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导师到底有多厉害?

大学导师的权力如下

相对于研究生和博士生,导师的权力太大,甚至碾压。很多研究生、博士生无法摆脱这种权力,在权力的阴影下做研究,甚至如履薄冰,以至于成为学术的奴隶,成为给导师打工的工人。

扩大知识面

高校研究生导师在研究生招生、培养、论文答辩、学位授予等方面有多大权力?

首先,在招生过程中,通常会有3~5名教授组成招生委员会。面试时,团支书做笔记,全程记录。每个教授独立打分,最后得出平均分。即使在面试中,候选人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如果英语成绩不及格,即使导师想招这个学生,他也没有权利。

其次,在研究生培养中,导师要在选题、研究方案设计、论文写作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学生论文完成后,导师应按照有关规定对学生论文的学术规范、质量、研究创新等进行评价,决定是否批准学生提交论文答辩申请,进入论文答辩环节。

论文答辩委员会通常由5~7名专家组成,导师既不能参与答辩,也没有投票权。答辩委员会决定学生是否通过论文答辩,是否授予学生学位。

导师在审批学生提交论文答辩申请、进入论文答辩方面看似权力很大,但实际上导师承担着很大的责任。因为学生毕业后,论文有两次机会可能在五年内被相关部门抽到再次接受论文质量评审。

如果论文被匿名专家抽到并判定不合格,有关部门将追究导师责任,全国通报并取消招生资格。但不会追究答辩委员会的责任,也不会收回学生的学位。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导师是第一责任人。导师的责任大于权力。

所以大部分导师在这个环节都会严格把控质量,不敢掉以轻心。哪个导师愿意拿自己的学术声誉开玩笑?

在教授看来,“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应该建立导师团队集体培养研究生的制度。论文质量抽查结果应由导师和答辩委员会共享。要合理界定研究生导师的权责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