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学好语文

1.准确优雅地使用自己的语言是非常重要的。

在北大中文系百年校庆时,我曾说过:“母语教育不仅仅是阅读和识字,还涉及知识、思维、审美和文化立场。我在中国大陆、台湾省和香港的大学都教过书,深感大陆学生的汉语水平不尽如人意。”前一句说起来容易,后一句说起来很伤人,其实和我们整个教育思想有关。

记得四年前,在上海哈佛中心的成立大会上,我和哈佛大学英语系的教授们交流了我的经历和困惑。我谈到“大一语文”的下滑,大学生写作能力的下降,对方很惊讶,因为“读写”对他们来说是必修课,是抹不掉的。准确而优雅地使用自己的语言文字,对于任何国家、任何时代的大学生都是非常重要的。这种能力的获得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政治课或者通识课可以替代的。

学习自己的语言和文学应该是一种美妙的享受。同时,这门课涉及面很广——语文知识、文学趣味、文化建设、道德、意识形态,甚至“国际关系”。

2.“没有别的办法,就是好好学习,多做。”

高中的语文课或者大学的文学史课还是讲究自由阅读,没有那么多“先修课”的限制,更不强调“循序渐进”。面对浩如烟海的名著或文章,你愿意跳,愿意倒着读,甚至倒着读,都无所谓。这也是大学里“文学教育”不被重视的原因——“专业性不强”,少上几节课就不会有联系。

但这是中学语文或者大学文学课可爱的地方。它的成败不会马上显露出来,但往往是微妙而“圆滑”的。比如多年后回首,语文课会引起你的无限遐想,你甚至会有意收藏几本旧教材,时不时翻看。此外,对于许多老学生来说,中国老师比数学、英语或政治老师更容易受到钦佩。不仅仅是课时的安排,老师的才华,更是学生自身的成长记忆。从这个意义上说,毫不夸张地说,中小学语文课非常重要,影响学生一生。

语文教学的门槛很低,但却极深。原因是这门课的教与学真的很“急”,就像广东人煮汤一样,需要时间和耐心。如何在潜水和泛读之间找到合适的度,值得学者们认真思考。

现在,如果把学习作为一种投资,人们会希望自己的收入最大化。但这种想法显然不适合语文教学。其实学中文是没有捷径的。首先你感兴趣,然后你要多读书,肯思考,勤写作。这样,你一定会学好汉语的。《东坡支林》提到欧阳修被问及如何写文章。他说:“没有别的办法,就是好好学习,多做工作。世界苦于写字少,懒于读书。每一篇文章发表,都是求人,所以很少有人来。缺陷不用怪别人,自己看得见。”这种方言是经验之谈。欧阳修和苏东坡还是找不到读书写字的“窍门”,我当然无可奉告。

3.“经典阅读”和“快乐阅读”并不是截然对立的。

为什么先说“学”,再说“教”?因为母语的学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自觉。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在这门课中尤为突出。老师能做的主要是调动他们的阅读热情,然后给予一些指导。如果学生不感兴趣,即使老师整天吐莲花也没用。

说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必须区分两种不同的阅读乐趣:一种是诉诸直觉,来得快去得也快;一个是鹰嘴花来的晚,去的也晚。“经典阅读”和“快乐阅读”并不是截然对立的。我只是强调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发现之眼”。你发现了什么?发现看似不起眼的台词中蕴含的语文之美、文章之美、人性之美、自然之美。而这种“发现”能力并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需要长期的训练和培养。在这方面,教师的“精彩表现”和“因势利导”是非常重要的。

讲课是一门艺术,课堂就是舞台。有说者的“畅所欲言”是不够的,还要有听者的“不顺从”,这才是理想的状态。去年,我在《文汇报》上写了一篇文章,承认海量开放在线课程(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在普及教育和传播知识方面的巨大优势。同时我也表示,我从事文学教育多年,深知“面对面”的重要性。打个比喻,这更像是做“农活”,要看天时、地利、人和,很难做到“尽可能快地救”。别的课我不懂,但我知道语文课是不能隔空讲的。有“存在感”很重要。你一定要盯着学生的眼睛,一直和他们交流、交谈。只有这样,这门课才能教好。仅仅摆弄着精美的PPT,把在场的学生当成“无物”,不是成功的教学,也不是称职的老师。

4.太有钱,太圆滑,太精英,不一定是好事。

关于中学语文课和大学文学教育,我说过两句话:第一,请读无用的书;第二,中文系是为你的人生打基础;现在看来有必要补充第三句,那就是:语文学习离不开生活经验。

先说第一句,是在回答记者提问的时候说的。我讲了倡导读书的三个维度,包括“多读无用的书”。为什么这么说?因为现在的中国读书太“立竿见影”了。在校期间,按照课程进行阅读;离校后,根据工作需要看书。与考试或就业无关的书都被斥为“无用”。最典型的就是搁置文学、艺术、宗教、哲学、历史。在我看来,所谓“精英阅读”是指这些在当下没有实际用途,但对培养人生阅历、文化品位和精神境界有意义的作品。

第二句话是2012北大中文系毕业典礼上的一段讲话:“中文系的人往往被贬为‘万能油’,在政治、商业、文学、艺术上似乎无所不能;如果你成绩很大,似乎和专业训练无关。但是没什么好笑的。中文系的基础训练是为你的人生打基础,有助于你以后天马行空,无拘无束。有人问我,中文系毕业生有什么特长?我说:聪明,开明,心胸宽广,能读书,有修养,善于表达,这还不够吗?当然,读博士,走专家之路是另一回事。”

这就引出了第三句话。引用章太炎那句“虽有师友讲学,亦有多病患忧”(《太炎先生自定年表》)似乎有点高;然后退一步讲讲普通大学生的学习状态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中学毕业生通过高考选拔走到了一起;但实际上,他们的学习能力和生活经历是大相径庭的。一般来说,大城市重点中学的学生,学术水平高,眼界开阔。从农村出来的大学生,第一年学习显然很辛苦,第三年第四年才会好起来。如果他们的智力和潜力得到很好的激发,他们未来的发展往往更令人兴奋。如果你学习文学、历史、哲学等,你对生活的理解,对自然的敬畏,对快乐和痛苦的深刻理解,都会成为你学习的重要助力。

从某种意义上说,学文学的人太有钱,太圆滑,太精英,未必是好事。富国有多难,逆境励志,出身贫寒家庭或小地方的大学生们完全不必自卑。

5.你要学会独立思考,准确表达。

对于现在的大学生来说,光说好好学习是不够的,还要学会独立思考,准确表达。这里的表达包括书面和口头。几年前我写过《培训、人才、舞台》,讲过学术会议上的演讲、倾听、提问。其中有几句话:“作为一个学者,除了潜水、写书之外,还要学会在规定的时间内向听众解释自己的思想。有时候,一辈子的路,就是由这10分钟或者20分钟的演讲或者采访决定的。因此,不可小觑。”

具体的阐述可能不太准确,但我认为强调口语表达的重要性是分不开的。当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台湾省的大学生在一起见面时,你明显感觉到大陆学生普遍很有才华,但是不太会说话——或者表达不清楚,或者跑题,或者把握不好时间。这与我们的课堂教学倾向于讲而不是讨论有关。小班教学和导师制的实施,需要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记录分数。只有几年后,这种偏见才能得到纠正。相比其他课程,语文课最有可能领先。

在一个专业的时代,谈论“读书”和“写作”是特别幼稚的。也许正因为如此,大部分大学老师都不愿意碰这类话题。既然没有翅膀,想要过河就得靠船。无论小学还是中学,老师为学生提供过河的“小船”是理所当然的——虽然境界和方法不同。在北大的专题课和在香港中文大学的讲座中,每当我像往常一样点评学生的论文时,我不仅挑毛病、补充资料、讲理论,还设身处地帮助他们思考这篇文章还能做什么。学生告诉我,这个时候受益最大。

中学的语文课,大学的人文课,说到底就是培养善于阅读、善于思考、善于表达的读者。光讲“专业知识”是不够的,还要讲“说和写”——这个标准其实不低,不信你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