磕头的正确姿势是什么?

一、简单磕头(单次磕头)是孩子给长辈的常见礼物。一般来说,孩子和父母一起见长辈。父母说:“来见XX(长辈),给XX磕头。”孩子首先要说:“给XX磕头。”然后屈膝下跪,双手撑地,头触地完成磕头,然后站起侧身站立。

接受孩子磕头后,长辈必须做两件事。首先,他们应该说,“好了,起来吧。”首先,给孩子一些“礼物”,比如小玩意、糖果等。,还是给点零钱吧。“头”不能白收!在旧时代,很多人在子女说没跪过的时候,及时说“不用了”。并制止孩子磕头,以免不好意思拿出礼物。

第二,鞠躬和敲门是成年人见长辈的常见礼物。一般来说,拜访或拜访长辈时,要主动说“我(我的名字或辈分、身份)给XX磕头了。”而且可以说一句祝福的话,然后给长辈鞠躬,然后跪下磕头。

如果长辈收了这个“头”,也要表示一下,大多是给钱,说一句“给你一壶茶(或者一壶酒)”或者“买双鞋穿”之类的话。

否则(比如表示谦虚或者不想花钱)晚辈鞠躬后要及时说“不要敲”“不要敲”之类的话,最好同时伸手扶住对方的身体停止磕头,因为只要“头”一敲,就要付出代价。

三、一拜三叩,这是一种隆重的礼仪,多在以下场合,初次见面的长辈,拜见祖先的长辈,道德期望高或地位高的人,老师,拜年,祝寿,拜谢等等。

仪式是先长鞠一躬,然后下跪,第一个头之后,一直跪着直起身子,再敲第二个头,第三个头,最后站起来。不要“捣蒜”,连续摸三次头都不直。那是不礼貌的(小孩子可以)。

除了上述的家庭礼仪之外,还有一些与某个仪式相关的规矩,比如在祠堂里祭祀,在不同的寺庙里祭神,祈雨祈天,官场上各种复杂的礼仪。

扩展数据

社会纠纷

大学生“磕头作业”折射“教育幼稚症”

郑州大学某学院给学生布置了一道“磕头”作业题,就是给家长磕头。

“磕头”就是感恩,能激发感恩?在古代,“磕头”是一种习惯性的礼仪方式,是环境使然。今天,没有“拍马屁的环境”。

这个作业难免犯“教育幼稚症”。

一份作业相当“幼稚”,从传统文化中寻找最常见的感谢父母的方式,然后认为这样可以体现“亲情”,表达“感恩”;

第二,我没有经验。不知道作业安排者和审批者自己有没有做。但至少他们不了解当今时代学生的心理感受,缺乏对感恩内涵的调查研究。以形式化的东西为内容,断章取义地延续“传统文化”,就是“教育幼稚症”。

“磕头”的问题确实抓住了“感恩缺失”的时代要害,可惜没有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如果硬要说这是传统文化的传承,那只能说是机械的传承,而不是被动的推广。机械传承不仅有害于良好意图的实现,也容易危及传统文化的传播。

百度百科-磕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