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八大投资公司是谁?

重庆八大投资:

重庆高速公路发展有限公司。

重庆高等级公路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重庆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重庆建设投资公司。

重庆水利投资有限公司

重庆发展投资有限公司

重庆水务集团。

重庆地产集团。

第一,鱼凫——地方财政控制的样本。

财务控制,财务控制股份公司的简称。主要业务是控制其他公司的股份。按照控股关系形成母子公司关系。母公司除了控股子公司外,还有自己特定业务的控股公司作为业务控股公司。没有具体业务,专门控股子公司的控股公司称为纯控股公司。重庆渝富和广安爱众集团都是公众控股公司。

渝富,全称渝富资产管理公司,成立于2004年,注册资本65,438亿元,由SASAC集中管理。是重庆地方金控集团,负责不良资产处置、金融控股、土地储备、国有企业持股;在“九大投资”中,渝富作为一个金融投资集团,与其他八大建设投资集团不同(渝富的国企运作确实很出彩)。御府的运营模式主要有三种。分别是不良资产处置、资本运作、储备地产,这三种模式他都熟练的改头换面了。他用大量现金资本直接投资已经成为常态。面对不良资产,它以资产管理公司的身份出现。大举进入金融资本领域,现在又回到金融控制的面孔。坐拥大片土地储备,类似地产集团;“善变”的余父忠实地充当着“重庆SASAC的工具”。它和其他政府投资平台一样,充当着重庆市委市政府的工具,或者说操盘手黄的角色。

(一)不良资产处置

俞父最初的操作有“空手套白狼”的色彩。

2000年,重庆市政府开始通过处置烂尾楼、债转股等方式解决当地企业尤其是国企遗留的不良资产。?2003年,萌芽将单独进行的各类债务重组统一到一个平台、一个系统进行集中运营。这和为国债项目设立各类建设投资公司如出一辙。同年3月,裕福成立。(广安区通过捆绑项目资金也有同样的效果。)

渝富著名资本市场的代表作品是对工行重庆分行6543.8+007亿元的一个资产包的处置。当时,重庆市政府以市财政局持有的重庆市商业银行、上海常发集团、交通银行的国有股权为318万元,以评估后的国有土地资产作为公司实收资本,* * *以12亿元设立重庆渝富。后来重庆渝富以政府注入的土地资产作为抵押,从重庆CDB获得265.438+0。实际还款率20.28%。然后债务企业回购公司持有的债权。

(2)资本运营

俞父在国企面临困境时,并没有输血,而是“一锅汤,共饮一杯”。俞福利用资金优势帮助SASAC旗下的产业集团进行投资。他不仅支持国有企业,还支持工业。重庆市国资委提供的数据显示,渝服自成立以来,已为国企改革、改制、重组提供流动资金1,81亿元。

(3)储备房地产

截至2007年底,渝富区土地储备总量达到37052亩。可以猜测,渝富的储地方式应该和同城、高投入、水投入大致相同,只是侧重点不同。渝富帮助市里的国企“出城入园”,进行产业升级,同时盘活土地和企业,有点像“资本换土地”,而城投是用城市公共基础设施换土地,高投是用道路换土地,水投是用水利设施换土地。

二、城投——政府投融资平台的标准

城投全称重庆市城市建设投资公司,成立于1994,注册资本2000万元。定位为募集和管理城市建设资金,投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专业投资公司。

2002年,为加快政府投融资体制改革,重庆对城投公司的职能进行了重新定位,明确其为城市建设资金总渠道;主城区道路桥梁建设总台帐;城市建设资金所需土地的一般储备取向(又称“三总”)。目前,初步形成了金融、土地经营、大型市政设施经营、房地产开发等综合性、跨行业、多元化产业格局的大型国有集团公司架构。至2009年6月,重庆城投总资产达604亿元,累计融资近800亿元。投入主城区桥梁、立交、道路等市政公用设施70余项,新建和在建跨河桥梁8座。鹅公岩桥、解放北广场、人民广场等。先后建成,拯救了重庆万州机场和黔江机场。华玉生,现任董事长,1953出生,重庆人,研究生学历,高级经济师。

重庆城投主要在城市建设中发挥作用。一是根据重庆市城市规划和年度基础设施建设计划,投资建设主城区重大公共基础设施,包括城市道路、桥梁、广场、展览馆、会展中心、植物园等。这些建设几乎都是公益性的,投资规模比较大。二是对投资项目进行管控,主要是资本运作。三是参与旧城改造。重庆城投最好符合政府投融资平台的要求,投资范围基本是城市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巧妙的管理手段能让自己不亏损,收支平衡是最成功的地方。主要有四种融资模式,即:

(1)信托投融资

信托、银行、保险、证券构成了现代金融业,专业性更强,需要聪明的交易员。重庆城投通过控股子公司重庆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以下简称重庆国投)运用信托投融资,“以基础设施和金融为重点,不断拓展信托主业。”这是超级操盘手黄给重庆的定位。2002年以前,重庆SDIC管理的信托资产只有4000多万元,短短四年间增加到6543.8+068亿元,而且大部分投向了基础设施。其大项目有:重庆沙坪坝区凤中路改造,信托支持2亿元;大渡口区基础设施投资2.69亿元;牛地路改造9500多万。

城投最精彩的一幕是用信托资金实现渝富高速的控股权。渝富高速总造价49亿元。当年如何筹集资金完成这条路的建设,不得而知。问题是如何收回投资成了当地政府头疼的问题。2003年,重庆国投与重庆高速公路发展有限公司(简称重庆高速)合资成立渝富高速公路有限公司(简称重庆高速),以有偿方式接管高速公路的经营权(应有TOT原则)。新公司注册资本20亿元,重庆高速出资6亿元,重庆SDIC出资6543.8+0.4亿元。而重庆SDIC并没有654.38+0.4亿元的真金白银,因此设计了渝富高速股权信托计划,募集资金654.38+0.4亿元。该信托计划是国内最大的集合信托计划。之后,渝福高速公路2004年通行费收入为3.78亿元,2005年为4.03亿元,重庆SDIC效益可观。

试猜:按照黄的思路,除了上市融资和银行贷款,还有外资和民营资本可以利用。政府垄断行业和项目最受外资和民资青睐。总投资49亿元的渝福高速公路是一项资本密集、市场化程度低、垄断性强的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因此,采用股权信托必然会受到外资和民营资本的欢迎。可以说,重庆SDIC无疑是一个以股权为杠杆撬动社会资本的典范。借鉴重庆SDIC的这一经验,其实质是股权利益的杠杆作用,关键是垄断行业的收益保障。

(二)发行公司债券

2002年,重庆城投发行债券6543.8+0.5亿元,主要用于“半小时主城”建设。这是中央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发行的第一只企业债券。2005年,重庆城投又发行了20亿元的公司债券。随后,重庆城投也发行了公司债券。目前,重庆城投是西部唯一三次发行公司债的企业。

(三)BT和BOT模式

这两种模式主要用于城市投资的桥梁建设。BT模式主要是针对自己无法经营的桥梁,往往在市区范围内,所以与桥梁附近的土地挂钩,充分利用土地增值的杠杆撬动社会资本,而BOT模式则不需要与土地挂钩,直接用经营权融资,“以时间换空间”,常用于远离市区的交通突发事件。

BT模式在城市投资中的典型应用是2004年朝天门长江大桥的建设。这座桥的建设周期是三年。完成后按照审核后的投资额度进行回购。回购大桥的钱来自土地增值。在大桥建设之前,城投在大桥连接的主要区域拥有7000多亩土地储备。毫无疑问,随着大桥的修建,这些土地的价格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不同程度的上涨。

试推测,桥附近的土地会随着桥的建成而升值的预期是重庆城投公司成功应用BT模式的关键。如果我们要向它学习,它不仅仅是一座桥。只要能让附近的土地增值,就可以考虑土地升值的杠杆,应用BT模式。

城投采用的BOT模式是重庆嘉华嘉陵江大桥,投资20亿元。该桥采用BOT模式建设,运营期27年,之后返还给重庆市政府。

考虑到广安区,柳北滩大桥能否采用BOT模式,对于广安统筹曲江两岸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为河东和河西之间的交通需求很大,广渝城际高速很可能在花桥镇设置出口。

城投综合运用BOT和BT模式最成功的一年是2004年。这一年城投开工建设5座跨河特大桥,总投资6543.8+0.2亿元。目前,石板坡长江复线桥、菜园坝大桥、朝天门大桥、嘉华大桥、鱼洞大桥已全部投入使用。这是重庆城投新的融资方式在中国乃至世界创造的奇迹。

上市融资和银行贷款

重庆政府投资平台公司有上市直接融资的计划。重庆城投获得各大银行综合授信1,31亿元。

第三,房地产集团——政府意志的忠实执行者

该地产集团名为重庆地产集团,成立于2003年。是重庆市政府直属企业,注册资本20亿。本集团的子公司包括:重庆钟真土地经营公司、重庆城市建设开发公司、重庆大寨物业管理公司、重庆康田房地产公司、中新大东方人寿保险公司(保险公司)和重庆航空公司。

成立地产集团的目的是通过土地储备搭建一个优秀的投融资平台,为经济和公益事业筹集资金。因此,地产集团的所有活动都体现了重庆市政府的意志和重庆经济发展的思路。房地产集团是政府意志的忠实执行者。因此,该小组的职责是:建设用地的征用,土地收购和储备与耕地的平衡,廉租房的建设。

具体来说:一是建立政府主导的土地储备供应机制,规范土地供应市场,保障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的实施,通过市场运作机制进行土地整治,提供“耕地”供政府拍卖,为政府积累资金;二是落实市政府关于土地开发整理的要求,为实现耕地“占补平衡”提供新的耕地资源;三是承接市政府确定的廉租房项目建设;四是结合土地储备,承担市政府交办的涉及旧城改造建设的任务。

(1)管理土地

重庆大学城是地产集团的杰作。整个大学城建设投资约100亿元。地产集团运营的核心是做好基础设施,把“荒地”变成“耕地”。整个过程就是:从政府手里拿地,把地抵押给银行获得贷款,用这个贷款平整土地,然后把平整好的土地卖掉,最后从中获利。

地产集团的主要项目有:重庆中央商务(南部)开发区、重庆西永微电子产业园(定位为打造国内领先、西部最大、技术最高的集成电路产业基地,以集成电路为代表的微电子产业园)。

(二)进入保险业

黄认为,“一个完整的物流体系由三个平台组成:加工平台、金融平台和运输平台。”地产集团已经为此埋下伏笔。2004年4月,该地产集团与大东方人寿签署了合作意向书,并向国家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提交了设立保险公司的申请。2005年8月,双方正式成立中新大东方合资公司,注册资本3亿元人民币,双方各出资一半。共有6名董事,每方3名。董事长是地产集团的李英如,财务经理也是地产集团的,总经理是大东方人寿的陈。

炒房团进入保险业是有原因的,就是重庆市政府进入保险业。一方面,重庆经济发展迅速,经济地位直指长江上游经济中心。一个区域经济中心不能不发展金融业,保险业是金融业中不可或缺的行业。然而,重庆还没有自己的保险公司。另一方面,重庆的经济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但是重庆的保险资金大部分都出了。之前在重庆做生意的保险公司总部都不在重庆,所以每年有40-50亿的保险资金流出重庆。中新大东方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总部设在重庆,可以保证保险资金留在重庆。

试猜:一个地方资本外流,无法参与地方经济建设,这是损失。所以我们认为“用钱从西部到东部”是对西部地区不公平的“泵效应”,落后地区的银行拿存款去发达地区放贷是不道德的。

而且通过中新人寿的设立,画出了更深远的金融布局。新加坡大东方人寿是新加坡大东方(控股)的全资子公司,大东方是新加坡第二大银行华侨银行的子公司。目前,华侨银行正在积极参与重庆商业银行的重组。

(三)以高端资本运作回归政府投资平台,支持公益性质

目前,重庆铁路、公路、水运枢纽框架要素基本完备。但是重庆没有自己的航空公司,重庆航空的成立可以让重庆的交通枢纽更加完善。他将以江北机场为基地,开展重庆至西南及全国大中城市的公交业务。

航空是资金密集型行业,大部分航空公司都是亏损的,重庆却要反其道而行之,真的是很大的责任和智慧。第一,在重庆所有的政府投资平台中,地产集团的“利润”最丰厚。按照国际收支平衡的思路,它应该承担“损失”。第二,重庆高标准建设区域经济中心,高标准提供公共基本服务。航空服务是必不可少的,这是保持区域经济中心的地位。第三,不能只分析航空公司的亏损,而忽视其对旅游、国际贸易等相关行业的带动作用。这其实是重庆市政府的一个高瞻远瞩的计划。

四、高危部门——高速逼出来的

高发公司全称重庆高速公路发展有限公司,是重庆所有高速公路的开发商和运营商。业务隶属重庆市交委,注册资本20亿元,总资产500亿元。主要任务是负责全市高速公路的建设、运营、维护和融资。截至2003年底,重庆已建成高速公路581.7公里。从2004年到现在不到6年的时间,高发公司已经完成了14的高速公路建设,建设速度比以前快了一倍多。

公司前身为重庆市高速公路建设管理办公室和重庆市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1998重组重庆高速公路发展有限公司,改变原有高速公路管理单位过多、机构重叠、管理碎片化的局面。2000年,重庆市交委作出决定,完善高风险部门体制,将全市高速公路建设和运营交由高风险部门统一管理。2003年,在重庆“二环八射”高速公路规划的大背景下,高发公司将全资子公司的建设和管理分开,按时间顺序按片区组建专业的建设和运营公司,承担起2000公里高速公路建设和管理的重任。高发公司真正高速发展的时期也是在这种“二环八射”的背景下,是压力驱动,逼出高速的结果。

高风险公司主要采取债权融资、统贷统还的银行贷款融资、BOT合作、经营权转让等融资模式。

采用BOT模式的高速公路有:渝邻高速、滇中高速、渝绥高速。

重庆高速、重庆高速两条高速公路进行了经营权转让。

试推测一下:因为高速公路是收费公路,收入没有问题。高风险融资公司面临的问题是资金量大、部分线路收益差、建设和管理存在问题。它的操作方式很简单,越简单越好,三种思路的结合。第一,总体思路,他是重庆所有高速公路的开发商和运营商。二是大一统的思想。不仅银行贷款采取统贷统还,其他融资方式也是“统贷统还”。第三,分离的思路,建管分离,不同的板块在不同的时间段在总公司的控制下分别管理。

五、从高调到交友——华丽转身的背后是更深层次的策略。

高投成立于2002年,全称重庆高等级公路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业务归口在交委。成立的背景是“8小时重庆”交通规划,拥有土地储备权和土地管理权。2006年更名为重庆交通旅游集团公司。

(1)高投重大事件

1,“8小时重庆”高速公路建设。2000年,重庆提出建设“8小时重庆”工程。在辖区内40多个县级行政区建设高等级公路网,将各区县到主城的时间距离缩短至8小时。要求到2003年底,重庆最偏远的区县到主城区的时间也要缩短到8小时以内。为实现这一目标,重庆此前的投入渠道为:1/3国债投入,1/3市政府专项补助,1/3各区县自筹。但由于区县政府财力薄弱,建设单位融资困难,6543.8+0亿元以上的自筹资金在各地难以落实。到2002年6月,11,2/3的时间过去了,但工程只完成了1/3。此时,黄提出为重庆高等级公路建设设立投融资平台,将各种分散资金集中起来,形成规模优势,提高融资信用,再向银行贷款,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

高投入可谓危机四伏,应运而生。其利用重庆市政府注入的注册资本654.38+0.37亿元撬动各大银行信用贷款共计约654.38+0.654.38+0.8亿元,达到了“四比二”的效果。2003年底,“8小时重庆”工程陆续完工。

2.回购1680公里县乡公路。五年时间,高投回购重庆各区县40条高速公路,里程1.68公里,撤销21个收费站。虽然这有点像“官进民退”,但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本应由政府主导,这也是政府投资平台的初衷。

3、建设县际公路网。继“8小时重庆”工程之后,重庆的公路干线网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新建36条县际联网公路3000多公里。每两个相邻的县之间至少有一条或两条高等级公路相连。重庆约70%的乡镇、近2500万人直接受益。

4.率先取消西部二级公路全部政府还贷收费。2009年,国家出台了“逐步有序取消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的政策。虽然西部地区的二级公路不在此次取消范围之内,但黄还是决定取消重庆市所有政府还贷二级公路的所有收费。导致高投每年营业收入损失80多亿,重庆却获得了6543.8+00多亿的中央补贴。这是继三峡工程之后,重庆市第二个中央财政直接补助超过6543.8+00亿元的单个项目。

5,从高投入到旅游。旅游线路离不开道路连接景点。再好的旅游景点,没有路也只能藏在深处。2006年,重庆更名为高投胶旅集团。这是重庆市政府对高投入的战略转型。这包括重庆市政府准确认识旅游业对交通设施的依赖,充分发挥道路建设投资高的优势,使交通与旅游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由高投华丽转型而来的胶旅集团,迅速提出了“旅游经营一体化”的理念,先后成立了“长江三峡”、“都市旅游”、“乌江画廊”三个子公司,以最快的速度整合建设重庆各景区。

(二)“以路换地”模式

比较有代表性的是长寿区的长江大桥建设。其运作模式是由高投负责大桥建设,长寿区将大桥附近的5000亩土地划拨给高投,高投以土地为抵押向银行申请贷款,大桥建成后交给长寿区。此时,高投拥有的全部5000亩土地增值了近3亿。

试推测:一般来说,道路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公共基础设施。路修到哪里,土地就升值。对于很多区县政府来说,大多财力有限,想修路却没钱。重庆的模式是高投和区县合作,区县先圈一点地给高投。如果高投需要融资,就拿圈出来的土地抵押贷款,然后高投负责给区县修路。道路修好了,土地增值了。区县很容易利用修好的路发展,搞产业。采用“土地换道路”的思路。

不及物动词凯投巴士建设运营集团

开投的全称是重庆市城市交通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由重庆市发展投资公司(这个开投可以算是老开投)、公交集团、车站集团合并重组而成。主要负责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融资和建设。专注于铁路、轻轨、公交、车站、民航等的建设和运营。注册资本34.64亿元,目前总资产约300亿元。现任董事长是市交委原主任丁纯。

投资重组仍由黄亲自负责,有三个背景:一是重庆计划2008年至2065年新建180公里轻轨,438+02(重庆过去10年只建了20公里轻轨)和69个公交车站,需要巨额资金,需要通过投融资实现。二是理顺体制,整合资源。在整合之前,有时候分别听取三家企业的意见很简单,程序复杂。整合后,城市交通如何发展,直接在公司董事会上讨论解决,公交线路在哪里建,轻轨在哪里铺,车站在哪里建,统一协调安排。预测2065 438+07-2020年,重庆要发展成为全国第六个特大城市,内陆第一个特大城市,需要下大力气。

黄甚至计划用100亿元的投资修建一条城市铁路环线,以便市民可以乘火车上下班。

开投成立较晚,暂时没有鱼富、城投等平台在运营上的亮点和大度。但可想而知,开投几乎整合了重庆所有公交系统的存量资产,垄断了重庆所有公交行业。对于一个特大城市来说,公共交通是最基本的公共服务,只要能保持畅通,本身就是一种慷慨。通达通达,现在通了,能不达吗?樊棋市长,奇怪的人!

七、水投——水产养殖的创始人,全国水投样本。

水投的全称是重庆水利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是重庆市水利建设投融资平台,也是全国水利行业首家省级水利投资集团。成立于2003年,注册资本654.38+0.639亿元。主要业务包括:大中型水源工程、污染治理工程、中小型水电站工程开发、主城外17区县水资源综合管理、土地储备功能。水投成立的背景是重庆“九五”水利工程和“泽宇”水利工程。其投融资可谓亮点纷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