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东营分校

前世,学院路上的“八所学院”:三本学院一分为二,八所学院全部入选双一流!

北京市海淀区西北部的一条南北向道路,南起蓟门桥,北至清华东路,全长5.59公里。于1954年底建成通车,因道路两旁学院众多而得名“学院路”。

在学院路上,农林地矿钢铁医药石油航天“八大学院”各有各的学科。建国之初,它们成为中国工业经济腾飞的摇篮,无数国家领导人、科学家、知名学者、一线劳动模范在这里诞生。

今天的学院路和它的著名大学。

60年过去了,如今的“八大学院”早已升格为大学,有的名字彻底改了,有的早已搬离原址。如今,学院路上新建了20多所高校和科研单位,变得更加热闹繁华。现在的青年学生已经数不清“八大学院”是什么了,但是很多老校名还挂在人们嘴边:哦,你是本地的学院。

1.1952,“八大学院”诞生。

北京科技大学的前身是北京钢铁学院。

20世纪50年代初,实现国家工业化体系是新中国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面对即将到来的经济建设高潮,旧的高等教育体制,特别是工程教育,已极不适应建立独立完整的国家工业化体系的需要。因此,当时的中央人民政府决定调整高校院系,按照苏联的高等教育集中管理、高等教育国有制和高度分工的专门教育体制,构建中国的高等教育体系。

翻阅历史文献可以看到,1950年6月1日,教育部部长马叙伦在第一次全国高等教育会议上第一次明确提出,对全国公办和民办高等学校或其部分院系进行初步调整,以更好地适应国家建设的需要。于是,除了留下一些综合性大学,全国很多高校都被拆了,按照专业设置重新组合,形成各科专业学院。

北京的高校在这次合并中非常积极。当时北大、清华、燕京、辅仁等院系和众多专业学校随即合并,形成北京地质学院、北京矿业学院、北京钢铁工业学院、北京航空学院、北京石油学院、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北京林学院、北京医学院八所专业理工科学院,并称为“八大学院”。

北京西北的海淀区为了建校舍,规划了一大片大学区。于是,1952年,北起清华东路,南至蓟门桥,原本还是一片不毛之地的“八所学院”的校舍陆续破土动工。这八所学校的校园南北相对,中间形成一条宽阔的大道,这就是北京最早的大学城——“学院路”。

第二,贫乏的石油,丰富的钢铁,伟大的矿业

北京矿业学院学生进行建校工作。

“八大学院”成立之初,有一句流行语“穷石油,富钢铁,大矿业。”这里指的是当时校园环境的比较。当时钢铁、矿业都比较成熟,在相关部委的协助下,学校建得很漂亮。而石油行业刚刚起步,建校相对困难。

石油学院前教授于世成提到,建国时石油工业处于非常困难的时期。1953,在九间房村开工的石油学院主楼还没有建好,师生们只好在一半是园冶,一半是工地的校园里举行了一个简单的开学典礼。

1953唯一竣工的建筑,兼作学生宿舍和职工宿舍。它不仅是办公楼,还是图书馆和诊所。第一栋宿舍楼的脚手架还没拆,只能住一半,大家就搬进去了。后来修了一楼,搬进了一楼。学生在临时避难所上课,没有道路和操场。

已经更名为北京科技大学的钢铁学院,当时是幸运的。初期校园建设以莫斯科钢铁学院为依托。主附楼虽然没有苏式建筑风格中最具标志性的木尖顶和红五星,但依然是典型的苏式建筑风格,方方正正,朴实无华。

钢院老人告诉记者一个流行的说法:据说钢院选择与北医并建,也是借鉴了莫斯科钢铁学院和纺织厂比邻而居的先例——钢铁行业男生居多,纺织厂和医学院女生居多。目的不言而喻。虽然只是个玩笑,但我们确实可以看到苏联模式对八院的影响。

第三,那些我们永远不会忘记的故事。

河流在溪流中汇合。

纵观历史,“八大”的遗书被拼接成一系列的图像,其中清晰地展现了许多著名的人物。

经过半个世纪的努力,大学路上的“八大学院”硕果累累,无数名人毕业。他们中有知名的院士、有卓越成就的科学家、有政治精英、有为国家经济献身的企业家,也有许多默默无闻的普通劳动者,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为国家书写了辉煌。

老院士站在卡车里去上学。

简易教室授课,自制教具,翻译苏联教材。“八院”成立之初,一切都是在探索和实践中进行的,和国家的岁月一样,经历了一段艰苦奋斗的时期。

魏守昆是中国科学院最老的院士之一,也是当时钢铁所的七位创始人之一。1952开头,每天早上,魏守坤院士和同事们站在一辆敞篷卡车上,从清华一路颠簸到自己的学校,在两间简陋的教室里给同学们上课。中午没有自己的食堂,师生和工人一起吃饭。

农业大学原党委书记艾·尹倩告诉记者,由于建校时资金短缺,联合国救济机构淘汰的老旧汽车和拖拉机成了老师们自制教具的对象。老师们把旧拖拉机分成两半,以便学生们能看到里面。根本没有现成的教材,大部分都是按照前苏联的原版教材来编和教的。

"大多数教具都是自制的。"北航精密仪器退休教授张本林告诉记者,当时为了给学生讲解仪器的结构,把被击落的美国飞机“解剖”了八分之一,去掉了里面的机械核心,给学生讲解仪器的三维结构。

福建找矿产资源智取老虎。

65438-0958年大炼钢时期,地质所组织了几十个“探矿队”,主要是找铁矿,分布在全国各省。中国科学院院士、地质大学校长赵带领六七十名师生来到福建山区。当地林密草深,老虎毒蛇遍地。队员们刚刚脱下鞋子,涉过一条河沟。没走几步就是另一条河沟,他们经常要爬树探路。女学生抓着草跟着上山。有时他们会抓着草和蛇。

没有路,队伍沿着山中的老虎走。学生们带着装满石头的饭盒。当他们从远处看到老虎时,他们会摇动饭盒来吓跑它。学生不仅要随身携带蚊帐,防止丝虫病通过蚊子传播,还会被村民误认为“空投特工”时不时举报。

努力也有回报。赵鹏带领的这个地质学院的团队在找矿的时候,绘制了福建第一幅1比1: 20万的地质图。

石油女孩上了纪录片。

“有些学生大三差点转学。”原石油学院教授于世成告诉记者,由于发现大油田的时间推迟,一些焦虑的学生几乎都转到了能生产一线产品的行业。1959刚发现大庆油田,大家的热情立马就极高。700多名石油学院师生和大四学生参加了会议,包括石油勘探乃至石油炼制、化工、热力学等专业的师生。

学校干脆把教学点搬到了大庆油田勘探现场。那时候三年自然灾害,学生去油田住没有窗户的地窖,一次吃土豆,就像电影《王进喜》里的场景。

当时,大庆会战中张颖、任莹老师发明的“水套加热炉”解决了原油运输的大问题,成为大庆会战的两大技术创新之一。采油专业五年级学生袁担任松辽第一支女子采油队队长,新闻记录电影厂后来以她为原型拍了一部电影。

“北京第一”诞生在体育馆。

“北京一号”是大跃进时期北京航空航天学院制造的第一架飞机,这种轻型运输机至今仍在广泛使用。当时的老师张本林记得,1958年,全校师生在百日内宣布“北京1”轻型客机问世。在那100的日子里,项目组的老师和同学们把学校体育馆改成了组装室,大四的同学和老师们没日没夜的住在那里,自己设计加工制作。“连食堂都顾不上,还有人给健身房送馒头。”张本林说。

西哈努克“搬走”了小钢铁卫队

1958年是国家钢铁冶炼时期,周总理陪同西哈努克亲王参观北京钢铁学院。在学校当时的精品工厂实习基地,西哈努克亲王在一片热火朝天的炼钢场景中,久久专注地盯着一个炼钢小火炉。这种炉就是电渣炼钢炉,一般生产航母主板等特种军用钢,直到现在仍是世界先进技术之一。

“八大学院”都是体育强校。

在记者的采访中,“八大学院”的老教授们无一例外都以自己学校的体育成绩为荣。这和那个年代学院对学生身体素质的严格要求是分不开的。

地质大学校长赵仍然记得50年代的早操。哨声一响,学生们就从宿舍里出来,整齐地跟着广播做操,春夏秋冬从不间断。“如果你是搞地质的,身体不好怎么能出去野外呢?”无心插柳成荫。赵教授告诉记者,中国很多登山运动员都是地质大学的学生。

比如1984水文地质专业毕业的王永峰,1993攀登珠穆朗玛峰,是中国仅有的两位征服七大洲最高峰的登山家之一。地球物理专业藏族学生子洛是中国第一个登上珠穆朗玛峰的大学生。

说到伟大的登山家还有一个秘密:1960年5月25日凌晨4点,大学毕业的王福洲和队友贡布、曲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这是人类首次从珠穆朗玛峰北侧成功登顶,人民日报多发了一个号。

但是海外国家不承认中国人登过珠峰。按照国际惯例,登顶后他们要360度拍照确认,但当时是凌晨四点,无法拍照。除了拍照,还可以等待成功登顶者找到留下的物品。中国人直到1984年,国外登山队登上珠穆朗玛峰顶峰时,才发现当年王复舟等人登顶时留下的石膏像。1960年大学生成功攀登珠穆朗玛峰被世界认可。

“‘清华、北大、冈老三’,这就是钢院的运动。”北京科技大学教师陈杰告诉记者,在上世纪50年代末的北京高校篮球赛中。钢铁工程学院男篮迎战体育学院男篮,业余队以5分之差完胜专业队,在全国大学生体育运动中引起轰动。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北京医学院读大三时以1958的成绩打破了第一届全运会400米栏全国纪录,获得男子十项全能亚军。如今,钟南山在北京医学院创下的几项运动纪录,无人能破。原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在石油学院读书时也是女子手球队的现役队员,也在赛场上留下了一张张英姿飒爽的照片。

第四,“八大书院”的迁移

"现在有两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大学和武汉地质大学."20世纪60年代末,“八所大学”中的四所搬离了原址。

从1969开始,由于严峻的国际形势和国家战备升级,许多大中城市开始疏散人口。当时有的领导建议,比如农学院、矿业学院怎么留在市里?于是,1969+00年6月,“八大”中的四大在中央的授意下离开了北京。

中国矿业大学1969年开始迁至四川重庆,后迁至合川县三汇坝,1982年迁至江苏徐州矿区。中国地质大学迁至湖北武汉。石油大学迁至山东东营胜利油田,更名为华东石油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先迁到重庆,后迁到河北邢台。

“搬家的时候,整个箱子都是搬运精密机械,别人叫我们‘箱子大学’,”农大党委书记艾尹倩告诉记者。北京钢铁学院原本是决心要搬出去的。登上火车的当晚,紧急通知留在了当地,所以研究所幸运地留在了北京。

在移民的那些年里,学校只招收工农兵。直到70年代末恢复高考,几所风雨飘摇的高校才陆续回京。大部分回到了学院路,只有石油大学搬到了昌平。

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有8所学院更名为大学。北京钢铁学院更名为北京科技大学。北京林学院更名为北京林业大学。农业机械学院更名为中国农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学院更名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医学院并入北京大学,现在是北京大学医学部。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地质学院、北京矿业学院、北京石油学院几经迁移一分为二,形成了目前的六所高校格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尤氏大学(华东)、中国尤氏大学(北京)。

北京地质学院:1970临时迁出北京。1975迁至武汉,暂改名为武汉地质学院。1978,原北京校区成立北京研究生部。1987年,国家教委批准原北京地质学院更名为中国地质大学,学校在北京和武汉。2005年,武汉的大学本部被撤销,武汉和北京两个校区独立。即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北京矿业学院:65438至0952院系调整期间,北洋大学、唐山交通大学、清华大学矿业系划归中国矿业学院。1953年,为了取得更大的发展,学校迁至北京,更名为北京矿业学院。1978,学校在江苏徐州重建,恢复中国矿业学院校名,在北京学院路原址设立北京研究生部。1988,学校更名为中国矿业大学。65438-0997经国家教委批准成立中国矿业大学。

2000年,学校整体移交教育部直接管理。后来北京校区东校区转移到北京广播学院。学校徐州本部和北京校区逐渐演变为两个独立的办学实体。

北京石油学院:1969,学校迁至山东东营胜利油田,更名为“华东石油学院”。研究生部成立于1981北京石油学院原校区。1988更名为“石油大学”,总部设在北京,由石油大学(北京)和石油大学(华东)两部分组成。

5438年6月+2005年10月,学校更名为“中国尤氏大学”。同时,两所学校分开办学,成为两个独立的实体。留在东瀛的学校变成了中国尤氏大学(华东)。2004年8月,教育部批准中国尤氏大学(华东)建设青岛校区。

中国尤氏大学经历了多次搬迁和分裂。目前,中国尤氏大学(北京)已迁至昌平区,中国尤氏大学(华东)拥有青岛和东英两个校区。

五、“八大学院”院士丰富。

虽然无法考证学院路是否是全国院士最多的地区,但老“八院”毕业的院士数量还是令人扼腕。

北京科技大学产生了魏守昆、柯俊、肖基美等31名院士。在1958的钢铁冶炼时期,中国科学院院士李依伊刚刚从当时的北京钢铁学院毕业。她回忆说:我们都住在炉子上,平时三班倒。我一个人去上班的时候经常是半夜。

到了“卫星高产发射”大跃进的时候,我们是12小时两班倒。今天回想起来,觉得自己当时还挺有勇气的,也很欣慰,很自豪。我们一中被共青团中央授牌,命名为“青春高炉”。

中国校友会网“2009年全国大学院士排行榜”显示,全国排名前20的大学中,老牌“八大学院”占了4席。其中,中国地质大学排名12;北京科技大学排名15;北航排名16;中国农业大学排名17。中国尤氏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和中国矿业大学的院士数量也排在前40名。

第六,校园一景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绿色花园

北航引以为傲的一景是被誉为“绿色大花园”的园林。这片像公园一样的绿地矗立在绿树中,甚至还有一个湖和一个小亭子。绿园是“八大学院”中最大的花园,像一个大绿肺一样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学子。

据北航的老教师说,在绿园里最常见的画面是坐在湖边零星读书的学生,小路上蹒跚学步的孩子,在草地上安详做早操的老人,路过的路人不忘看看园内的美景。非典时期,这里成了很多人寻找安宁的地方。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许多学生都写了小诗来描述绿色花园的美丽。

地质大学路

地质大学校园很大,有幼儿园,有小学,有中学,有居民楼,还有各种商店。有人开玩笑说,大学就像一个微型社会,从出生到毕业都可以在这里解决。大国同学印象深刻的是一条笔直的马路,从东校门到西校门一公里长,没有一个弯。这么长的直路,在其他高校很难见到。

钢铁学院银杏林

由于风景如画,尤其是一大片金色的银杏林,钢研院被选为许多电视剧和mv的拍摄地。“银杏大道”位于图书馆南侧,道路两旁点缀着银杏树,一年四季都是一道风景。

夏天,银杏林郁郁葱葱,鸟儿在枝头欢快地歌唱。秋天,树上覆盖着黄色的叶子,落叶像黄蝶一样翩翩起舞。“就像四年前的昨天,黄色的银杏叶还是蓝色的。”在2006届的毕业晚会上,同学们还唱起了自己的《银杏叶》,表达对校园的怀念。

石油大学红旗操场上的老柳树

石油大学红旗操场有一棵著名的柳树。于世成教授告诉记者,上世纪50年代他在这里上大学的时候,这棵枝叶繁茂的老柳树就在这里,结实得两个人就能抱在一起。后来修操场的时候,就舍不得挪树了。为了这棵树,操场在施工时被移动了两米。

这棵老柳树一直是石油大学的象征,直到搬到学校,它还在。现在因为原来的校址被占用扩建,这棵大树已经不见了。年近80岁的于世成告诉记者,石油学院青年公园里有很多大杨树、柳树,都是当年自己种下的,至今还保存着。许多老教授现在回想起他们的青年时代,总是在他们学习的时候寻找那棵树。

七、“八大学院”

地质大学院士最多。

中国地质大学先后有30多位院士,现在年龄最大的院士将近110岁。地质大学是老“八院”中院士最多的。上世纪五七十年代,很多两院院士都是当时地质学院培养出来的,比如中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被称为“嫦娥之父”的欧阳自远,1956毕业于地质学院。

按照历届院士与每年学生人数的比例,平均2000人中能选出1名院士。学校经常用这个来鼓励每一届的新生:这一届你至少要产生两个院士。

钢铁学院的市长人数最多。

据北京科技大学相关负责人介绍,钢铁学院被誉为“市长的摇篮”,全国30多个城市的历任市长或副市长都毕业于原钢铁学院。

据悉,原北京市市长刘淇和副市长孙、上海市市长许和副市长朱宗保、重庆市副市长赵公卿、南京市市长和副市长黄孟复、广州市市长张广宁和副市长陈明德都曾在钢院担任市长、副市长。巧合的是,北钢第一任校长高云升是黄石市市长,第二任校长章雯淇是解放后唐山市第一副市长。

这片土地上有最多的登山者。

在大学界,有一句话:登山对于中国地质大学,就像语文对于北大,理科对于清华。迪达没有专门的登山专业,但登山是地质专业的必修课,很多学生都成了著名的登山家。

1958年,当时的地质研究所成立了中国第一支业余登山队。1960年,1958毕业生王福洲攀登珠峰。1961组建的女子登山队,攀登新疆龚格尔九别峰(海拔7595米),创女子登山世界纪录。根据校史记载,地质大学先后有5900多名师生获得了国家体委颁发的登山运动员证书,确实是培养登山运动员人数最多的一次。

乐章结尾部

66岁的学院路

以前在学院路的“八大学院”现在都不见了——都升级为“大学”,让学院路这个名字看起来有点“老”了。唯一不变的是,包括“八大”在内的众多高等学府依然“落户”于此,这里依然是北京乃至全国最重要的教育科研中心。

2065438+2007年9月,国家双一流名单正式公布,学院路上的“八所学院”全部入选。其中,北航、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大学医学部成功入选或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一部分,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尤氏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今天,对于包括“八院”在内的众多行业的高校来说,如何进一步发挥自身优势,紧密结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需求,走出一条特色发展之路,将是66年学院路的最大考验。