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犯罪的类型有哪些?

(1)犯罪类型:大学生犯罪非常单一。从目前的统计来看,只涉及盗窃和故意伤害,不存在作者在调查前主观认为应该存在的高智商犯罪案例;涉案大学生男女比例为7: 1,男大学生主要涉嫌故意伤害,女大学生无一例外均涉嫌盗窃;(2)涉案金额(后果):大学生涉嫌盗窃的对象均为流动性强的个人物品,如手机、信用卡、随身听等。,且涉案金额相对较少,大部分在1000元左右,仅有一起案件涉及7000元(审查结果为不起诉);故意伤害罪最高的罪名是“轻微伤”,多为轻伤;(3)侵害对象:大学生犯罪的对象多为同学,越熟悉越容易被侵害,就像宿舍同学一样。我不认识的人被侵害的情况只有两起(一起故意伤害案,一起盗窃案);(4)强制措施:大学生犯罪的主要强制措施是取保候审,担保人一般都能遵守法律,只有一例因无法传唤而变更强制措施的情况除外;(五)处理结果:处罚一般较轻。不起诉案件占15%,其余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审判程序一般适用简易程序。(六)人员构成:涉及的大学生中,专业为民办高校、普通高校成人教育学院和公办高校。在笔者收集的案例中,没有出现公立高校本科生犯罪的情况。(7)年龄结构:主要是本科一、二年级和专科一年级的学生。没有本科三四年级学生犯罪的案例。(8)户籍特征:主要是外地来京就读的大学生。当地学生犯罪的案例只有两起。(9)犯罪的主观故意:这些大学生主观恶性较小,没有执拗的感情。他们都能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而且口供很稳定。从侦查阶段到审判阶段,没有翻供。

法律依据

刑法

第十三条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应当依法惩处的危害社会的行为,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明显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第十四条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后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后果发生,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