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安全技术防范
一、盗窃案件的特点
据统计,目前高校校园盗窃案件约占高校各类案件总数的60% ~ 70%,且呈上升趋势。其中入室盗窃最为常见,发生率高,数量多,危害面广。一般来说。大学校园盗窃案件有以下特点:
1.人员的特殊性。在高校盗窃案件中,一般来说,作案人主要是身边的无业人员、外来务工人员和校外的中小学生。在学生宿舍区发生的盗窃案件中,作案人主要是在校学生,因为他们熟悉宿舍环境,容易在宿舍内实施盗窃。
2.犯罪时间的规律性。高校有自己独特的学习、活动、生活规律,直接影响和制约着行为者某些行为的具体实施。一般来说,不法分子主要选择以下时间:(1)师生上班、上课、晚自习的时间;(2)学校举办各种大型活动期间;(3)新生入学期间;(4)期末复习考试期间。
3.作案手法的多样性。犯罪分子在校园内作案通常采用以下方法:(1)选择目标;(二)犯罪前的侦察;(3)入店行窃;(4)贩卖罪。
4.内外勾结。内外团伙盗窃是指校内居民与校外人员勾结,在校园内实施盗窃。主要罪犯是家庭成员的子女和社会上的无业人员。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他们往往利用熟悉校园环境和家庭条件的便利去行窃。
二,高校盗窃案件的成因
1.安全意识差。统计显示,高校80%以上的盗窃案件都是由于没有做好防范工作造成的。一些师生防范意识淡薄,对钱财贵重物品保管不严,缺乏警惕性,为小偷打开了方便之门。
2.法制观念淡薄,缺乏自制力。有些大学生不学法,不知法,更谈不上守法,甚至把违法犯罪当成一般的道德问题。法制观念淡薄、道德水平低下的学生容易犯罪。
3.高校体制改革的新形势。改革开放和联合办学拓宽了高校办学渠道,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人才,但同时也给高校公安工作带来了新的问题。具体表现为:(1)高校后续管理功能相对落后,特别是治安管理机制不健全,防范措施不到位,最终导致案件的发生。(2)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学生人数逐年增加。这些学生素质差距大,层次复杂,相互交叉,学校的教育管理一时跟不上,让学生成为高校盗窃案件的多发群体。(3)随着校园建设的增加,大量农民工和临时工涌入。这些人素质不一,来源复杂,部分犯罪分子混杂其中,加大了校园安全管理的难度。
4.高校治安防范存在薄弱环节。(1)群防群治意识差。部分师生认为学校安保工作与自己无关。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即使听到喊抓贼,也很少有人出来帮忙。(2)过去管理制度不严格,各种车辆和社会闲散人员随便进出学校。(3)学校卫生队员素质低,大部分队员思想临时。目前,盗窃案件在高校时有发生,影响了学校正常的教学和生活秩序。为了维护高校的稳定,很难充分发挥其作用。(4)技术防范措施落实不到位。一些高校虽然安装了防盗报警系统,但技术性能差,灵敏度低,不能起到防范作用。
5.破案率低,打击力度弱。高校盗窃案件大多属于小偷小摸,破案难度大;虽然破获了一些案件,但赃物无法追回,打击的目的无法达到。再加上高校保卫部门没有侦查权,导致破案困难。案发后未能及时侦破,盗贼逍遥法外,导致此类案件一再发生。
三、高校盗窃案件的对策
1.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提高自控能力。人的思想道德观是通过行为表现出来的,也是在实际行动中形成和发展的。一些大学生道德素质低下,法律意识淡薄。单纯的打击和防范是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我们必须努力教育人民,解决问题。(1)做好学生的道德素质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观,让每个学生都有良好的道德风尚,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学生盗窃事件的发生。(2)加强学生思想教育。一方面,做好日常行为教育,不断提高学生严格规范日常行为的思想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另一方面,增加思想教育的针对性。高校逐年扩招后,生源复杂,层次多,质量差距大。因此,要加强教育的针对性,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对症下药。(3)加强学生法制教育,增强学生法制观念,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根据不同层次人群的特点,切实增强法制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实效性,让学生真正学法、知法、守法。
2.加强防范意识教育,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校园财产安全。首先,结合实际,针对师生防范意识的薄弱环节,充分利用多种形式对师生进行广泛的意识教育,积极引导师生自觉做好防范工作。其次,加大投入,改善预防条件。第三,每年新生入学期间,加强宣传,从录取通知书入手,进行安全教育。第四,每年寒暑假期间,要求学生集中保管各种贵重物品。
3.加强治安防范和管理。当前,高校深化改革步伐加快,导致办学规模迅速扩大,学校教职工人数迅速膨胀,人员结构复杂,治安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盗窃案件增多。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加强校园治安防范管理,将防范措施落到实处,才是减少校园盗窃案件发生的良策。(1)加强重点部位防范,人防和技防相结合。在治安环境恶劣,犯罪分子胆大妄为的情况下,仅仅依靠人防是不够的。适应预防的客观需要,加强人防与技防结合是新时期高校治安防范的必由之路。(2)严格过往管理。配合使用校门监控系统,实行凭证出入制度,减少外来人员进入学校,防止不法分子进入校园实施犯罪。同时,将更换外来机动车进入学校,减少进出校门的机动车数量。(3)加强学校流动人员管理。由于学校发展的需要,近两年涌入学校的农民工和临时工数量激增。它们的来源复杂,管理困难。可以从多方面加强管理:一是深入了解,掌握情况,摸清底数,按章登记,严格管理;二是学校保卫处与学校各施工队负责人签订《治安目标责任书》;第三,允许来学校的农民工持证进出。
4.发挥群防群治作用。群防群治是我国社会保障的原始优势。防控违法犯罪,维护学校安全,需要师生的积极参与。针对人员密集复杂的特点,积极开展综合治理,充分发挥群防群治的作用,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1)在家属宿舍区,认真组织离退休职工及家属参加宿舍区的轮岗活动。(2)在学生宿舍区,发挥寄宿制中心管理人员的作用,保卫干部协助和指导他们做好学生宿舍的治安防范工作。同时在学生宿舍建立学生保卫小组,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自我管理,学生有义务轮流参与本宿舍的保卫值班,协助完成保卫工作。(3)建立应急值班队伍,由保卫干部和机关干部组成,参与校园值班巡逻,接受求助电话,处理突发事件。(4)每年寒暑假期间,精心组织部分留校学生参与校园巡逻工作,一方面发挥学生自我管理作用,另一方面加强校园安全防范工作。(5)校卫队负责校园重点部位的值班巡逻,进行定点巡查。同时,保卫干部轮流参与值班巡逻。
5.加大破案力度,严厉打击校园犯罪。高校盗窃案件发案率高,但破案率低。这是因为这类案件多为内部人所为,破案难度较大。但也不是完全束手无策:首先掌握作案规律,等待罪犯。在一个犯罪率高的地方或时间,组织精锐力量,隐藏起来,伺机而动,是目前打击校园犯罪活动可行的办法。二是追查抓到赃物的罪犯。找到赃物,追查来源,也是破案的有效途径。三是熟悉周边环境,仔细寻找周边破案线索。一些高校周边环境十分复杂,靠近农村、工厂,周边有很多出租屋、网吧、废品收购站,治安问题十分突出。所以,经常深入这些地方,接触相关的人、事、物,有目的地了解、掌握、熟悉一些情况,通过调查走访,收集一些与校园案件相关的信息,也是侦破案件的一种方式。
总之,有效预防高校盗窃案件的发生,保护大学生的人身财产安全,是我们高校保卫工作者必须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加强治安警示教育,提高大学生安全意识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