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闾大学国家师范学院附属中学

三闾大学附属中学是国立师范学院附属中学。

1940年4月,国立师范大学(以下简称国立师范大学)校长廖世诚上书国民政府中央教育部,请求批准设立国立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石国附属中学创建于抗日战争时期,历经数次搬迁。在努力的过程中,一直没有进入城市,长期在农村。勤学苦练之风是修炼之本。

朱幼穗校长对教师的选择要求学习成绩优异,事业心和责任感强,师大附中有取之不尽的师资来源。抗战胜利后,教师工资十分微薄,生活艰苦,却能以教育国家为乐。学校对学生的管理在初中是按照童子军的原则严格的。但强调热爱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所以能在短时间内进入尊师爱师的境界,形成纪律严明,生动活泼的局面。

对于学生来说,质量比数量更重要。入学考试严格,择优录取,班级不超过50人,小组不超过30人。师大附中成立之初采用导师制。平时注重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把强国的希望寄托在学生身上,注重学生的艰苦创业精神,强调劳动实践,纠正以往学者的通病。体育方面,注重普及,反对球员式冠军;强调学生的仪容仪表,要求学生着装整洁、潇洒、有礼貌。

在教学中,教与学是双边活动,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专心听讲,即所谓的“听课入神”;基本功方面,提倡多读、多写、多思考、多练习、多实践,即所谓“熟能生巧”;基础知识强调泛读,知识性强,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反对以死记硬背为最终目的的死记硬背。

1947之前有“思潮”等学术社团。在1949的最后一个时期,像大众、檀郎和格致这样的社团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它们都有自己的出版物,并普遍经营墙报。有些出版物是油印的,有些是铅印的。这些出版物往往成为社区成员就某一问题发表意见的园地。

因为师大附中是师大附中,学生的思想受师大学生的影响很大,对全国青年的脉搏更敏感。1947年6月,南岳举行游行,由师大学生发起。包括刘铮在内的60多名附中学生参加。

1950年2月,与湖南省第十二中学(以下简称省十二中)合并组建省衡山中学,迁至衡山县城西街道两路口省十二中原址。

至此,国家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完成了全部历史任务,由湖南省衡山中学、衡山二中、衡山一中、衡东一中代代相传。

师大附中合并至今不过十年,却创造了辉煌和奇迹,留下了许多宝贵的办学经验,成为今天衡东一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