历史演变
建国后,属攀西区。7月,1950,并入潘玲区管辖;1951年5月,划归攀西区管辖(后改称九区、八区);6月1957撤区建乡;1958年6月,并入盘溪镇管辖;同年冬天。1959年9月,拆分为盘溪人民公社,1961年春,再次拆分为潘麟人民公社。1983年冬,废弃的公社体制更名为潘麟区公所。1991年65438+2月揭东县成立,隶属揭东县。2013年3月揭东撤县建区,就是现在的建制。几百年来,我们历经沧桑,几经演变,祖先励精图治,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物质文化财富。
潘麟是水路交通要塞,自古以来就是揭阳的军事要地之一。同时,临盘溪口岸周边土壤肥沃,物产丰富,文化繁荣,华侨众多。它被誉为“鱼米之乡”、“文化之乡”、“侨乡”、“龙舟之乡”。历代商人发达,人文繁盛。近代有中国潮汕著名画家刘昌超、汕头特区第一书记刘峰、泰国“塑王”陈卓浩等。文物古迹有桂林大宗祠、将军堤、西龙天后古寺、桂林革命烈士纪念碑,可谓“人杰地灵”。德桥,原名朱樵,位于广东揭阳市兰城区潘麟镇和粤城镇交界处的朱樵河畔。建于宋代,是潮汕史书记载的古桥。
宋绍兴八年(1138),复置揭阳郡。两年后,设在玉娇村(后改名荣成)。当时,为了方便对外交通,修建了伊稀官道,经今天的盘东、越城、潘麟、浦寨、塘坑、冯亮(以上均属揭阳)地区直达梅州。出城二十里,有一条大流渡,人走竹桥,方便行人和车马往来。而且竹架腐烂后,很容易是杉木。宋宪春三年(1267),重修为三孔石桥,桥址在此桥以北约100米处。这座石桥的规模在旧志中没有详细记载。而上游的神浦大桥(建于宋元六年,即公元1091)长五尺,宽九尺,竹桥是交通要道,规模自然比神浦大桥大。因为这座桥最初是用竹子建成的,所以得名“竹桥”。桥下的河,古时候叫下沟头。因为竹桥,它逐渐被称为朱樵河或朱樵港。
在宋代,朱樵河还是比较窄的。后来随着北河分洪力度的加大,江面扩大。明初,石桥终于因为塌岸而倒塌。嘉靖九年(1530),村民洪率众重修,不久被河水冲走。万历五年(1577),农村郑再次倡导公建。这一次,当地人将这座竹桥改名为“德桥”,以纪念多次捐资建桥的人们。
崇祯十一年(1638),数百土匪洗劫德桥村,随后第九军在南塘山集结。在战争中,这座桥被拆除了(树桩仍然存在)。从那以后,这个地方又遭受了另一条河流的袭击。桥址易为渡口——德桥渡,历时320余年。然而,在这漫长的时间里,当地民众集资造桥的行动从未停止。
清康熙年间,德桥村有个乡绅叫陈。看到桥年久失修,交通堵塞,他很不高兴,就出面集资,筹划建桥。然而,揭阳刚刚脱离战乱,人民生活异常艰难。他筹集了很长时间的资金,但未能筹集到建桥所需的资金。最后,我们不得不在渡口西边的田地里建了一个雨亭,为人们遮风挡雨。清朝末年,乡绅屈和德桥陈荣发也联名带头集资建桥,但还是凑不出钱来,最后在瓦头建了一座大雨亭。民国时期,永宁乡的一些人也萌发了重建德桥的想法,但没有成功。他们只是整理了德桥渡口和官田渡两岸的渡口台阶和其他配套设施。
解放后不久,人民政府开始修建揭阳至河坡的公路。德桥在沉寂了三个多世纪后终于重生了。1953年,当地驻军在公路经过的德桥渡口修建了一座杉木结构的公路桥。因为桥的西边是当时攀西区的德北乡,所以桥也叫德北桥。因为木桥不能满足现代交通的需要。1962年,由县交通局出资重建了一座长67米、宽8.5米的石拱桥,并于次年建成通车。揭阳撤县设市后,为配合城市建设和地方发展,何洁公路扩建为15m路基和12m水泥路面二级省道。同时,由上级拨款在德桥南侧修建了一座同样跨度和宽度的钢筋混凝土水泥桥,使车辆可以通行,德桥更加宏伟。
德桥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桥,自建成以来经历了数千年的沧桑。它的反复兴衰,是各个时期社会发展、时代变迁、政治制度优劣、民俗水平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