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有哪些心理障碍?

人格障碍是大学生心理健康中一个突出的心理问题,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构成了极大的威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人格障碍是一种人格异常,妨碍其人际关系,甚至危害社会或给自己带来痛苦。大学生常见的人格障碍类型有自卑、自恋、抑郁、狂躁、冷漠、适应、焦虑、冲动、强迫、依赖等。可以从主客观因素分析原因,分别从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方面改进对策。接下来,边肖将向您介绍大学生的人格障碍及其影响因素。

一,当代大学生的人格问题

1.自卑型人格障碍:自卑是一种因害怕失败或缺乏自信而导致自我轻视的心理状态。自卑型人格障碍表现为缺乏自信,自我评价低,总认为自己的知识、智力或外貌不如别人,否定自己。这种人格障碍多体现在差生身上。因为要承受比普通学生更多的家庭压力,他们的生活和学习也处于经济窘迫的状态。因此,他们害怕参加一些消费活动,在人际交往中小心翼翼,不敢与富裕的学生交朋友,所以很难交到朋友,他们对自己的学习工具也不太满意。

2.自恋型人格障碍:对批评的反应是愤怒、羞愧或羞愧(虽然可能不会马上显露出来);喜欢对别人指手画脚,又太自大,夸大自己的才能,希望被特别重视;坚信自己的顾虑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是某些特殊的人无法理解的;认为自己应该享受别人没有的特权;渴望持久的关注和赞美;缺乏同理心;有强烈的嫉妒心理。这种人格障碍多存在于大学生独生子女群体中,因为在家庭生活中,他们总是习惯以自我为中心,得到家人的关爱与关注。但在学校生活和学习中,一旦得不到同学和老师的认可,少了像家人一样的疼爱和迁就,就更容易引发或加重自恋型人格障碍。

3.抑郁型人格障碍:表现为冷静、严肃、认真、多愁善感,经常强迫,遇到挫折时容易消极,自卑自责,对事物容易作出悲观的估计。同时又因为过分迁就别人而刻意压抑自己的情绪,即使不满或不同意也不会表达出来,不愉快的经历和经历被压抑成无意识,多存在于内向型人格中。

4.冷漠型人格障碍:指由于信息泛滥或自身素质原因,对周围或外界的人或事漠不关心,总是抱着一种做与自己无关的事,高高挂起的态度。这种现象实际上是缺乏对自身存在的意识。一方面,现代社会信息量急剧增加,青年学生往往会感到自己的渺小和无力感,个体失去了与他人的共情,因而冷漠。

5.适应性人格障碍:指适应不良引起的人格障碍。主要表现为失落感和自杀失落感,主要是指青年学生在一个事件发生前后,自身感受和评价的强烈反差所形成的一种内心体验。我们大学生,突然失去目标,无所适从,处理不好人际关系,对专业不感兴趣,就会心灰意冷。这些挫折是诱发学生自杀行为的主要因素。当别人的挫折落在一个挫折承受力低的人身上,自杀的悲剧就可能发生。适应性人格障碍多见于大一或大四学生,因为他们面对的是一个新的环境和生活适应,更容易受到挫折。

6.焦虑型人格障碍:表现为怯懦、易恐慌、敏感害羞,对一切都很紧张,面对新环境、新情况容易产生焦虑反应。大学生在生活、恋爱、学习、工作中受到挫折和意外伤害后,最容易产生焦虑情绪。有紧张、不安、恐惧、思维迟钝、心跳加快、易怒、出汗、头痛、失眠、食欲不振等心理和生理不良反应。这种反应在正常人身上也会时有发生。

二、大学生人格的影响因素

1,社会环境因素

(1)社会竞争的压力。

随着我国社会的变迁,各项改革的深入发展,人才培养和就业制度引入竞争,大学生面临着各种竞争压力。例如,在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时期,大学毕业生由国家统一分配变成了人才市场的双向选择。毕业分配制度的这一重大变化将强烈冲击大学生的优越感。再加上国内很多事业单位都在进行人事制度改革,社会下岗失业人数逐年增加,社会用人上的不正之风让大学生感到前途黯淡,原本的优越感和美好理想在利益法则面前为我所唾弃。

(2)信息矛盾导致的认知问题。

大学生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学做人的时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中,可塑性强。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各方面的信息纷繁复杂,良莠不齐。然而,大学生由于思想不成熟、经验不足、智力支持不足,信息处理能力不强,导致理论与现实之间产生激烈的矛盾和冲突。如果不及时解决这些矛盾和冲突,就会产生心理障碍或问题。

2.学校环境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